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市溃夜喧息,月来云静天无疵。
水劫金蟇形不术,常生玉兔药常捣。
可怜沧海几桑田,照耀古今人尽老。

——谢枋德《书林十景》
走进书坊,起伏的山峦、苍翠的树木、静谧的田园,如画卷一般徐徐地铺陈开来……踱步在青石板道上,触摸历史的年轮,在砖石上、在井沿边、在古旧的门楼旁、在巍巍古塔下,感受岁月的斑驳。微风拂过,是百年老枞水仙的古朴厚重,深巷里隐约一首儿时的歌谣;恍然惊觉,原来这就是多年寻而未得、魂牵梦绕的故乡。
书坊原属建宁府崇化里,刻书业源起于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几经兴衰,绵延近千年;为八闽雕版之乡,九州图书之府。典籍贤章,通行天下;梨枣锓梓,书市林立。先人以刀作锄,以版为田,刻印了书坊文墨飘香的千年历史。
重走红军路
书坊乡不仅人文荟萃,还拥有太阳山省委遗址、闽北红军独立师遗址、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等红色文化景点。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养眼养身养心”最精最美休闲集镇为目标,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人文气息、配套的基础设施和休闲的农业产业,全力打造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革命老区正华丽变身为宜居宜游的胜地。
以绿色理念为指引,建设生态宜居小镇
若是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不妨背好行囊,来一场心境的跋涉,觅一处宁静的港湾,让生活幸福泊岸、让心灵浪漫依皈、让自己沐浴在自然风光里,饿了就吃上一碗农家手擀面,尝上一口农家菜,喝一碗红军酒,与家人朋友谈笑自若在大山里,清晨在鸟儿的鸣叫中起床,夜晚头枕着星光入梦,体验书坊乡原汁原味的乡村慢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书坊乡以打造生态文明旅游小镇为目标, 不断地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对违章搭建、畜禽养殖污染、违规占道经营和乱停车等现象采取了有效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书坊乡投资187.75万元在新桥水坝处建设重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
松源山涧
“让鲜花开满村庄,让土地充满希望,要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水北村支部书记陈美华说。书坊乡以集镇为中心,成立了以松坑村、水北村、饶坝村为示范带的美丽乡村建设联盟。“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依照总书记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书坊探索描绘“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规划蓝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美丽画卷在书坊大地上浓墨重彩地呈现。
以人文历史为核心,发展特色宜游小镇
“历史虽在不经意间滑过了几千年,但时光的流逝却无法抹去沉淀下来的痕迹!
”游览着楠木厅的游客吴先生不禁感慨。楠木厅建于1893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房屋采用楠木建造,雕梁画栋,奇势迭出,风格古朴厚重。
楠木厅
建本展示
若你选择古村游览路线,走进书坊康宁古街,进德修堂、楠木厅等颇具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沿街分布,等你来一场古老的邂逅。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共修复古建筑4栋,保护文化遗迹10处。精致古朴的楠木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成为书坊建本文化的新地标。
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
随着红色题材的电视剧热播,书坊乡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馆内循环播放着《断肠草》的片尾曲,展板上述说着革命历史,到处渲染着红色教育的氛围。“听着讲解员的解说,看着一件件历史文物,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游客凌先生说。重走一回通往太阳山的红军路,探索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仿佛也走进了那段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和激情燃烧的血色岁月。
书坊乡以开发人文历史旅游为抓手,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宣传手册、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乡村旅游及雕版印刷文化;沿着康宁古街悬挂大红灯笼营造古色古香的氛围;成立了南平市建阳区太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与贵溪村建立“村企联盟”,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共同投资40余万元修建一条红军路;整合分散的景点资源,开辟了特色的古村游、红色游、骑行游等旅游专线;培养了专门的旅游讲解员;投资约100多万元修建建本文化展示馆,目前已完工并进入布展阶段。书坊乡正以炙热的红色革命热情和浓厚的古文化,吸引游客探究雕版印刷和古代刻书的光辉历史,寻找红军长征的年代记忆。
以基础设施为引擎,打造功能宜业小镇
“跟着路上的景点标识,想去哪个景点都方便多了!
