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银川市贺兰山路与民族街路口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启局部封闭已经1天,交通疏导员李宗耀早上6点10分已经出现在了路口。交警部门加强培训,要求每一名交通疏导员都要对地形十分熟悉,对组织交通规则特别了解,还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随时与往来的车主进行有效沟通,协助交警尽快将路口交通疏导畅通。
多方合力保障路口畅通而行
李宗耀是工程指挥部的一名安全负责人,听说要挑选交通疏导员后,他主动报名参加,他知道只有将现场安全维护好,才能更加高效地推进项目的施工进度。早上6点多,天气还是非常冷,李宗耀带领田志明等几位交通疏导员进行岗位分工,在交警的指挥下迅速进入角色。经过前期交警对现场车辆、非机动车、行人的走线安排,李宗耀和三十名交通疏导员做好了准备。很快,7点30分以后便进入了早高峰时段。虽然前期引导提醒车主提前规划路线,非必要不从施工路段经过,但真到了高峰期,通行的车辆依然很多,现场交通压力巨大。

“由于现场交叉路口有一定的夹角,导致了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等待区有视觉偏差,不但非常危险,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李宗耀说,由于红绿灯拆除,现场通过临时红绿灯指挥,道路也进行了改造,和之前大不一样,车辆和行人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走了。李宗耀和工友们穿着反光背心,手里拿着荧光棒,耐心劝导着现场的车辆尽量减速慢行,为在路口的车辆指明正确的行进方向。
路口道路窄,行人和机动车混行,如果没有交通疏导员,必然造成混乱。5月11日当天,10余名交警、30位交通疏导员、8名社会志愿者进入岗位之后,更是一步都不敢离开。交通疏导员田志明从早上6点多到岗,一直到晚上7点,近11个小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中午吃饭都是轮流去的,就是要做好疏导工作,耐心地为群众做好道路通行指挥和解释工作。”田志明说,大多数银川市民都非常理解道路封闭改造的重要意义,在田志明执勤的时候,还有市民不断向他打听工期长度,会对道路加通产生多少影响,这些他都一一耐心向市民解释。
市民理解主动加入志愿队伍
“我是非常理解修路这件事。”市民王莉告诉,前段时间她通过媒体了解到贺兰山路与民族街路口改造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家住苏和阳光小区的王莉每天都很关心施工进展。“银川的路已经修得非常宽敞了,可是挡不住车辆增长得太快了。能更加有效地提升通行效率,政府这次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王莉说,快速化改造减少了平交路口对行车的干扰,尤其在高峰期不压车,路就顺畅多了,她对政府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表示非常赞成。
已经提前为大家推荐了绕行计划,为何高峰期施工路段还是这么多车呢?市民刘先生道出其中缘由: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每天上班的时间特别紧张,尤其是早上接送孩子的家长更是希望孩子能多睡一会,所以虽然已经提前制定了绕行方案,但是这一绕行就会增加许多时间,尤其在早高峰时段,多数人仍然会选择直行通过。不过晚高峰时段,时间没有那么紧张了,许多车辆还是按照交警部门提前推荐的线路实施绕行,相对来说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在现场也注意到,车辆和行人到底该走什么样的路线、该在哪里等待都没有明确的标识,这也导致了一定的混乱。交警部门也在重新确定交通组织方案,待方案成熟后将在现场划线,规范车辆和行人的行动轨迹。
在人行、非机动车路口,还有许多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当中有些是来自我市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有些是驾校的学员,也有些是自发前来进行志愿服务的社会群众。来自市财政局的志愿者张红宇在路口站了两三个小时,她表示,在银川市交通疏堵“6+N”工程实施的重要时刻,作为一名常年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主动申请在路口帮助疏导交通,很有意义。
“这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好事,也是探索银川市交通快速化的一项重要节点工程,能够有幸见证银川的重要发展刻感到非常开心。”张红宇说,作为一名银川市民、一名志愿者,非常支持这类民生工程。虽然短时间会造成出行的不便,但从长远来看,快速路对节约市民出行成本和对社会经济拉动的影响将是长期有益的。
李鲲鹏
【责任编辑:闫莹】
本文来自【银川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