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是个调表车,说什么我也不会买。”郑州市民徐先生告诉:“这还是我找了自己信任的朋友介绍去店里买的,二手车市场实在让人心寒!
”
近日,河南交通广播《有事您说话》栏目组接到徐先生投诉:2023年5月份在“朝之宝”二手车店购买了一辆别克英朗轿车,当时表显里程为38413公里,7月份,徐先生在别克4S店维保该车时发现,4S店的售后系统显示该车在2020年2月27日行驶里程就已经达到60560公里。
“实际里程可能远远不止6万公里!
”徐先生无奈地表示。由于该车至2020年2月27日以后就没再进过4S店,因此,2020年至2023年的3年间,该车又跑了多少公里不得而知。如按之前该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来推断,到2023年,该车行驶里程可能已经超10万公里。

对此,朝之宝店负责人贾经理表示,他们在卖车时,合同条款当中已经写明“表显里程仅供参考”,所以他们不对车辆的真实公里数负责。
据了解,对表显里程声明免责的条款在二手车行业并不鲜见,那么,律师对此如何看待呢?栏目组法律顾问,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少春表示,这个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故意规避和减轻卖方的责任,属于无效条款。
今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出台的《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第七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不得利用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减轻或者免除自身责任的规定。第八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不得利用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的规定。
按照《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之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在二手车市场,调表车不仅被众多从业者心安理得的认为是行业正常现象,甚至把免责条款堂而皇之的写进合同,这样的行业怪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制约整个二手车市场的繁荣,二手车调表,调的不是公里数,而是二手车市场的消费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