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或没收小金门,台海变内海?台军摆烂躺平(大陆内海渔民台海台军)

这里筱林要先说一下相关细节:

事件发生后,作为直接当事方的台“海巡署”一直辩称,在遭到他们追缉后,这艘大陆快艇是以高速“蛇行逃逸”,但由于快艇本身就太小,根本禁不起这种鲁莽操作,最终才失控倾覆。

这种解释,显然是把事件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大陆渔民自己,高度有利于台方,也因此得到民进党当局和台湾媒体的高度认同。

大陆或没收小金门,台海变内海?台军摆烂躺平(大陆内海渔民台海台军)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在20日回到大陆后,面对的镜头,生还者之一的渔民徐仲安却哽咽的表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台“海巡署”的船只在发现他们后,就仗着船体坚固高大的优势直接冲过来,直接把他们的小艇给撞成反扣状态,这才造成其中2人被扣在船下无法及时脱身,最终溺亡。

筱林注意到,面对这种明显更加合理的解释,就连台湾媒体人赵少康都坐不住了,在21日公开表示,他当时就质疑,距离大陆那么近,如果真的要跑应该是加速直行跑,怎么会用蛇行?

当然如果台方非要坚持自己的说法,那么好,既然台方认为自己是在合理执法,那么“海巡署”那边,肯定有相关录像证据对吧?现场视频一出,谁还能抵赖?

但最神奇的事情,也恰恰就在此时发生:

金门县地检署于20日晚证实,在调查过程中,当事金门海巡队队员对检方宣称,由于追逐的时间很短,双方都以超高速行驶,且对方不断蛇行,海巡队根本来不及拿出录像器材;而在大陆快艇翻覆后,海巡队员急着救人,也忘了录像。

在勘验涉事巡防艇后,金门地检署确认,确实未在艇上发现有固定的监视录像器材。

筱林是真的想吐槽,台湾那边,是从来没听说过执法录像仪这种东西吗?还活在要用手举着DV机取证的年代吗?而那么大一艘“海巡”艇,更是连一个监控设备都没有?合着台“海巡署”那么多年所谓执法,一直都是在这种连基本的视频证据都无法确保的情况下“摸黑”进行的?

事实上赵少康也质问民进党当局,隐藏式摄像机本是台“海巡署”队员的个人标配,这么多海巡人员,怎么会每个人的摄像机都没开?就算追逐时没开,出事以后,怎么搜救、急救过程也没开?台湾海巡部门遮遮掩掩,到底在掩饰什么?

除此之外,筱林注意到,在金门地检署调查期间,有当事海巡队员承认,追逐期间“双方不慎发生碰撞”,这其实就已经承认了大陆渔民说的的确才是真话,只是为给自己甩脱责任,才说的如此“委婉”。

所以这正是我们面临的糟糕状况:

台湾当局,先是长期“违规执法”,不进行视频留证,摆明了就是为方便故意伤害大陆渔民;

在伤害发生后,又蓄意篡改事实真相、故意栽赃祸害大陆渔民;

最后事情败露,却又抱着侥幸心理,抵死嘴硬,底层在想尽办法甩脱自身的罪责,高层则也积极配合,不愿对大陆渔民进行任何道歉赔偿。

台方担忧:大陆可能趁势收回小金门

筱林感叹,这样的台湾当局,已经不是用“狠毒”二字可以形容的了,而对于这种对手,我们也确实没必要再心慈手软。

当然正如胡锡进所说,既然台方主动发起了挑衅,导致船翻人亡的严重恶果,那么台方就必须接受金厦水域执法巡查情况的改变,接受大陆海警的常态化出现,更要做好迎接大陆力量在金厦水域进一步推进的准备。

而筱林注意到,这种“最糟状况”,台湾这边也已经有人清晰指出,并且其预想的状况糟糕程度,其实更甚:

据中评网21日发布,曾任小金门指挥官的台退役少将栗正杰于20日接受媒体节目采访时表示,若海委会没能妥善处理此事,一个搞不好,小金门都有可能被大陆趁机“收走”。

所谓小金门,又叫烈屿,指的是散布在金门岛周围的诸多小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
虽然其面积仅为14.6平方公里,但正好位于金门岛与厦门之间,战略位置异常重要。

但也正因为正好位于厦门与金门岛中间,栗正杰表示,这就意味着,若大陆有意,可以直接进入小金门与金门之间的海域,登临拦截台军补给船,甚至是“没收”小金门。

但,大陆真的会这样做吗?

