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PL US新能源2021款DM-i 1.5L两驱
裸车价:15.68万元
平均油耗:4.70L/100km
【能耗表现】
当初决定买宋plus dmi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油耗很低。
现在的油价越来越贵了,要是堵堵车一个月起码要两箱油。
但是这辆车可以充电可以加油,平时上班完全靠纯电,很少用到油。
我买的是51公里的车型,我测试过,如果不开空调,充满电到自动切换到hev,大概可以跑45公里,上下班来回足够了。
开空调的话,可能只够30公里的续航
目前油耗2.1度+4.7升。
对这么大这么重的suv来说,这个油耗很优秀了。
而且我高速跑了1200公里,回老家没法充电一直用的油,如果没有高速,可能油耗会更低。
【空间表现】
车子的空间很优秀。
调整好座椅,头部到车顶还有一拳多,后排也有2拳多。
我也带人满载过,后排坐三个人,一点也不拥挤。
后备箱的空间一般,我从老家带了腊肉鸡蛋蔬菜,塞了满满一后备箱,还差点没塞进去。
车顶的行李架其实是个装饰品,不能安放行李架,这个在行车手册里有写。
如果改成真的行李架,估计能装的东西就多了,可玩性也会更高
【提车价格】
买的早那时候还没涨价,全款裸车价156800,不需要购置税,上牌费1000,51公里要自己买充电桩2000,保险5000,杂七杂八加一起差不多总计165000,另外还送了脚垫,话筒,贴膜加上5次保养
【选车背景】
坐标上海,单身和父母住一起。
在得知上海绿牌政策就到23年后,加上家里也没有一辆代步车,外地户口买车在上海又有限行,为了以后得方便考虑,就打算买一辆插混送绿牌的车,也方便放假回老家或者出去玩
【舒适性】
纯电模式开起来一点没声音,就算切换到混动模式,我也感觉不到是否切换了,因为真的是太安静了。
前排的双层夹胶玻璃的隔音性不是一般的好。
后排的隐私玻璃也注重了后排乘客的私密性,除非贴在玻璃上看,否则根本看不见后面有没有人。
而且车机的功能很丰富,k歌,看视频,听音乐,没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还支持应用市场下载软件,再也不怕堵车没事干了。
内饰的用料也是用皮质的包裹,手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的。
但是车机系统现在不能升级4.0,其他的车型都能用4.0,感觉界面比3.0清爽多了。
还有车辆原地自动发电的时候,坐在车内会感觉很抖,发动机的声音也很大。
新车的内饰味道比较大,需要暴晒通风,才能够去除
【最不满意】
1.等车时间太长了,以上海为例,等车周期至少半年
2.中控室钢琴烤漆,很容易刮花还容易吸附灰尘
2.原厂的轮胎,高速的时候静音性能不是特别好,有些路感会传递到车内
3.行车记录仪,画质不是很清晰,而且没有声音,另外要是有停车监控就好了,总是担心小区的熊孩子会刮到车
4.还有一个杯架要吐槽,稍微大点的瓶子就放不进去
5.最后就是旋转大瓶要是可以小范围的旋转,面向驾驶员就完美了。
【对比车型】
陆续看了领克,吉利,长安,还有比亚迪的suv插混车型。
第一眼看中的是车辆的外观,所有车里,就比亚迪的比较耐看,而且价格也不贵,性价比很高。
最后就选择了比亚迪的宋plus dmi。
周末抽空去4s店试驾了一圈,感觉挺满意,于是直接签合同付定金。
因为在网上和车友群都讨论过价格,知道这个车没有优惠也没有加价,所以很顺利的就签完了合同
【驾驶感受】
提车回来开了3200公里,其中ev模式1000公里,hev模式1200公里。
除了每天上下班的高架,小路,中间也回了老家开了单程600公里的长途。
感受还是挺不错的,加速很快,油门很灵敏,轻轻一踩 车就窜出去了。
转向的手感很轻,也很灵活。
至于底盘,家用车偏向于舒适性,调教的挺软,过坑和过减速带不是特别颠。
网上说的ev受限目前我没有遇到过。
美中不足的是,需要减速过坑或者减速带才行,而且不能踩着刹车快速过,否则车头的ACC雷达可能有错位的风险,目前很多车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另外就是前机舱盖,特别软,以至于用手用力一压,盖子就会凹进去变形。
还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尾门的后窗也太小了,感觉视野不太好,跟别的车相比,起码小了三分之一。
不过车子自带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还有360全景,自动灯光,对驾照刚拿一年的新手小白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因为家里小区很老,小区里的路很窄,多亏了360才让我如鱼得水,不会剐蹭到别人的车
本文来自易车社区用户——蜂蜜爱柚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