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仙既是益虫也是害虫,如果数量不多的话,独角仙不会对农业造成太大的伤害,反而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还会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如果独角仙的数量太多,成虫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的侵害,对人们来说就是害虫。独角仙是鞘翅目,金龟子科的昆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一般集中在6-8月份出现,具有趋光性。
扩展资料
独角仙隶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叉犀金龟属,因雄性个体有发达的额角而得名。体型大,体长约30-90mm(含额角),身体呈长卵圆形,体表背面光滑或被微茸毛,腹面茸毛较多。体色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饲养型,从深红到红棕至纯黑均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时同一个体的头胸和鞘翅颜色也会有明显色差。双叉犀金龟虽头部较小,但额角狭长巨大,端部分叉,触角呈鳃片状;前胸背板中央有l末端分叉的“Y”形角突。
双叉犀金龟雌雄虫性二型现象显著,雌性无额角、角突,体长明显短于雄性。因为虫体形态较为奇特,是一种流行于全球的宠物昆虫。幼虫称为蛴螬,生活于在朽木中,多以朽木形成的腐殖质为食。完成一世代大约1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
自然状态下成虫在六月初开始出现,昼伏夜出,黄昏开始活动,有趋光性。双叉犀金龟取食方式高度特化,先用铲状的上唇划破树皮,然后用毛刷状的舌舔舐树汁,所以在它周围常会吸引来其他夜行性昆虫一起取食,如各类天牛、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