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55县之凤阳县(凤阳府城钟离花鼓元年)

凤阳县地图

安徽凤阳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
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安徽省55县之凤阳县(凤阳府城钟离花鼓元年)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
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

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

中文名称

凤阳

外文名称

Fengyang

别 名

钟离、濠州、明中都、凤阳府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14镇1乡

政府驻地

凤阳县西华路市民广场

电话区号

0550

邮政区码

2331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

面 积

1949.5平方公里

人 口

76.33万人(2015年)

方 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 中原官话信蚌片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江北区亚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狼巷迷谷、明皇陵、明中都城、韭山、小岗村、龙兴寺、鼓楼

机 场

合肥新桥机场 南京禄口机场

火车站

凤阳站 蚌埠南 蚌埠站 淮南东

车牌代码

皖M

区划代码

341126

高等学府

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名 人

朱元璋、蓝采和、李善长、徐达

历史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
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属楚。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王僚夺去。
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
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正式设立钟离县(治临淮关)。
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钟离县为淮南国的领地。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平定吴楚7国之乱,杀淮南王刘安,改淮南国为九江郡,钟离县仍属其管辖。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后,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称钟离侯国,后又称钟离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时,钟离县属魏。
西晋时,属淮南郡(治今寿县)。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分九江郡(治今寿县)设钟离郡(治临淮关)。
义熙元年(405年),钟离郡改属徐州(治临淮关)。
刘宋泰始七年(471年),钟离郡属南兖州。
元徽元年(473年),属北徐州(治临淮关)。
梁太清三年(549年)正月,入东魏,改北徐州为楚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之。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地入北齐,改楚州为西楚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西楚州。
北齐武平四年九月壬申,入陈朝,改西楚州为北徐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北徐州。
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地入北周,复改北徐州为西楚州。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改西楚州为豪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先后属西楚州、豪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钟离郡。

隋大业三年,改豪州为钟离郡。
隋末,为杜伏威的属地,改钟离郡为豪州。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降唐后,钟离县属淮南道豪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豪州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豪州。
唐元和三年(808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

北宋时,钟离县初隶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
南宋时由于金兵常南下在濠州一带骚扰,开禧二年(1206年)曾一度把州治迁往定远。

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治临淮关),二十八年复为濠州。
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至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
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
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
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即今府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泗县一带)南8都并入凤阳县。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
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1645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康熙元年(1663年)改属安徽省。
乾隆十九年(1754年)将临淮县并入凤阳县。
乾隆二十年,凤阳县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府城)凤阳府。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1914年)设淮泗道(治府城)。
民国21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凤阳县属第四专区。
民国27年2月,府城被日军占领,汉奸倪道烺在蚌埠组织“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府管辖,伪凤阳县政府设在蚌埠。
民国29年“安徽省维新政府”改为“安徽省政府”后,设8个行政督察区,凤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战时期,府城、临淮关等城镇虽被日军占领,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定凤怀县、凤定嘉县、盱凤嘉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占据府城、临淮关等城镇,并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发动进攻。
民国35年8月,定凤怀县党政机关,除留少数武装工作人员坚持游击战争外,全部北撤,定凤怀、凤定嘉、盱凤嘉等县政府先后撤销。
民国36年元旦,蚌埠正式设市,从此蚌埠从凤阳分离出去,府城镇再次作为凤阳县城(民国27年2月至民国36年元旦凤阳县城为蚌埠镇,即今蚌埠市蚌山区)。

民国37年,定凤怀县政府重新成立,民国38年1月16日,凤阳解放,2月,定凤怀县政府撤销,凤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凤阳县属江淮第四专员公署,4月改属定远专区,7月改属滁县专区。
1956年,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成蚌埠专区,凤阳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蚌埠专区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凤阳县属滁县专区。

1992年底,滁州市(地级)成立,凤阳县改属安徽省滁州市。

气候

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
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且略显不足。
年平均气温14.9℃,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发量1609.7毫米。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凤阳县政区划分为1个市、9个区、58个乡镇。
其后,几经撤区并乡、复区分乡,2005年,凤阳县有26个乡镇。
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8年合并行政村,至2010年,凤阳县划分为1个乡、14个镇、3个省级工业园区:府城镇、临淮关镇、武店镇、刘府镇、西泉镇、大庙镇、殷涧镇、总铺镇、红心镇、板桥镇、大溪河镇、小溪河镇、官塘镇、枣巷镇、黄湾乡、凤阳县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区和凤宁现代产业园,其中府城镇、临淮关镇为标准建制镇,凤阳县工业园区设在府城镇门台地区,凤阳硅工业园区设在板桥镇境内(南洛高速公路出口处),凤宁现代产业园与县硅工业园相连。
凤阳县共有198个行政村,26个社区。

交通

交通区位

凤阳县公路、铁路、航运四通八达,合徐、南洛高速公路和京沪、淮南铁路穿境而过,京沪高铁蚌埠南站距县城仅6公里,合蚌铁路客运专线、蚌淮高速凤阳段已建成通车。
淮河52.5公里黄金水道流经县境北侧,“千里淮河第一港”——凤阳港已投入使用。
过境省级公路4条123.1公里;县级公路16条310.7公里,实现了农村道路“村村通”。
2011年,境内交通网密度达125.7公里/百平方公里。

文化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
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

凤阳凤画

凤画,即凤凰画,是凤阳独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现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由于凤画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手法细腻严谨,因而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凤阳凤画

花鼓灯

花鼓灯起源并流行于淮河两岸,是汉族民间歌舞的杰出代表,以怀远、凤台、凤阳、颍上四县最为盛行,1953年蚌埠的冯国佩进京表演花鼓灯,受到周总理的称赞,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花鼓灯

旅游

韭山仙境

明皇陵

中都遗址

狼巷迷谷

明中都

鼓楼 又称中都谯楼

龙兴寺

禅窟寺

小岗村

凤阳特产

玛瑙白玉,原名“凤阳酿豆腐”

凤阳酿豆腐

御膳麻油

御膳麻油

凤阳藤茶

凤阳藤茶

龙兴御液

龙兴御液

日月牌粉丝

日月牌粉丝

梅鱼

梅鱼

梅市咸水鹅

梅市咸水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