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久居的人咋一见到大海格外新奇,海风轻轻拂面,海浪脚下翻滚,不时还有海鸥在头上盘旋,四十分钟的船程,几乎就在瞬间。长岛,属于长岛县,因境内有长山岛而得名,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由151个岛屿组成。
长岛的主要旅游景点有九丈崖、半月湾国家地质公园、庙岛古庙群、仙境源民俗风情公园、林海烽山国家森林公园、庙岛妈祖文化公园、北庄遗址等。
上岛之后旅游线路有南线、北线之分。北线景点主要包含:九丈崖、月牙湾、望夫礁等;南线景点主要包含:烽山、林海、仙境源等。全岛游览门票大概是180元,有效期在两日内。在各个景点也可以单独购买门票。因为我们的计划游览时间只有一天,听说北线的景点相对好一些,所以我们选择了北线。租车的过程非常顺利,一下渡轮就有很多司机师傅前来揽客,150元一天还挺实惠的。司机是位女士,岛上原住民,人挺实在的。本来我们还应该负责她的午餐,结果午饭的时候,她还是自己回家吃的。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岛上情况。长山列岛又称庙岛群岛,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南临蓬莱,北接旅顺,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岛屿周围有星罗棋布的港湾,众多的海水浴场,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素有“海上仙境”之称,它与蓬莱被列为蓬莱长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岛无岛不秀,无岛不奇,是一处天然的海上大花园。
望夫礁,也称“望福礁”,是我们上岛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望夫礁、望夫台、望夫石,各自都有非常美丽的传说。过去渔民出海捕鱼只能是男子,女人在岛上料理家务。过去的渔船都比较简陋,抗风险能力很差,外出捕鱼往往非常危险,女人站在礁石之上提心吊胆思念盼望,这在渔村应该是个常态,所以这类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有流传。
众多的文人雅士还以诗词相赋,尤其唐代诗人王建的《望夫石》一诗,可以说把中华女子的那种特有的传统美德与气质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众人面前。“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礁展示着风帆时代渔家妇女驻足岸边,盼望出海的丈夫、儿子能平安归来的场面。也是渔家妇女特有的坚贞、质朴、善良、贤惠的群体象征。
这个景点还有一个雕塑,名为“鮣鱼献玺”。雕塑高3米,重5吨,其创意来源于流传在长岛的神话故事“鮣鱼献玺”。相传大唐初年,唐王李世民率兵跨海东渡高丽,到达的第一站就是南长山岛,不慎将手中玉印掉进海里,将士打捞多时未果,一条大鱼却头顶玉印浮出水面,太宗问身边的将士此鱼的名字,身边的将士奏知太宗,大鱼的头顶上有一处印痕,应该是被玉印压的,于是太宗赐名“印鱼”。印鱼的名字流传至今,只是后人在印字的左边加了一个鱼字旁,称为鮣鱼。
九丈崖是长岛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景点。它在北长山岛的西北角,这里山崖险峻,岩礁棋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海蚀地貌十分突出。九丈崖由于崖壁的高险而得名,景点集山、海、崖、礁、洞于一体,融奇、秀、雄、美、幽于一隅。崖壁切削千仞,崖下寒气逼人,海浪呼啸,崖后草绿花红,阳光明媚。
前往九丈崖游览可以走一条环形线路,先通过一段珍珠隧道,隧道门前竖立着一尊12米高的滴水观音塑像,隧道出口处为二龙戏珠雕像,隧道内内有娘娘寺、龙王殿、聚仙阁、精灵窟、珍珠祠、圣水龙潭六大景。蓝绿的灯光衬托着遍布地下的礁石和放养的海藻、巨型章鱼、海螺、螃蟹及各种鱼类。虽然都是人工打造景观,倒也惟妙惟肖,增加许多趣味。
仙人桥位于九丈崖景区之内,桥面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只是它的位置和造像很有特色。长长的铁桥一直延伸到海里去,走过去就像走向海中央一样。海水慢慢地淹没了礁石,站在礁石之上犹如在舟舰一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至于为什么称为“仙人桥”,一直没有答案。
九丈崖由于崖壁高且险峻而得名。因为海蚀作用,海边崖壁直立,高约70米,有些地方大于90度,这在国内海边景观当中绝对独一无二。站在悬崖顶端俯视大海,实在让人头晕目眩脚下发软。九丈崖山崖险峻,水深流急,岩礁棋布,自然景观独树一帜。崖壁绵延400余米,尤以其崖壁罕见的石质组合和高峻险要而著称,在全国众多海蚀崖中独占鳌头。
九丈崖,峭壁燕梭垂直高度70米,是一绵延数百米的巨崖,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侵蚀,石崖渐成了上凸下凹之势,壁面犬牙交错,石窟、石穴鳞次栉比,是众多水鸟栖息的乐园。旁边的九叠石塔,由九层节理明显的石英岩堆成,久经海浪磨蚀雕凿,塔崖石纹清晰,层次分明,形态别致,与九丈崖组成一对”母子崖“。
九丈崖,因其崖壁的巍峨与险峻独一无二。由于千万年来风浪不舍昼夜的淘涤,那本来垂直的石壁底凹上凸,出现了大于90 °的倾斜,即使是盛夏酷暑烈日当头,崖下却总能保留着一片阴凉,使崖上崖下形成两个天地,大有“阴阳割昏晓”的意境。 在九丈崖的南坡,即是被考古学家于1976年发现的珍珠门遗址,属四千年前的东夷文化。站在这长满蒿草、开遍黄花的山坡上,眼前就会浮现出我们祖先在此狩猎、捕鱼、修造茅舍的情景,再回望九丈崖层层斑驳裸裂的岩隙,那可否就是古人攀援留下的痕迹?
在九丈崖顶有一个酷似西方王冠的观景台,这是九丈崖的标志性建筑。顺着栈道而下,大海的广阔与渺远渐渐显现在眼前,天空与大海融为一体,在最深远处勾勒出一条水平的直线,好像此时的心境也变得宽容博大。冲着大海,对着蓝天,不由得想吼一声,将平日的烦心与浮躁宣泄出来。
沿岸来到九丈崖底就听见海风吹着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澎湃而激昂。清凉的海风顺着仙人桥迎面吹来,空气中带着海水淡淡的咸味,却使人觉得十分甘甜。
海边的奇石滩涂,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礁石,海浪不算很大,坐在岸边可以静静的倾听到海浪冲刷在礁石上的哗哗声,大有“宠辱皆忘”之感,回首看“千米山崖画卷”,或人形,或兽像,或景观,或物状,势如天上飘来,令人目不暇接。这是千层岩的石壁,美丽壮观。置身其中,有一种天下虽大,唯我独尊的感觉。
突然发现岸边的一个石洞,旁边题名“汇仙洞”,为一处海蚀大洞,洞深约为30余米,宽5米,洞顶近似拱门,传说当年八仙曾在此聚会,洞内石英岩面凹凸错落,玲珑剔透。大洞毗邻处有一小洞,宽1米多,深20余米,洞内设有石桌、石床,上开两扇天窗,传说是何仙姑的寝室。仙姑当年如果真的在此生活还真是需要相当的境界。
九丈崖的名字从何而来?“丈”是我国早年间的一个长度单位,一丈大概换算成3米上下,九丈也就大概30米左右,这与九丈崖的高度、宽度都严重不符,可能是由于“九”在古时为至尊之数,形容无限、极致的意思,所以称为“九丈崖”,只是无据可考。顺着海边漫游几步,各色礁石或卧或立,奇形怪状神态各异,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离开九丈崖,前往月牙湾,据说那里海滩的石头不可拾取啊,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山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