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证是居民房屋的“身份证”,居民融资贷款的“通行证”、居民居住的“放心证”。依据《民法典》第20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根据此条的规定,迟办或不办不动产权证,对购买不动产者保护自身权益是非常不利的。
???? ? 第一,相关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没有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那么房子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买房后与他人发生纠纷,那么即便去法院起诉,胜诉的可能也微乎其微,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最后自己的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最后多半是得不偿失。 ? 第二,不能转手交易 虽然二手房的价格相比新房更便宜,但是购房者也不会随便就入手一套房产,买房前通常都会先查验卖家的不动产权证书,因为二手房交易最后是以不动产权证书过户为标准的,如果没有不动产权证书,那就意味着房子不能过户,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没人愿意入手一套没有不动产权证书的房子。此外,出租房屋时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租赁双方产生矛盾纠纷,那么出租人的权益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非常吃亏。 ? 第三,不能办理抵押贷款 很多人在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都会考虑把自己的房子先抵押出去,从银行筹借一笔资金应急,但是房子抵押的必要前提,就是要有不动产权证书,如果你没有,那么银行是不会轻易把钱借给你的。 ? 第四,无法继承或者赠与
房产继承或者赠与时,需要办理公证手续,然而这一流程必然少不了要出示不动产权证书等必备材料,不然相关部门是无法办理的。
第五,拆迁无法获得拆迁补偿
没有不动产权证书的房子,产权年限不明,甚至极有可能是违规建设的房子,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而在拆迁时,购房者无法获得拆迁补偿,最后只能是钱房两失,损失惨重。
(编辑 左海燕 审核 高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