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阳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院系设置所有专业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应用统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 数字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茶学 环境生态工程 园林 生物工程 生物信息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药学 制药工程 文化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学 汉语言文学 秘书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学教育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应用心理学 美术学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学 音乐学院 音乐学 音乐表演 舞蹈学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学 法学院 社会工作 法学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体育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院校介绍

贵阳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北京大学首倡者李端棻先生主持创立的贵阳公立师范学堂,1957年更名为贵阳市师范学校。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后贵阳市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普通本科高校。

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3年完成“省属省管”管理体制改革,迈上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2024年贵阳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学校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坐落在鱼梁河畔,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精神荟萃。

校园规划面积1350亩,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

有全日制本科学生近12000人,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学校按照“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思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型科技创新,传承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综合型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多层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贵阳学院钟灵毓秀,英才云集。

学校现有教职工9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3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39人。

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省委重点联系专家1人,省委联系专家8人。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8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7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64人(百层次4人,千层次60人),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2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1人。

省教学名师1人、“金师”9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0人。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学术先锋号”团队2个,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十大”创新团队2个。

贵阳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

学校下设17个专业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理、工、经济、管理和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群,2个省区域内一流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

现有42个专业招生,面向13个省招收本科生。

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余个招生培养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

贵阳学院重视科技创新,科研赋能。

学校建设有5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1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3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技术中心,8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普通高校产学研基地,建有贵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众创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合计5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7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建设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7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5万余册,电子书籍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60个。

贵阳学院注重开放办学,服务社会。

学校立足贵阳贵安,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等地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明确的天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高校。

学校先后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加拉信大学等七十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并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恪守“博、新、雅、信”的校训,努力把贵阳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明显的综合型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