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季度西安好人孝老爱亲好人周竹荣十年如一日照料患病婆婆 用孝心撑起和美之家

冬日的阳光,洒进这座用玻璃房改成的前院,院里种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各种盆景、花草在阳光下绽放,满屋翠绿,参差错落,显得静谧又舒适。
周竹荣正在浇水、修剪,规整好花花草草后便把婆婆推到院子晒太阳。
因为婆婆喜欢花草,为此她修建布置了这样一个前院,呵护植物格外用心。

周竹荣是西安浐灞国际港于新村村民,结婚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从未懈怠,2014年婆婆突发脑溢血卧病在床,自此她放弃工作,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坚持十年如一日温馨陪护,用行动诠释孝与爱。

一手包揽照顾老小

2023年四季度西安好人孝老爱亲好人周竹荣十年如一日照料患病婆婆 用孝心撑起和美之家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就要把这个日子过好”

每天早上六点多,周竹荣准时起床,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
为婆婆穿衣、洗脸、漱口、倒尿桶后,紧接着把小孙女送去学校,回来后又给小孙子穿衣服、洗脸。
周竹荣的大女儿在村西头卖早点,偶尔她还去给大女儿搭把手,直至9点回来后,给婆婆做早餐、喂饭。

自74岁的婆婆病后,丈夫为了家庭生计起早贪黑挣钱养家,照顾老人等家务事就由周竹荣一手包揽,为婆婆穿衣、洗脸、漱口、喂饭、喂药、擦洗、按摩、接大小便,日复一日,周竹荣从未嫌过麻烦、没嫌过苦。
为防止婆婆生褥疮,她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为婆婆翻一次身,挪挪位置,近十年来1万多次的翻身,躺在床上的婆婆从未生过褥疮。

婚后的她,曾通过努力工作来支撑家庭,她从娘家借过人力三轮车到市区贩卖蔬菜,也曾在周边工地饭堂烧饭做菜,还和丈夫一起在邻村砖窑搬砖。
“我啥活都能做,人活着就要争口气,就要把这个日子过好。
”她说。
正因如此,勤奋能干的她在照顾婆婆方面也是无微不至。
走进老人家的房间,被褥干净整洁,家具电器井然有序,绿植花盆芬芳温馨,这些全都靠她精心打理。

老人烫伤她化身“外科医生”

“不想让她受一点委屈”

2019年6月,老人一次意外让周竹荣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某日,饭桌上的水壶被意外打翻,滚烫的开水泼到了婆婆身上,造成肚子和大腿上大面积烫伤。
“衣服都粘在伤口上了,后头又起了很大的水泡,送去医院,医生说花几十万也看不好,当时真是愁死我了。
”周竹荣说。
当时,婆婆瘫痪在床,行动不便,无法去医院换药治疗,周竹荣毅然决然地当起了“外科医生”。
她专门向医生学习换药的操作手法,买好烫伤药、镊子、纱布、蒸馏水、医用绷带,开始每天为婆婆换药。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日,周竹荣怕婆婆因为出汗和大小便造成伤口感染,没一会就要去查看婆婆的情况,为婆婆更换尿不湿、擦洗屁股。
整整两个月,在周竹荣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伤口终于好了起来,周竹荣也累瘦了20斤。

谈及照顾婆婆的艰辛,周竹荣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我婆婆和我很像,都是善良的人,她之前也是一心一意地对这家付出,现在她病了我不想让她受一点委屈。

满足老人愿望和喜好

“为了让她高兴我种了一院子花”

除了生活起居的悉心照料,周竹荣还在满足着老人各种愿望和喜好。
“我妈就爱花,为了让她高兴,我在前院种了一院子花,没事就推着她晒太阳看花。
”周竹荣告诉。
因此,她家的庭院还因此入选了国际港务区第一批“美丽庭院”。

婆婆平时还喜欢看电视,经常一看就是一下午,最近家里用了好几年的电视机屏幕显示不清了,“我打算年前给我妈买个新的电视,大一点的,能挂到墙上去,还能链接网络电视的那种,这样她还能回看很多节目。
”周竹荣乐呵呵地计划着。
这么多年来,家里的电视机和收音机已经用坏好几个了,周竹荣总是不遗余力地满足婆婆的需要,在能力范围内给她换上更好的。

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团结和睦,孝老爱幼、互相扶持。
周竹荣的三个女儿和孙子孙女更加懂得了孝顺老人,每到空闲时间,都会和她轮换照顾。
九岁的孙女如今已学会给老人下面,三岁的小孙子更是学会了端饭,让卧床的太奶奶格外高兴,家庭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个家庭,不仅是四代人的居所,更是孝敬、关爱的传承之地。
她的善良和孝心,在新筑街道于新村成为美谈,也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华商报 权曼 实习生 毛柯涵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