筱林认为,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可行性。
这是因为,小金门是有台方驻军的,2022年8月大陆民用无人机误入金门空域,引得当地台军43年来首次开枪事件,正是发生在小金门。

所以除非我们能够幻想,大陆军方的身影一出现在小金门的海岸线上,岛上台方驻军立马就一枪不发、倒戈乞降,民进党当局也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否则的话,对小金门台军下手,与直接宣战无异。

但很显然,大陆能在去年11月就与美方达成“共管台独”共识,就足以证明,大陆是根本不希望在台海引发新的是非的。

筱林注意到,其实在采访中,栗正杰自己也认为,民进党当局对这件事的处理太过“低能”,根本不给大陆台阶下,这才逼迫大陆方面只能用这种方式给群情激愤的民意一个交代。
但特意挑选人畜无害的旅游观光船进行一次“走过场”式的临检,表达的恰恰就是大陆不愿闹的太大的意图。

既然明知这点,这位前小金门指挥官栗正杰,还非要扯什么大陆对小金门“动手”?

筱林认为,其中的原因,其实有二:

首先,既然曾是对大陆军事对抗最前线的指挥官,栗正杰的屁股,显然是坐在台湾这边的。
也就是说,真正令他愤怒的,是民进党当局的骨头居然如此之“软”——采访中,栗正杰就呼吁海委会主委管碧玲跟民进党“立委”,有种就到前线拿大声公呛大陆霸道,不要只缩在岛内打嘴炮、搧风点火。

强调大陆可能“没收”小金门,就是在故意吓唬岛内民众,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全都是民进党当局“软骨头”的错。

其次,为了赚取利益,稍微逮到一点噱头,就往死里夸大其词,正是台湾媒体界的最大特色。
而现在的岛内社会,就正处于因“2.14”事件而对大陆的恐惧热潮中,台媒当然巴不得火上浇油,用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收视率。

除此之外,筱林更要强调,“台独”势力,其实也非常乐见岛内陷入“大陆明天就打过来”的恐慌,以此最大程度的激发台湾民众对“台独”的依赖。

而今再赶上赖清德就要正式上台,可以想见,在520那天的就职演讲上,赖清德一定会提及“214”事件,以此将自己烘托为有能力“保卫台湾”的强力领导者。

这里筱林更要补上一句,与大陆民众的想象不同,在“台独”分子看来,所谓“台独”,指的仅仅只是台湾本岛的独立,是根本不包括金门这类离岛的。

这就决定了,在民进党当局眼中,大小金门,从一开始就是可以放弃的弃子。
而今若能靠这些弃子赚得整个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恐惧,彻底站队“台独”,这完全就是赚翻了。

那么这种只会让“台独”分子受益的局面,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筱林认为,有时候适当的忍耐,确实非常重要。

台海变内海?大陆逐步推进

但很显然,适当的忍耐,绝不等于一味的退缩,民进党当局在“214”事件中的狠毒态度,决定我们不仅要给予其足够的惩罚,更要在战略层面将“管控台独”一事进行具体落实。

而筱林注意到,就在21日,台湾中评网就认为,大陆主动进入金门所谓“禁限制水域”,不仅是对台方的直接报复,更是在下一盘大棋——大陆方面,很可能是在推动“台海内海化”。

所谓“内海化”,指的就是把台湾海峡彻底掌控在中国自己手中,经过台湾海峡的所有船只,大陆都有权力进行登临检查,乃至禁止某些不受欢迎的他国舰船进入海峡。

那么这种做法,合理吗?筱林注意到,这确实是中国的应有正当权力: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国内法,台湾海峡不存在所谓的“国际水域”,大陆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而一旦实现这一点,一是能极大打击“台独”的嚣张气焰,二是能彻底确保大陆军方在台海的军事优势,为今后实现统一大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先决条件。

但,大陆这边,真的应该现在就这么做吗?

