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指出,一是各乡(镇、办事处)就地就近组织苗木生产,各国有林场根据本县(区)主要造林树种需求,建立保障性苗圃。二是市、县(区)荒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建立种苗信息平台,向乡(镇、办事处)和国有林场发布苗木生产计划、供求和品种信息,搞好苗木生产调度工作。三是根据苗木生产成本和微利原则,制定毕节市荒山绿化造林苗木控制价格,作为苗木余缺调剂时最高限价。四是乡(镇、办事处)苗木不能自给时,可到国有林场苗圃调运苗木,若国有林场不能满足的,乡(镇、办事处)可在本市范围内进行采购。
《方案》要求,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县(区)荒山绿化指挥部下设苗木供应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管、督查苗木供应工作。二是要落实好工作职责。各县(区)有关部门要组建综合督导组,督促和指导乡(镇、办事处)落实育苗地块、种子采收(购)。林业部门要指导好整地播种、苗木培育、档案建立等各个环节工作,并负责做好各苗圃点的苗木检疫、检验、质量和数量核查工作。三是要明确政策机制。育苗成本资金由县级财政解决,苗木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按照《毕节市荒山造林绿化苗木价格控制表》进行苗木补助。四是要建立苗木生产供应档案。育苗主体要提供土地租赁协议、育苗合同、技术人员聘书、种子来源证明、种子质量证明书等,收集并记录好育苗技术管理过程、苗木检疫、检验及质量数量核查结果、苗木时间和地点等,确保苗木生产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