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3、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4、分数之多寡,使同情心日减,嫉妒心大增。
5、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6、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7、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8、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9、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10、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1、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2、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13、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4、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15、对于学生的期望:自我尊重自我。化孤独为共同。对自我学问本事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
1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17、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8、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9、“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我去研究,教员不讲也能够,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我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