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建国,82年从汽车连退伍回到老家。那会儿,我刚满22岁,血气方刚,觉得自己能闯出一番天地。退伍那天,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说:"建国啊,你小子有两下子,回去好好干。"我拍着胸脯保证:"连长放心,我一定不会给咱们连队丢脸!
"
谁知道,回到家乡后,我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艰难。找工作难,创业更难。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机会来了。
我老家那条街上有个修车铺子,老板姓张,人称张师傅。有一天,我路过他那儿,看他忙得满头大汗,就主动帮了把手。张师傅见我手脚麻利,就问我愿不愿意来他这儿学徒。

我心想,这不正是个好机会吗?于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可谁知道,这一答应,竟然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那会儿的修车铺子可不像现在这么气派。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平房,门口挂着块"修车"的牌子。进门是个小院子,堆满了各种零件和工具。院子里总是弥漫着机油和汽油的味道,混着夏天的闷热,熏得人直想打喷嚏。
刚开始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修车这活儿又脏又累,有时候一整天下来,浑身上下没一处干净的。衣服上沾满了机油,手上的油垢怎么也洗不干净。但我这人有股子倔劲儿,越是难越要干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干到店里最后一个人走。
那会儿的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滚烫的发动机上,嗞嗞作响。我也不顾那么多,一个劲儿地钻研。冬天更不好过,冷风呼呼地往衣领里钻,手冻得跟冰块似的,可还得硬着头皮干活。
就这样干了半年,我的技术突飞猛进。张师傅见我这么上进,就开始交给我一些重要的活儿。有一次,镇上一个大官的车坏了,非要张师傅亲自修。张师傅却把这活儿交给了我,还对那个大官说:"我这徒弟的手艺比我都强。"
那天晚上,我高兴得睡不着觉。心想,看来我真有几分本事了。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想着白天修车的场景,手指不自觉地在空中比划着。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张师傅家,想跟他说我想自己开个修车铺子。
谁知道,刚到他家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原来是张师傅的儿子不愿意接他的班,要去城里闯荡。我站在门口,不知该进还是该退。院子里的老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替我为难。
最后,我还是没敢进去,悄悄地走了。心里却想,要是我能成为张师傅的接班人该多好啊。可这话我哪敢说出口?毕竟人家有儿子,轮不到我这个外人来插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既希望能有这个机会,又怕自己想多了。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师傅找到了我。他说:"建国啊,我看你小子手艺不错,要不要跟我学点真本事?"我一听,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又惊又喜又忐忑。
我支支吾吾地问:"张师傅,您儿子不是......"张师傅叹了口气,说:"那臭小子不喜欢这行,非要去城里闯荡。你要是愿意,以后这店就交给你了。"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声答应。从那天起,张师傅开始毫无保留地教我各种技术。我也更加卖力,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来干活学习。
那段时间,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白天在店里忙活,晚上回家还要看书学习。有时候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可一想到能学到真本事,就又来劲儿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我的技术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张师傅开始让我单独接活,自己则在一旁指导。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张师傅的这份恩情报答回去。
有一天,镇上来了个大工程,需要很多修车的人手。张师傅二话不说就把我推荐了上去。那可是个大活儿,干好了能挣不少钱。我心里既高兴又忐忑,生怕干不好给张师傅丢脸。
那天早上,我起得特别早。天还没亮,我就已经站在工地上了。初秋的晨风有些凉,我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准备大展身手。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出事了。那天我正在修一辆大卡车,不知怎么的,千斤顶突然失灵了,车子朝我砸了下来。
我躺在医院里,浑身是伤。消毒水的味道呛得人直想吐,走廊里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的。张师傅天天来看我,还帮我垫付了医药费。我心里愧疚得很,觉得自己不但没给师傅争光,反而成了累赘。
但张师傅却说:"建国啊,你别多想。这种事谁也预料不到。你安心养伤,其他的别操心。"听了这话,我心里暖洋洋的,更加坚定了要好好报答张师傅的决心。
养了两个月的伤,我终于能下地走路了。可是右手却落下了残疾,再也不能干重活了。我心里难过得要命,觉得这辈子算是完了。整天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树叶一天天变黄落下,心里头跟这秋天一样,凄凄凉凉的。
张师傅知道后,立马找到我,说:"建国啊,别灰心。修车不是光靠蛮力,更要靠脑子。你这么聪明,学学管理怎么样?"
就这样,我开始学习如何管理修车铺。从记账、接待客户到安排工作,我一点一点地学。虽然右手不能干重活,但左手的活儿却练得越发利索了。
刚开始学管理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不踏实。总觉得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天天拿着笔记本算账,像个什么样子。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还真有点经商的天赋。在我的管理下,张师傅的修车铺生意越来越好。不到一年,我们就开了第二家店。
那会儿,我每天起早贪黑,跑前跑后。虽然累,可心里头却美滋滋的。看着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我觉得自己总算没有辜负张师傅的期望。
张师傅高兴得不得了,整天夸我有出息。我心里也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终于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
可是好景不长,张师傅的儿子从城里回来了。他在城里没混出个名堂,灰溜溜地回来想接手他爹的生意。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
我想,既然人家儿子回来了,那这生意自然该还给人家。可张师傅却不这么想。他说:"建国啊,这生意还是交给你。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还不如让他跟你学学呢。"
就这样,我反倒成了张师傅儿子的师傅。说来也怪,这小子在我手下倒是学得挺认真。慢慢地,我们居然成了好朋友。
那段时间,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张师傅的儿子;另一方面,我又不想放弃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这些想法就像跳蚤一样,在我脑子里上蹿下跳,折腾得我睡不着觉。
眼看着生意越做越大,我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总想着要是再出点什么意外可怎么办?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就像是一颗小石子儿,扔进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终于有一天,我跟张师傅说了实话。我说我想去学点别的技术,以防万一。张师傅听了,沉默了好久,最后拍拍我的肩膀说:"去吧,学到的本事永远是自己的。"
就这样,我离开了修车铺,去学了电工。没想到这一学不要紧,还真给了我一个新的人生方向。我发现自己对电路情有独钟,学得比修车还快。
学电工的日子也不轻松。每天都要爬高上低,跟各种电线打交道。夏天的时候,烈日当头,站在电线杆上干活,汗水混着防晒霜往下流,又酸又涩。冬天更不好过,冷风呼呼地刮,手冻得跟冰棍似的,可还得小心翼翼地接线。
但我觉得,这种辛苦跟在修车铺的不一样。在修车铺,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借别人的东西混日子。可学电工不一样,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再苦再累也是为自己。
现在,我已经成了镇上有名的电工。虽然不再修车了,但那段经历却让我受益匪浅。每次想起张师傅,我心里都充满了感激。
回首往事,我不禁要问:如果当初没有那场意外,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还在修车铺里挥汗如雨,也许已经成了修车行业的大拿。。
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就躺在床上想这些事。想着想着,就觉得人生真是奇妙。本来以为是一条直路,谁知道会拐这么多弯。每一次拐弯,都像是在命运的路口做选择。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可每次都有贵人相助。特别是张师傅,要不是他,我可能早就打道回府了。
最近,我又收了个徒弟。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我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当初我没出那场意外,现在会不会也像张师傅那样,收徒弟、教技术?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样也挺好。虽然不是修车了,可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适合的路。每次看到自己修好的电路亮起来,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满足。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的道路,谁又能说得准呢?也许下一个转弯,又会有新的惊喜等着我们呢。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友讲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为表现人物真善美,内容有艺术加工成份,敬请甄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文章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