2023年创下历史最好成绩的日本汽车 为何在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惨败(丰田电动车汽车特斯拉惨败)

桥本隆则

又是一周多时间没有写专栏,很多读者在后台纷纷提问,其中关于美国准备对中国电动车加125%的关税,以及日本宣传电动车没落,丰田将取得胜利的发布,希望对此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美国的对中国电动车要征收125%关税,笔者认为并不是“直接”针对中国电动车,而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23年创下历史最好成绩的日本汽车 为何在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惨败(丰田电动车汽车特斯拉惨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美国限制打击中国电动车并不是起始于现在民主党政府,在之前共和党政府时代就开始。

美国已经明确对于产自中国的中国品牌电动车不给予美国电动车补贴。
这样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只能作为重要零部件(电池)进入美国。

或者在墨西哥或者南美建立工厂,组装成整车进入美国。

但是为何突然拜登总统大谈中国生产电动车会“窃取”美国公民个人资料,所以美国要对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125%的关税。

注意,因为补贴等原因,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已经很少直接出口美国,而一直在直接出口美国的只有美国电动车公司特斯拉的上海工厂。

由于德国工厂,美国本土工厂的“不努力”,特斯拉上海工厂在美国政府的“苛刻”条件下,成为超级工厂,每年要向美国出口40万台特斯拉电动车。

就算没有美国政府每台5000美元的补贴,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一直是第一。

直到今年,一个人的强势出现,让拜登觉得特斯拉的成功对自己是巨大威胁,这个人就是特朗普。

在刚刚过去的“超级星期三”初选,特朗普也是毫无悬念地胜出。
甚至一直有人认为的对特朗普选举有影响的多件诉讼,也因为美国最高法院的豁免判决而获得继续参加竞选的机会。

特朗普的势如破竹初选选情背后还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这就是特朗普的获得捐款能力,因为各种诉讼而明显减弱,远远低于民主党对手。

在美国,获得捐款能力基本上可以决定选情的走向,就算2016年特朗普能够在总统选举中战胜希拉里,特朗普在募集捐款上也没有落后民主党太多。

目前,特朗普的捐款数要远远落后于民主党阵营,就算美国最高法院给了特朗普参选机会,但各州的特朗普诉讼中的高额赔偿判决,对特朗普的选情也是致命的。

因为没有了资金的支持,就没有各种电视广告的支持,也没有了各种选举的动员,最终将左右选情。

所以特朗普急切盼望有大额捐款者出现。
这个大额捐款者或许就有特斯拉老板马斯克。

因为拜登政府的各种政策,特斯拉在美国的发展,并没有特朗普时代顺利,所以马斯克认为拜登背叛了自己的承诺,所以他将可能在本次总统选举中支持特朗普。

如何能把马斯克的影响下降,这就有了拜登政府“釜底抽薪”的决定。
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加征125%的决定,要让马斯克赚不到钱,这样也不能支持特朗普。

当然,马斯克的特斯拉遇到的问题还不仅仅是美国政府,还有来自竞争对手。

在美国高端电动车市场基本上是特斯拉的天下,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丰田基本上不能分一杯羹。

疫情以后的2023年,丰田卖出1000万辆汽车,占据汽车行业的老大。
这样的成绩是丰田在逐步失去中国市场后取得。

因为各国都宣布了退出化石汽车的时间表,丰田汽车将面临选择。

前几年,当丰田汽车因为在纯电汽车,智能汽车领域的落后,就在美国邀请专家以及NGO宣传纯电不环保的观点。
(这也是丰田高层所主张的观点)

之后,由于面对巨大的环保压力,丰田汽车改变了策略,不再完全否认纯电汽车,而是主张混动汽车更加环保,试图影响各国政府,能够让油车退出的时间延后。

今天就针对读者的疑问,笔者谈谈自己对丰田战略,以及日本汽车战略的看法。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汽车行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
日本汽车行业包括相关产业差不多占日本GDP超过20%。

一旦真的要完全废除油车,就等于掐死日本的经济命脉,断绝生路之事。

说来奇怪,2023年,丰田系出现了各种令人震惊的丑闻,其中包括子公司大发工业,以及发迹的丰田自动织机的丑闻,就算出现这么多足以震撼公司基础的丑闻,丰田公司还是利益获得历史新高。

全年的营业利益将超过320亿美元。
除了丰田公司,2023年,本田公司,日产公司的利益都创造新高。

因为汽车行业的成绩斐然,也使得日本经济在2023年扬眉吐气。

过去多年,每年春季,日本各个公司都要决定是不是给员工加工资,但由于业绩的原因,很多公司选择不加工资,或者尽量少加工资。

今年的春季,日本各大汽车公司都宣布会全额满足员工的要求,这是10多年来最好的消息。

与此同时,日本汽车公司也搭乘日本股市上涨的顺风车,公司股价都迅猛上升。

丰田公司差不多上涨25%,成为日本股市的龙头老大,而其他的日产上涨4%,本田上涨10%。

这样的骄人成绩中,这三家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却是兵败如山倒。
丰田公司2023年的业绩低于2022年。

有人可以说,丰田公司可以忽略中国市场,专门针对美国,欧洲市场。

实际上,丰田公司做不出这样的判断。
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年销售汽车数量超过3000万台,连续15年世界第一,而第二位的美国才1500万台。

美国市场,丰田成绩好,但是美国市场,丰田的对手不仅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也有特斯拉,更有韩国公司,欧洲公司。

