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急救速成三分钟:气胸的处理。大家好,我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的张颖副教授。气胸在日常生活中多见于瘦高身材的青年男性肺大泡患者或者老烟枪,而在枪伤和爆炸现场也非常常见,是三大可预防性死亡之一。
呼吸靠的是胸壁扩张收缩来带动肺,胸和肺之间有一圈缝隙叫胸膜腔,里面接近真空,就靠这个空,其实也就是负压把胸肺吸在一起同步运动。如果胸部受伤,胸膜腔里进去了空气,不仅胸壁没法带动肺呼吸,压力还会把肺挤扁就成了气胸。
更详细的介绍请看什么是气胸那集。气胸有好几种,对于没有医疗基础的人来讲只要记住急救原则:堵住破口,穿刺排气。

·胸壁破了,伤口是肉眼可见的,要快速封闭起来,保鲜膜、塑料袋都可以覆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布条包扎起来。没有保鲜膜这种不漏气的材料,布料也可以,但这样就一定要够厚才能够阻隔空气。不管是保鲜膜还是布料,一定要贴身覆盖伤口,如果有衣物夹在中间就容易漏气。
·胸上没破口了,还得把已经进去的空气排出来排气,要在胸上扎一个小洞让气能够流出来,具体扎的位置在这里: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如果自救互救现场有大号的针头是最好的,方便又安全。没有的话用刀尖刺破胸壁,再插个吸管之类中空的东西。此处用刀的技巧可以参考环甲膜穿刺那集,穿刺成功会有气流从里面喷出来。
·专业上要求在吸管针头上接一个负压瓶,对于医学小白或者缺少设备的事故现场来说更简单的办法是一次性手套、塑料袋剪一段固定在针头或者吸管尾部,注意长度略大于吸管直径,这样外面的空气进不来,里面的空气能出去就达到了负压瓶的效果。
要想真正学会,光看视频可不行,建议和朋友结伴练练,感受下呼吸时胸部的扩张收缩。吃硬壳面包前比划一下怎么拿刀,也可以找个吸管绑上塑料袋,用嘴吹吹,看看怎么实现单向通气的。
以上就是本集的全部内容,我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的张颖副教授。救人是动手又要动脑的事,大家一定要勤加练习,每天三分钟,医疗小白变救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