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之下,是两米多高的斜坡。
台阶的建造让两辆大卡车经过时,车身擦到了斜坡,车上还有的货物洒落一地。
村民的自家装修,居然让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吃不消。

这种情况,在潍坊昌邑市的郊区村庄中并不少见。
村民们修坡护坡、打砖铺石,看似美化了村庄环境,实则是毁了村庄道路。
有些村民的房子,门前不仅铺上了台阶,屋后还铺上了水泥护坡。
施工完后,道路原本的宽敞变得狭窄,原本可以并行的双车道只够一辆车通行。
台阶下的“暗坎”村民修建斜坡或护坡时,土方工程和路基工程至关重要。
所谓土方工程,是指开挖或填方土石来调整地面标高和形状的工程。
土方工程包括开挖、填方、平整、夯实等步骤。
台阶下的“暗坎”,就是开挖过程中的产物。
这里所说的开挖,指的是将地表上的泥土挖掉,而地下的泥土也会因此被打断,无法紧密相连。
“如果开挖得太深,再填土压实后,易导致路面下沉。”
而斜坡上的台阶,则容易成为“隐形绊脚石”。
当车辆行驶至台阶时,车轮就会与台阶发生接触,汽车会出现左右摇晃甚至卡住等情况。
此外,开挖土方工程可能影响路面排水设施,一旦下雨积水,就会成为“水深火热”的根源。
从开挖到填土压实再到铺砖打石,台阶之下就隐藏着一连串潜在隐患。
更要命的是,很多村民施工时没有经过村委审批。
一些修建者为了方便、省事,在村委要求办理审批手续前就动工了。邻居家也来“占道”在昌邑市刘秀乡一户居民家中后院的护坡工程中,用水泥填充的六边形墩柱密密麻麻地“长”在了院子与街道交界处的绿化带上。
六边形墩柱下方铺设的立交板将绿化带和马路隔开,让原本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类似于邻居家这样,自行修建护坡导致路面被占据的情况在昌邑市也不在少数。
如今已有多处类似“隔离带”的绿化带被居民自行占用。
而这样的做法也是直接违反了城市规划和环保政策。
这种情况发生后也必须要有人出面来进行维护和处理,目前也只能期待当局出台相应规定来规范村民们自行进行建设的行为。
结语这种自行施工占道的行为不仅影响了道路通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规定,规范村民们的建设行为,保障道路畅通和居民安全。你觉得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怎样的规范和管理?看到这里,小李相信你们已经了解了一个事情的经过了,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快来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