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宅sir对生活的动力和向往,一大半是年轻人给的。生活的新鲜感、各种仪式感,年轻人的家里全都有。
@设计师 刘畅工作室Nothing Design
冷静又理性的他们,不容易随波逐流、掉进消费主义的坑。对于所谓专家、大咖的观点,在对号入座之前,先要问一句:“你谁呀”?

不盲目羡慕别人家的美图,对于家的塑造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把生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成都初一美学空间
今天宅sir就带各位看看年轻人的家,有的不拘一格,有的一眼惊艳,他们不怕出错、不怕麻烦,只怕和别人家美得雷同。
不给自己设限
创意出奇迹
装修改造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面对各种各样的局限。有没玄关、小暗卫这样的户型局限,也有“房间越多越好”、“客厅就必须有沙发茶几电视”等固有思维的局限。
不给自己设限的年轻人,没条件、条件差不要紧,自己照样可以创造条件。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条件差的户型各有各的烦恼,这个武汉的92㎡三居室,原始户型并没有预留玄关,缺少进门衣帽收纳的空间。
改造前玄关@小小空间事务所
因为家里平时只有新婚的屋主夫妻两个人居住,三个卧室显然多余。设计师索性把一进门右手边的次卧巧妙融入玄关,先是次卧墙体内移,增加玄关换衣换鞋区。
@小小空间事务所
次卧分成了家政区、衣帽间两个部分,屋主无论是换衣出门还是回家之后,都有一条完整而清晰的动线。
@小小空间事务所
小暗卫装不下洗衣机?这个北京家庭直接把洗烘套装搬到开放式餐厨区,因为机器的厚度和收纳柜基本保持一致,而且亮面材料的柜门,整体看起来协调统一,毫无违和感。
只有40多平米的成都loft,面积有限的厨房既要保证实用性和美观。设计师选择直接让厨房“消失”在开放格的后面,让厨房时刻保持简洁统一的中古气息。
@苓禾设计
谁说卧室越多越好?
父母一辈眼里超实用的小三居,对于年轻家庭来说,多出来的两间卧室如果只是为了偶尔客人的留宿,那就太浪费了。
这对成都的小夫妻,直接把其中一间西晒的卧室打开,作为客厅的扩充。这样他们就有专门的空间来享受每天充足的阳光。
同样是成都,独居的小姐姐选择把两间朝西次卧全部打通,家里采光最好的区域得到充分地释放。
@设计师何雨晴
因为有一部分承重墙的保留,结合屋主的实际需求,设计师在全家中心的位置,设置了一组围合式书架。在这里可以完成私人学习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共同写作空间、社交互动空间等不同场景自由切换,空间使用率超高。
@设计师何雨晴
给生活更多种可能性
95后的设计师刘畅,通过不同材料的尝试,把极简风的审美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设计师 刘畅工作室Nothing Design
这个70㎡的小家,整个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精致的容器,天然蓝水晶大理石、木纹玉石、水洗石等各种材质自由组合。
@设计师 刘畅工作室Nothing Design
从事时尚行业的屋主,钟爱Celine迈阿密旗舰店的蓝色大理石元素,设计师把空间塑造的技巧缩放到了几平米的餐厨空间里。混搭的材质向风格致敬,流动的纹理栩栩如生,探索极简生活的更多种可能性。
告别客厅“老三样”
怎么舒服怎么来
客厅作为体现全家风格与审美的核心区域,传统沙发、电视、茶几老三样的配置,很多时候无法满足保证年轻人对于新家的各种憧憬,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小客厅,尽量丰富不留遗憾
对于小户型客厅来说,如果客厅仅仅是老三样,那么留给储物和各种功能区的空间就更加捉襟见肘了,这时候倒不如把客厅当作一个复合的起居空间。
设计师卷卷的独居小窝,就把客厅摇身一变,集休闲区、办公区、家政间和手工角于一身。
原本应该是电视墙的地方被一分为三,从左到右,分别是手作、办公、洗衣家政三个功能区。
两端的手作区和洗衣区相比办公区使用频率相对更低,设计师用不同的柜门进行遮挡,整体在视觉上不显杂乱,每个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这个上海不到40㎡的小家,客厅和餐厅混在一个大开间里,床和沙发都摆放于此,功能相对混乱,无论怎么摆放有一种出租屋的即视感。
改造前实拍@设计师 聂奇
设计师聂奇用微型睡眠舱,为屋主夫妻营造专属的睡眠空间。牛油果绿的墙漆和绿色的布帘,让中古风满满的卧室随手可得。
@设计师 聂奇
客厅剩余部分和阳台连为一体,结合复古的老钢窗,自带一种老上海的生活意境。这种舒适又高级的公共区域,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是一种刚需。
@设计师 聂奇
对于社交需求较高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大沙发远远不够。设计师印良通过调整沙发位置,在小客厅里加入岛台,丰富居家社交场景。
@设计师 印良
由钢结构和微水泥定制的一体化办公餐桌,不但可以满足互动、办公等不同需求,酒精发热的真火壁炉同样是加分项,堪称喝酒聊天时的氛围感神器。
@设计师 印良
大客厅,定制你的专属标签
如果说小客厅的使命之一,是分担房间的功能,那么对于家中空间相对充裕的大客厅来说,关键是让客厅留下属于你的个性标签。
知识分子风是很多年轻人的心之向往,成都的这对年轻夫妻利用复式别墅的层高和天井空间,塑造了一处6米左右的书墙,满足了屋主对书籍庞大的收纳和展示需求,让整个客厅拥有了书香弥漫的氛围。
@成都初一美学空间
热爱传统文化的屋主妮子,用2.4米的黑胡桃木长桌搭配博古架,打造了宽敞的工作和写作区域。
@设计师 冯青瓦
在这样简约而雅致的空间里,无论是独居静思,还是喝茶会友,都有一种娓娓道来的诗意在里面。
屋主naomi则直接在客厅摆放了两个沙发,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在一起。
@设计师 刘一汀
家人和朋友来的时候,可以根据人数和聚会的形式灵活安排沙发的格局,找到一个舒服的社交距离。
花式改造
怎么舒服怎么来
还有一些花式改造看似随意,实际是设计师在了解屋主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以打破常规的方式,达到舒服又好住的目的。
篇幅有限,下面通过阳台的几种可能性,感受年轻人家中的灵感点滴。
和上文类似的一字户型,设计师徐晟通过阳台抬高的方式,搭建阳台睡眠区,为客厅释放出足够的空间。
@设计师 徐晟
这个上海家庭,则把沙发放在阳台,客厅围绕着木质小茶几,形成了一套宽敞又流畅的生活动线。
@设计师 印良
沙发放在阳台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视野更加开阔,从阳台到客厅、玄关、餐厅、西厨区一镜到底。
@设计师 印良
在把客厅和阳台融为一体之后,还可以选择把长桌放在阳台,应对平时喝茶、客厅会客等场景,每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光线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理居设计
在视野开阔、采光充足的环境中,独处放空、会客闲聊都是不错的选择。
@壹方格空间设计
这样看来,只要把晾衣服这件事从阳台上删除,喜欢向阳而生的年轻人,总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操作。
看了这些年轻人的家,你爱了吗?喜欢的话不妨点个赞+在看,接下来我们会收集更多年轻人好看的家,为大家带来更多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