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坚持上门服务(维修工石泉上门服务市级居民)

在石岚二村37号楼内,一个约5平方米的房间便是冯飞自己设计的设备间。
虽然整体空间不大,但是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个个透明盒子内,辅料配件、工具用品一应俱全。
冯飞告诉,长年累月的修理经验让他十分熟悉老年居民家中常见的维修难题,自己整理的设备间让他总能及时找到相应配件。
在他设备间的角落里,各类“先进个人”“普陀好人”的荣誉奖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和大多数物业维修工不一样的是,冯飞患有三级残疾,左腿相比右腿偏短,这就要求他在维修的时候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汗水。
“对我来说最难的维修项目之一,就是换灯泡和电线了。
”冯飞表示,因为需要爬楼梯登高,这时候他的右脚往往需要承担全身的重量,承受更大的压力。

然而和大多数物业维修工一样的是,冯飞样样“全能”,事事专业
“在老小区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夜间突然跳电和水管爆裂等,所以常见的阀门、管道、电线、开关我都有备货,也熟悉相应修理流程。
”冯飞介绍道,一个黑色工具包、一辆残疾人电动车便是他的工作搭档,陪伴着步履蹒跚的他日日夜夜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

365天坚持上门服务(维修工石泉上门服务市级居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月5日上午8点多,赶往冯飞住处的时候,他正在抓紧收拾工具包。
原来,居民唐爷爷家中的电饭煲坏了,正愁着去哪里解决就餐问题,冯飞顾不得吃早餐,拿起维修工具,第一时间赶往老人家里。

扶着楼梯缓慢爬楼是冯飞的日常工作状态,他笑着略带腼腆地告诉,“我一次性最多爬到4楼就要休息几分钟,好在我一般服务的小区最高也就6层。

在冯飞得心应手的修理技艺之下,他迅速找出了问题所在并将电饭煲修好。
“电饭煲内的弹簧片松动了,我已经加固了,问题不大,这次不用给钱。
”冯飞耐心讲解使用技巧,唐爷爷连忙竖起大拇指,“他态度真的很好,我基本只要电话打过去,他立刻就会赶来。

除了日常的小家电维修,冯飞还是一位贴心的社区暖心人。
平时,他会定期前往独居老人家中,和他们聊聊天,嘘寒问暖。
居民刘奶奶平时需要吸氧,冯飞便会在维修之余主动到老人家中,替刘奶奶检查下氧气瓶管路是否松动。
在刘奶奶眼中,冯飞不仅是一位技术高超的维修工,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
“我有小冯微信的,家里有些小问题我总是会想到联系他。
”刘奶奶对说道。

冯飞熟练的手艺获得了居委会和居民们的连连称赞。
信仪居民区居委会负责人孙静介绍道,信仪是个老小区,约一半居民是独居或纯老,当老人遇到家电损坏、用电故障的时候,居委会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冯师傅,他总是能全力以赴,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
孙静感慨地说:“我为信仪居民区有这样一位经验丰富、无私奉献的居民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天恰逢3·5学雷锋日,石泉路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不少便民服务。
但是要属最热闹的点位还是冯飞的小家电维修摊位。
排队的市民当中既有专程而来维修小家电的“老朋友”、也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

市民陈爷爷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特地冒雨前来,期待这位“老法师”能帮忙修好一件使用了十多年的手电筒。
老年人习惯了旧物品舍不得丢,这个手电筒是他每天起夜、找东西必备的物品。
“真没想到冯师傅能把这么老的产品修好,我太谢谢他了。
”陈爷爷看着重新亮灯的手电筒,略带激动地说道。

在冯飞身上,我们看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社区和谐共建的美好愿景。
了解到,在冯飞努力拼搏下,他在社区内成立了“冯飞家电维修部”,伴随着冯飞的维修技术口口相传,他的业务也从石泉路街道扩展到了普陀区其他街道镇。
今年2月,他还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我很感谢石泉路街道领导和信仪居委会对我的关照,让我更好更快融入社区,我想用我的一技之长为街道居民、孤老和残障人士提供服务,带给他们更美好的生活和更温馨的家庭。
”冯飞说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