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是同学,也是朋友的关系。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同年一起同登科第,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此后二人形影不离,流连于花前月下。因为这两人在文学上的思想一样,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以世人把二人称为“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白居易简介: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元稹简介: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第10世孙,父元宽,母郑氏。他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