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此,一位被智能车机续费弹窗长期骚扰的奥迪车主无奈投诉媒体,他的遭遇令人深感不安,也为这个智能出行时代敲响警钟。
就在前不久,沈阳市民李先生向媒体诉说了自己的烦心事。三年前,他在当地4S店购买了一辆2021款奥迪A6L轿车,作为购车福利,奥迪厂商赠送了为期三年的车机联网服务。
然而好景不长,本年3月31日服务到期后,车机系统开始不断弹出续费提醒,只要李先生不手动关闭,这个弹窗就会一直"赖"在屏幕上,导致包括倒车影像在内的其他界面完全无法显示。

更让他气愤的是,由于驾驶习惯,每次上车都会先挂倒车档,没有倒车影像辅助,险些酿成追尾事故。
李先生认为,厂商提供的车机联网服务功能有限,许多项目自己的手机都能实现,而续费价格却高达每年1188元,性价比很低,因此不打算继续使用。可没想到厂商竟设置了这种无法自主关闭的骚扰弹窗,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是想强迫消费者续费?
事发后,李先生第一时间找到奥迪官方客服,客服表示车内有相关设置可以关闭弹窗。然而按照客服的指导,李先生重新设置系统后,续费弹窗依然顽固地出现在屏幕上。
无奈之下,他再次联系客服,客服却以"上报厂家、等待通知"来搪塞,时间一拖再拖,最终给出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答复——这个弹窗是厂商有意设计的,车主无权关闭!
作为消费者,李先生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将此事投诉给媒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他质问道:"我买了奥迪的车,享受他们的服务,付出了金钱,现在服务到期了,我有权选择不再继续,为什么厂家要用这种强制手段逼我就范?
这种霸屏行为不仅严重干扰用车体验,更是存在安全隐患,难道奥迪一点都不在乎用户的生命财产吗?"
诚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但汽车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与出行安全密切相关,厂商在研发设计时理应把用户的切身感受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
奥迪公司在李先生反馈问题时态度冷淡,客服和公关部门互相推诿、消极应付,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系统"和"厂家",这种对消费者漠不关心的做法无疑给品牌形象抹黑。
智能车机作为人车交互的重要界面,一头连着汽车的各项功能,一头关乎驾乘者的使用体验,其设计理念不仅关系到某一个厂商的口碑,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诸如强制弹窗、霸屏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做法,已经违背了我国《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理应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汽车厂商不应把智能化当成牟利的"遮羞布",而应在尊重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着眼于用户体验,追求真正的创新。
透过李先生的遭遇,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这个飞速进化的智能出行时代,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期望已不再局限于"开得快、坐得稳",对于车载系统的透明度、开放性、人性化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厂商而言,顺应这一趋势,架设起与消费者充分沟通的桥梁,虚心听取用户反馈,及时跟进系统升级和售后服务,或许才是基业长青的制胜法宝。
智能汽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自律、行业的规范和政府的监管。对一些违背消费者权益、败坏行业生态的做法,监管部门理应及时亮剑,加大惩戒力度。
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应增强维权意识,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只有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呵护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智能出行新时代,人车关系才能进入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
已开启全网维权,搬运抄袭举报#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