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感十足(夜景手机大片画面后期)

当然,开始讲述今天知识点之前,先要给大家说说前期跟后期两者之间的关系。

前期和后期对于这两者的关系,一直都在争论不休。
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很多人都会太过于强调后期技法,忽视前期的重要性。
而我会认为:“前期是谱曲,后期是演奏”这就话很巧妙的点明了前期跟后期两者关系。
最终照片的氛围和情感,需要演奏时的即兴发挥,也就是后期的感性塑造。
不过后期也离不开前期拍摄所形成的基底,演奏也是基于谱曲之上的。
简单来说,后期呈现的最终高度,完全是由前期来决定。
所以下次再见到「摄影最重要的就是后期」这类消息时候,你就可以一笑而过了。

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可以进入我们今天的正题啦。

大片感十足(夜景手机大片画面后期)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关于后期

为什么要后期,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手机拍摄夜景存在的局限性。
①弱光环境下,光线不足、复杂光源的干扰和感光元件的噪点,给拍摄出画面干净、焦点清晰、色彩还原准确的手机作品带来很多困难。
②在夜景或弱光环境下,手机拍摄的照片色彩还原能力会大受影响,经常会遇到偏色严重的情况。
所以得出,夜景后期最重要两点:展现颜色、降低噪点。

原图

后期

分析差异化

上回文章说道,我们拍摄夜景的最佳时间点是日落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此时天空未曾完全变黑,自然光线依旧不错,在天气好的时候天空色彩也最为丰富。
这种还处于明亮的状态下,存在的色彩也会比较多,显得杂乱。
所以我们在后期之前首先要对画面进行颜色分析处理。
下图照片是运用OPPO Reno4 Pro夜景模式下拍摄的原图,可以看到在夜景模式下出的成片,细节还原好,噪点比较低。
在后期中,我们只要抓住画面主体颜色进行处理强化,增加灯光亮度效果,达到展现颜色,突出光。

原图中主要颜色分布有蓝色,黄色,红色三原色组成。
红黄蓝这3个颜色,分别在色彩的对比色上,如物理原理上的铁三角关系,只要一起出现,这个配色就是非常稳固,如果不是乱来,基本上不会出现难看的时候。

三原色

总结:在画面中存在多种颜色关系时候,找出对比色系,后期进行强化处理,弱化不必要干扰的颜色,达到画面协调统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画面整体颜色单一,不存在强烈的冷暖对比颜色,面对这样的照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明确整体颜色关系。

上面原图中颜色分布情况,主要是以冷色系存在。
在同类色中,对这样类型的照片进行后期时候,首先要明确其画面中最主要颜色。
看上图占据大部分的是天空的紫蓝和水面的深褐色,两者选择,肯定是以蓝紫色为主色调好一些,因为这两者结合,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安静、洁净感觉。
由于画面中存在一部分绿色,为了迎合整体色调,后期处理可以改变其色相,变成蓝色,最终达到更加统一协调。

后期步骤上面我们分析了照片原图存在的不足,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进行后期处理时候啦!
示例①

调色重点环节:1.RGB曲线调整,强化对比,突出画面中心建筑群质感2.hsl工具,加强红黄蓝三种颜色亮度,饱和度3.色调分离,给高光加暖色,阴影加冷色4.消除噪点本次后期的软件,依旧用到Lightroom进行处理。

1. 影调调整第一:提高曝光,让画面整体变亮;增加对比度,进一步加强细节,目的为了突显城市建筑。
第二:降低高光、白色色阶,避免天空和画面最亮部分过曝失去细节。
第三:增加阴影和黑色色阶,目的减少画面黑色部分,还原暗部细节。

为了进一步增加画面建筑的质感,我们还利用RGB曲线调整工具,拉出s型,再次加强对比。
利用红色曲线,高光部分提上加入暖色(偏红),阴影往下加冷色(偏青)。
利用绿色曲线,阴影部分往下加入冷色(偏紫)。

2. 色彩调整接下来是重点了,加强红色橙色黄色明亮度,让画面的暖光更突出,整体色相偏红。

降低天空蓝色饱和度,去除其余色系饱和度。
色调分离工具给高光加入暖色,阴影加入冷色,形成更强烈冷暖对比关系。

最后来到重点,增加消除噪点部分,使之画面更加柔和细腻。

最终后期成片如下

对比色调

然后利用复制粘贴工具,把预设套入其他照片中,进行微调,就可以完成统一的系列组图啦。

示例②

调色重点环节:1.RGB曲线调整,强化对比,突出画面中心建筑群质感2.利用色温和hsl工具,把画面整体颜色偏向蓝3.色调分离,给高光阴影加入冷色4.选择性局部工具,对珠江水面进行二次上色。

1. 影调调整第一:提高曝光,让画面整体变亮;增加对比度,进一步加强细节,目的为了突显城市建筑。
第二:降低高光、白色色阶,避免画面最亮部分过曝失去细节。
第三:增加阴影和黑色色阶,目的减少画面黑色部分,还原暗部细节。

为了进一步突出画面建筑的质感,还可以利用RGB曲线调整工具,拉出s型,再次加强对比。
利用绿色曲线,阴影部分往下加入冷色(偏紫)。

2. 色彩调整减少画面暖色饱和度。
把冷色系色相全部偏向蓝。

通过色调分离,给高光阴影加入冷色(偏蓝)

3. 局部调整在选择性局部工具,利用径向选择把水面部分选出,降低其颜色饱和度,目为了去掉原本褐色成份,在通过色温往左加入蓝,进行再次上色,目的让画面整体偏向蓝调。
一小部分细节调整通过画笔工具选出,如上操作处理。

最终后期成片如下

冷色调

两组后期的照片,虽然色调不一样,但是对于画面前期分析,对颜色的梳理,都是一致的。
这样的做法不单单只应用于城市建筑,还可以对风光,人文,人像等题材进行剖析。
明白画面存在的大关系,对于后期,那就简单很多了。
最后还是那一句,对于色调的处理每个人都存在审美偏差,多少会有个人的偏好在里面,也没有标准的美学量化,数值还是仅供大家参考。
具体到每一幅图上仍需我们多滑动调节按钮,寻找最符合自己审美的色调感觉。
不必要记参数,学会分析画面和明白修图思路才是学习重点。

黑金色调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你学会了吗?

如果了解更多手机拍夜景,调夜景的知识,关注玩转手机摄影回复关键词“目录”即可获得更多手机摄影干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