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忽悠了!(工艺别再施工工艺科普装修)

​数字说话,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我们似乎偏好”十”这类数字,也许它符合我们作为一种具有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的生命体,经过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计数习惯吧。
那些写公众号的写手们掌握了这种诀窍,他们懂得数字,能让读者更信任;而十大之类的数字,让读者感觉信息更完整。
我们的认知与思维倾向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顺便说一句,这是我们最应该被原谅的错觉之一,仅仅因为这样消耗的能量更少一些,信息时代我们的大脑结构和旧石器时代的先祖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假如装修这件事,真的只有十个坑、十个陷阱那么简单,那该有多好啊!
谁还犯得着为装修这件事焦虑呢?装修焦虑人人有,放心,有我在!
——设计师孙克仁专栏

​如今装修行业虽不成熟,却并不胡来

别再被忽悠了!(工艺别再施工工艺科普装修)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探究这些“十大工艺”的细节之前,我们再琢磨一个问题:家装行业的现状究竟是如何的。
我知道,说装修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大家都会觉得,实在有点胡扯,但如果说这是一片可以胡来的蛮荒之地,那也说不过去了。
我更倾向于认为装修行业目前正介于在胡来与成熟之间,家装行业的趋势应该是愈来愈成熟,而且它应该已经跨过了中位线。
前提是你没有贪图便宜找路边施工队,或者没有相信“8年后全额返款”之类的营销谎言。
在一个发展了30多年,有一点底子,逐渐趋向成熟的行业里,它的工艺创新,究竟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呢?我想我们最常看到的公众号文章,大多是“某某的工地,保护得就是好”,“砌墙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两处改进,别墅现浇有绝招”,类似这种”好、认真、绝招“充斥着网络,以我十几年的从业经验来看,事实上那些值得一说的工艺,它们是具体而少量存在的,仅一两点就值得写许多文章好好推广了。
您想一想,假如一家装修公司手里真攒了十个工艺绝活,却只写了一篇公众号的公司,老板早就让营销推广负责人卷铺盖走人了,“哼!
这个不动脑筋的没用货!

深吸一口气,摊开武功秘笈

  先把一类“十大工艺”排除掉,就是整段整段抄写工艺标准的,电线截面直径不得大于管径的百分比,防水刷多高,瓷砖空鼓率,墙面平整度误差,一串串数字和规范标准特征的书面语。
与室内装饰相关的标准文本,至少有十几份,一般来说这类抄写,选择的是最容易懂的,却也未必是最重要的。
随机下载了三十来篇工艺文章,隐去公众号和公司名称,看看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如果有读者对信息的真实性有兴趣,在微信里搜索“装修工艺”你们就有答案了。

工艺点一:线管布线点到点。
(线管布线横平竖直。
)(PPR水管横平竖直。

  ​地面走管线,到底是横平竖直好,还是点到点直接一些好?都别吵,这问题貌似要变成华山派剑宗和气宗的争端,再吵下去趋势是要直接干架。

工艺点二:门套压住门槛石。

​  这明明就是装修常识,还有做错的同学请举手,放学后留下来罚抄100遍:门套压住门槛石,门套压住门槛石……

工艺点三:导线连接器

​​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用接线端子,常见但还不普遍,是个不错的改进。
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略贵,二是电工不熟悉,留出铜丝容易过长,需要简单培训。
算是为数不多的小亮点吧。

工艺点四:“凹式”排水

​  直接略过吧。
上海业主看待成品颜值的优先级比较高,这样把一块砖当奶油蛋糕切开的工艺,从实际情况来看,接受度很低。

工艺点五:瓷砖墙压地

​  这意思还有反过来做的?墙砖到地的做法的……

工艺点六:吊顶转角整板防开裂

​  这篇工艺文章发表于2016年,可我记得北京奥运那会儿,也就是2008年,吊顶整板套割工艺就已经很常见了。

工艺点七:水管走顶

  习惯做法,真的只是习惯做法,动不动水管埋地下的早就混不下去了。

工艺点八:蜈蚣脚

​  经常被提起,也经常被忽略,强调一下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执行。

工艺点九:使用双层水管(双层绝缘线)