这样的情况下,丰田还是在美国成绩非常好,其中的混动车销量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另一个方面,到2024年2月,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仅没有起色,而且还在继续恶化中。
丰田汽车销售是2023年减少2%,而到了2024年1-2年要比前年减少8%。

本田,日产也是这样。
本来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就超过在日本本土的销量,但是连续减少。
日产更是以两位数的幅度,销售额在下降。

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知道,日系汽车的好成绩建立在美国市场的基础上,中国的失败要在美国市场夺回。

2023年下半年,美国市场出现对电动车不好的一系列消息,也对日系汽车的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

如美国最大租赁公司决定不再采购电动车作为租赁汽车的首选,原因是保险费用的提高。
还有就是美国无人驾驶试验遭到挫折。

这些消息的传出,让丰田为首的对智能汽车的质疑变得“正确”起来。
美国传统的三大汽车公司也是反对美国政府禁止汽油车的决定。

可笑的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反对电动车,自己又不能在品质与性能上打败日韩汽车,其员工还在要求大幅度提高工资,就算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这个份额也一定是被日韩系汽车瓜分。

其实美国市场已经是趋于饱和,笔者认为2023年是日本汽车在美国的最高销售额。
所以丰田公司想另辟蹊径,在东南亚与欧洲开辟新战场。

这就遇到了中国的新贵比亚迪等品牌的挑战。

在中国市场,比亚迪等中国系就是日系汽车的天敌,丰田系在华生产的油车,几乎都有替代,而丰田系没有过硬的智能汽车,比亚迪的智能汽车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023年,中国销售的3000多万台汽车中,新能源车(EV PHV FCV)接近1000万台,而日系,连零头都没有。

其中,比亚迪2023年的年销售超过300万台,进入世界前10。
进入2024年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中。

最令日系汽车担心的是,比亚迪不仅仅是智能电动车,还有混动汽车,更有油车。
2023年,出口增加了330%,这样的增加就是在挖丰田等日系的墙角。

在这里笔者要说说比亚迪在日本的表现。

记得大师在力推丰田时,就批评比亚迪的智能电动车,认为这样的车就不应该来到日本市场。

确实,2023年,比亚迪智能电动车在日本销售出1446台,这样的数量与丰田,本田以及日产完全不能相比。

但是,日本主流媒体却没有像大师这样的批判精神,而是喊出了“狼来了”。

《日本经济》甚至把比亚迪整船出口比喻为“白船来袭”。
日本明治维新的契机,就是美国军舰用大炮轰开日本大门,因为美国军舰颜色是黑的,所以历史上把美国军舰的到来称为“黑船来袭”。

现在比亚迪的价廉物美的智能电动车整船出海,价格上,性能上,日系汽车完全不能对抗,所以才有了“白船来袭”的说法。

日本保守议员甚至提出,日本要学习美国,把中国电动车限制起来。

据透露,2024年,比亚迪的目标销售最低要到达到丰田的三分之一的500万台,最高就是750万台。
(含全部型号)

在日本比亚迪原来与丰田合作销售电动巴士。
现在推比亚迪的智能电动车,在日本全国开设50多个4S店,并且还宣布2024年要提供更多的车型。

知名度上来了,价格合适,2024年的销售量会很可怕。
很多丰田汽车的销售人员都很警惕。
因为在日本市场,丰田没有推出可以对抗的智能电动车。

笔者在过去的专栏中提及,中国推广智能电动车的目的:

1. 能源的多样化,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2. 交通的分类化。
长距离使用飞机,高铁,中距离使用高铁,智能电动车,短距离使用智能电动车

3. 加快智能化的推进,与5G等融合,推进大基建。

4. 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带动其他类型的汽车发展

所以,在中国智能电动车可以迅速地推广,而且迅速普及。

目前中国品牌的智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很困难的情况下,在中国,在东南亚,在欧洲却发展非常迅猛的原因就是生产的市场化,产业的融合,以及供应链的成熟。

笔者认为,因为完全忽视智能电动车的发展,等于日系放弃了中国,东南亚,中东,南美以及欧洲市场。
以后再要加力,除非出现政策的因素,应该很难追赶。

2023年,日系取得成绩是缘于新冠疫情后的一种反弹,也有美国市场特斯拉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市场占有下降后取得。

换句话说,日本靠过去的经验,传统底子(老车型,传统油车,PHV)取得的最好成绩。
日本在2024年还坚持这样,就会拒绝新的商业模式,拒绝新的可能,业绩有可能会有雪崩式的下跌。

过去日本电器行业,半导体行业都有这样的先例。
如松下公司,索尼公司,都是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后,迅速下滑。

现在在中国市场发生的事情,为何在东南亚,中东,南美以及欧洲市场不会发生?

现代汽车的概念是什么?仅仅是代步工具,还是一种综合性的综合体(代步,娱乐,休息,信息)?

美国或许用数据安全,安全保障来限制他国智能汽车的进入,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又一个技术篱笆,最终阻碍的是美国自己的发展。

很多人在问,为何油车不能实现智能化,油车也可以实现智能化,但是要实现智能化等于就是东施效颦。

丰田公司已经宣布要投入巨资研制最新的汽油引擎,做最环保的汽车。

可是最环保的汽油汽车还是汽油车,有害的终究有害。
丰田认为自己可以永葆汽油车青春的想法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遭到打击。

原名:2024年丰田为代表的日系汽车业绩或许很令人悲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