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安装包括锅炉安装、管道设计、暖气片组装…等,这都是技术活。那时物资匮乏,锅炉、暖气配件非常缺,不容易买到。好多件都是修旧利废,修理加工后再使用。汽车队从总场物资库调拨了一台旧锅炉,使用年限没到,需要修理一下才能用。锅炉从总场拉回来,我和另外一个学员,在老师傅指导下,用钢絲刷子清理锅炉里面横七竖八铁管上煤灰及铁锈。我俩干了好像是两天,把锅炉里里外外煤灰和铁锈清理的干干净净。单位又从总场修配厂请来全八五二农场唯一有高压容器焊接证的师傅,给锅炉进行部分需要改进焊接地方的焊接。这师傅电焊活确实干的又快又好,焊过的焊缝用电焊锤敲掉焊药,露出笔直焊缝和均匀有序焊纹,十分整齐漂亮,真不愧为八五二农场第一焊工。
暖气片组装工作量较大,老式铸铁暖气片大60型每片重量四五十斤,需要五至六片组成一组,全车队需要一百多组,五六百片组装起来。有一部分是新片新件组装比较容易,还有一部分是成组旧暖气片,得先拆下来旧件进行鉴定,好的继续使用,不合格就当废铁。特别是拆旧暖气片,由于连接暖气片对絲生锈扭不动,加很长的加力杆几个人使劲扳也纹丝不动,就得用喷灯烧或是氧气割才能分解开,很费劲。为了保证组装后不漏水,当时没有现在用的生胶带,就用生麻絲沾油柒顺螺丝纹一圈一圈绕紧,再刷上一层油柒拧进螺母,拧紧干后百分之百不会漏水。
安装暖气少不了电焊、气焊、带絲(套暖气管絲扣)、絲锥、大小管钳、板手、电动钢锯(现在用切割机)、手工钢锯…等。我对电焊、气焊比较感兴趣。当时电气焊师傅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铁道兵老师傅,转业来农场,长时间从事电、气焊工作,这次和我们一起干安装暖气的活。我干活比较主动,领导分配的活干完后我会帮助其他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我也经常帮助这位电、气焊师傅拉拉收收电焊机电览线和气割气焊氧气胶管和乙炔气胶管,帮助倒掉气化燃烧后的嗄斯残渣…等。除此之外我更仔细观察他操作电焊、气焊工作的工序与基本要领。由于我的勤快好学,这位师傅挺喜欢,向我传授电焊、气焊操作基本知识,并经常叫我亲自操作练习。

在操作电焊过程中,必须用电焊帽护目镜挡住眼睛,千万不能直接观看电焊时发出的弧光。带好皮革制作的长筒手套和脚套,以免把手和胳膊及脚面烧伤烫伤。有一次电焊时没注意,眼睛被电焊弧光闪了几下。到了晚上,火辣辣的痛,又像眼睛里进了东西硌得慌,特别难受。第二天早上好了许多,但还是不敢睁大眼睛,只能眯着缝看东西。第二天晚上睡觉眼睛难受程度就轻多了,直到第三天眼睛才感觉没有什么不适了。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电焊时就十分注意,以后再没发生过电焊弧光伤眼睛的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气焊用的氧气要到四十多公里外迎春镇,农场总局迎南机械厂制氧车间运回来。没有高压气瓶罐装的嗄斯气(乙炔气),到分场材料库领回大块电石,像石头一样坚硬,用铁锤砸成小块,用时适量放进专制的铁网里,挂进电石内分解桶里挂钩上,再把内分解捅放进外电石分解桶里,加水进行电石分解。电石放进水里马上产生乙炔气,通过内分解桶上面出气铁管及软管先与乙炔防回火装置连接,再与焊枪或割枪连接在一起,就可点火气焊或切割工件了。这种原始笨重电石分解乙炔装置比较危险,容易引起爆炸,早己停止使用。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新车队锅炉、暖气都顺利安装完毕,经过试烧供暖效果不错。老汽车排搬进新车队,分场从别的单位调来汽车队长、指导员、会计、出纳,一分场汽车队正式成立。
那个年代农场及附近县市没有专门驾校,好像地区市佳木斯有,但是单位也不会派学员去驾校去学习。各农场都是采取学员直接上车跟师傅学习,由本队技术人员及老师傅给学员讲讲课,普及一些有关基本驾驶知识、要领等。汽车驾驶学员主要还是跟车,向车上师傅学习汽车驾驶。我在一分场三号车上跟车学习。听老师傅们说三号车是从朝鲜战场上开回来的抗美援朝前苏联制造的吉斯一150汽车,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修理一点也看不出原车型模样,完全换上国产解放牌汽车配件,变成了托托的老解放牌汽车啦。
车上的两位师傅,一位是一九五八年山东威海来农场支边青年,一位是一九六八年北京来农场知青。两位师傅也是向师傅的师傅跟车学出来的,在开车姿势、操作动作等方面,跟的师傅不同所以也各有不同,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又是相同的。在完成队里所派的任何运输任务,二话不说都是积极去完成,不讲任何条件。每次交班都是把油箱加满油,水箱加满水,各部位捡查保养到位,车如有故障一定当班排除,把车况保持最佳状态才交给下班。我从中看到了两位师傅团结友爱,为别人着想,不怕困难,为北大荒农场建设默默地贡献着各自的力量。
跟北京知青师傅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参加了一九七三年文革后首次高考,被某大学录取去上大学了。车上又调配了一位老师傅,四川人,参加过抗美援朝,集体转业来到农场。他人很好,爱开玩笑,车队老师傅们常常没事时逗他,他幽默的模样经常逗的大家哄堂大笑。
学开车必须先学会正确驾驶姿势,正确驾驶姿势对身体健康、不易疲劳都有好处。最初每个师傅都会告诉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规范操作离合器、方向盘、脚刹、手刹等动作,我都牢牢记住。开车几十年来,已经养成了良好驾驶习惯,有时连续驾车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