​  材料升级,在消费者群体里总是很有号召力。
具体每一项升级的实际价值,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含糊其辞。

工艺点十:热水管保温

​  目前值得讨论的,不是吊顶里的热水管要不要保温,而是埋进墙体的热水管有没有条件做保温。

工艺点十一:墙体内热水管包裹铝片保温

​  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谁赞成推广的?你们的物理是政治老师教的吧?

工艺点十二:强弱电保持间距,交叉处作屏蔽。

​  还记得刚才说的吊顶整板工艺么?强弱电这些工艺的经历比它更古老。

工艺点十三:…………

  先说到这里吧,以上各项所谓的工艺,都被各家装修公司公众号文章以不同频率重复了很多遍。
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家庭装修的很多工艺细节被提出来,被采用,被市场接受或拒绝,然后强化成习惯的那个景象。
细数起来,都是很早以前的工艺了。
想起《三体2黑暗森林》里丁仪教授的一段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吗?我在大学里教物理,还带博士生。
……孩子们啊,我这两个世纪以前的人了,现在居然还能在大学里教物理。

真功夫通常不好看,好内容大多没看头

  看这样一条:根据施工图将湿作业排版实地放线,将开关面板布置在合理部位,避免骑缝现象。
配图真的不咋地,配的是这张图。
如果配一张骑缝的图,就比较有说服力。
像这样。

  再来看一条:需安装轻型吊灯的部位,应预设400400双层18厘多层板,板面与龙骨面齐平,吊灯重量不宜超过30kg。
不看图就知道意义了,数据明晰,选材精确。
括号里还有关于双层18厘板的吊筋的文字。

​  这类文章的标题,缺乏抓眼球的元素,往往是“工艺方法汇编”,“质量要点图解”,没有点开的欲望,看到了也要琢磨一下才明白意图,其叙述的细节有特定场景,想要记忆相当费劲。
于是乎,非从业人士认真去看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它真的有用,虽然每一条针对的使用场景是特定的,具体而琐碎,一般也不会刻意编成十条八条,但是装修就是由一堆琐碎的构件组成的。
就动作场面而言,功夫片比真正的搏击比赛精彩热闹,但是如果给双方一个较量的拳台,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两分钟的事。
以上这篇文字,我如获至宝收藏了。

  “十大工艺”,如今基本沦为营销幌子,即便一家装修公司真有十大绝技,也涵盖不了施工实施的全程质量,也代表不了施工人员水准、材料、施工进度、成本控制、服务、售后等等。
所以您再遇上类似的文章,看过知道就可以了,别太当回事,装修公司这事,你该怎么选,还是怎么选吧。
假如你一时之间,还看不懂真功夫,最起码你应该先学会,别被那些烂大街的假幌子所蒙蔽。

编辑留言:我是此文的责任编辑@我的河畔小城。
波波的原文写得很长,里面有不少段子、比喻与引用,我一边看一边笑一边删。
作为一个装修媒体编辑,不得不删除与装修无关的东西,以便让读者迅速准确地得到他们想要的知识,以及装修前应该掌握的装修常识。
波波在《装修情报》杂志上开设了专栏,您有兴趣的话,可以订阅一本杂志看看。
想要波波写什么装修话题,您可以留个言。
假如觉得波波写得不错,欢迎打赏给他。
关于施工工艺的问题,我们开设了专门的施工读者社群,邀请了金螳螂全国工管中心技术部经理成春权老师为读者解答各类施工工艺问题,欲入群者私信编辑备注施工,此群仅对普通装修者开放,业者勿扰。
各社群详表请点击[了解更多],入群之后请务必先阅读群公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