”来书坊游玩的王女士说。如今,搭乘建阳—书坊的班车到达汽车客运站终点就可体验到游客服务中心的多项功能,不仅设有游客休息等候区、接待室、医疗室等功能室,还摆放了沙发椅、报刊杂志等供游客休憩,与此同时,方便的景点咨询服务也让初到书坊的游客感觉温馨。在书坊集镇的主要出入口、主要街道以及景区都有导览标识,并用中英韩三语翻译,游客们可根据标识系统自行选择红色游、骑行游、古村游等游玩路线。采取自驾游的游客还可将车辆停放在游玩景区的配套停车场,若是游玩时身体不舒服还可前往游客服务中心购买日常药品,景区还设有救援电话,24小时开通,给游客的人身安全提供强大的保障。
十三拱桥
红旗森林人家
游玩累了可在书坊的集镇或景区附近选择“红旗森林人家”度假山庄、太阳山宾馆、松坑民宿等稍作休息再前往下一景点。想要尝一尝书坊当地的特色美味可选择“红旗森林人家”、香子悦来酒家、松坑口农家乐等。回程之前还可到书坊集镇的竹乡超市、福缘茗茶、茂源超市选购一些土特产,馈赠亲朋好友。全方位的设施保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游客们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近年来,书坊乡以旅游促进基础设施再提升,以基础设施推动“旅游引擎”快速启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一批城乡建设项目得以进一步完善。“休闲集镇”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500万元,主要用于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打造建本文化展示馆、旅游休闲步道、省委遗址纪念亭、三级星“红旗森林人家”等景观节点。由于书坊乡距建阳城区38公里,距武夷山机场50公里,距麻沙高速路口11公里。为了让游客们进得来,书坊乡今年重点投资3800多万元建设X859新崇线麻沙路口至莒口公路晋级改建工程(书坊段),达到3级公路标准,将于11月份动工。随之动工的还有列入省扶贫公路的书坊-贵溪线,像一条巨龙直达太阳山脚下。书坊-饶坝线、书坊-花园岭线的道路拓宽也在有条不紊的同步推进。
以休闲农业为依托,建设产业富民小镇
金秋十月,一颗颗吊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瓜藤,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只要今年价格好,全家人的生活费、孩子的学费就都能解决了!
”书坊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魏加班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说道。
吊瓜精准扶贫
近年来,书坊乡瞄准吊瓜产业的市场前景,积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山垅田种植吊瓜,并为贫困户申请信贷产业发展资金,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2016年全乡吊瓜年产值达到了4700余万元,通过种植吊瓜实现脱贫的精准扶贫户达28户。目前全乡吊瓜种植面积发展到了6000多亩,像魏加班这样的贫困户共有60户,其中16户都种植了吊瓜。
吊瓜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皮、籽、根均可入药。为了提高吊瓜的附加值,今年书坊乡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将钱塘村原有旧茶厂进行改造,依托吊瓜合作社,重点扶持了一家吊瓜深加工企业—南平市建阳区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依托1600亩吊瓜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了种苗供应、吊瓜观光园、吊瓜采摘加工体验园、绿色生态长廊等项目。同时,公司与浙江绍兴农科院合作,成为福建省唯一吊瓜种苗总代理,逐步延伸吊瓜产业链,承诺优先收购贫困户吊瓜籽,还负责全乡的吊瓜加工、销售工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吊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更多老区乡亲脱贫致富,还为游客提供了农业休闲采摘的好去处。今年,花园岭村大力种植水果玉米、吊瓜、东魁杨梅等水果,发展生态观光体验农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花园岭村还与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组成产业联盟,打造一条亲子水上乐园。村里以基础设施为干股入股项目建设,议定项目5%的分红归村集体,项目资金以村民认筹的方式组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提供一个可学可鉴的活样板。
吊瓜基地
一段历史,一部电影,一缕墨香,让书坊成了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书林文笔、仙亭暖翠、龙湖山水、南山修竹、岱峰寒泉、云衢夜月等书林十景构筑了书坊特别的景色。踏上归途时,闭上双眼感受那一份清新温润,睁开眼睛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