筱林对此,其实是持反对态度的。

这是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现在的岛内社会,正深陷对大陆的恐慌,若大陆再继续“步步紧逼”,连整个台湾海峡都“拿下”,必将加速巩固赖清德之流在岛内的受欢迎地位,刺激“台独”分子加速“台独”动作。
这对我们而言,反倒是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只要大选年一过,明年不管谁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其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必然会发生豹变——如果是拜登连任,已经没有后顾之忧的拜登必须开始在美国反华阵营那里的“找补”;

如果是特朗普,台湾问题,更会成为其重返白宫后必须烧的“三把火”之一。

也就是说,台海问题到后面,必然是要再起波折的。

然后再加上“台海内海化”会直接挑战美国人对所谓“自由航行权”的执念,综合起来,我们若在今年就对整个台湾海峡“下手”,甚至都不用等到明年,美国马上就会拿到力挺赖清德的最好借口,极大增加台海爆发重大冲突的风险。

而这就又回到了之前筱林已经说过的大陆对台海局势设定的大原则——“共管台独”,确保台湾问题安然度过最危险的2024年。

因此筱林认为,趁着今年的台海乱局,迈出更多的步子,为今后的斗争进行更好的布局,确实可行且必要,但也切记不能太过“激进”,造成过度刺激“台独”与美国方面的结果。

将台海变成内海,是对统一大业的“徐徐图之”,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慢工出细活”的耐心。

台军躺平摆烂,高举免战牌

那么面对大陆的这种“温水煮蛙”战略,站在台湾的角度,民进党当局又该怎么应对?

筱林认为,无论如何,在“气势”上不输人,尤其是让军方出来放一点狠话,应该是民进党当局应该做得到的。
但令筱林大跌眼镜的是,民进党当局在这一点上,早已丢人丢到家:

在2月20日被台“立法委员”质询相关事件时,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赫然表示,这件事归台“海巡署”处理,台军不会主动介入。

大陆海警如此“欺负”台湾,怎么最应该承担起“保卫”台湾重任的台军,第一反应居然是撇清责任、“主动投降”?

筱林认为,邱国正的意思,代表的正是蔡英文的意思。
而一旦站在这种角度,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认怂甩锅”言论,倒也有其几分合理性:

“台独”真正的最大底气,是美国的“保护”,但既然已经与大陆达成“共管台独”承诺,蔡英文之流当然清楚,至少在今年,在这种“小事”上,拜登政府并不存在主动下场帮助自己的可能。

既然确定了这个大前提,那么蔡英文当局的对大陆态度,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软上几分。
再加上520的存在,蔡英文当局的相关利益取舍逻辑,自然就再清楚不过:

保证520的顺利举行,才是蔡英文当局与“台独”阵营今年的最优先任务。
若能通过主动认怂来让大陆提前满足,不再把“214”事件的“负面影响”延续到520期间,蔡英文当局,并不介意让台军“主动投降”。

但,以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把“军人不想打仗”如此理直气壮的说出来,这真的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面对大陆渔民,民进党当局阴险狠毒、尽耍撒泼耍赖之能事;想到炒作相关事件有利于自己,就暗中默许台媒火上加油,哪怕被骂的是自己也无所谓;但为保护520这个真正的核心利益,民进党又不惜主动认怂,甚至让台军丢人现眼。

筱林感叹,如此丑态百出的民进党,终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他们要分裂台湾的野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