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装修过程中会出现如此多可能性的安全隐患,为什么不在装修设计之初就把问题给规避掉,当然了,现在的装修设计周期一般比较短,如果还要考虑长墙不能直接砌筑在楼板上,梁上开孔不能伤到主筋这些约束性问题,会让一部分的“完美设计”无法顺利进行。
一. 常见的房屋结构形式对常见的住宅结构形式有基本的概念认知是房屋装修的基础,相信有不少朋友对常见的砖混和混凝土结构有最基本的判别原则,至于基本的构件大致功能可能会了解的不多,本章节将会介绍基本的常见三种结构形式,以便于帮助大家理清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概念。
1.1砖混结构砖混结构常见形式

1.1主要构件功能与作用
承重墙:承重,抗震
构造柱与圈梁:两者形成封闭体系拉结墙体,提高房屋整体性,减小地震破坏效应,减少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过梁与结构梁:承重
1.2构件介绍
砖混结构里面24墙和12墙是最常见的,一般在老旧房屋和自建房中居多。这种类型的结构装修起来是有一定的限制,比如门洞不能随意扩大,墙体不能任意拆除,所以砖混结构房屋也是装修改造安全问题的多发地。
抗震规范要求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抗震要求的最小墙厚度也要190mm,常见的普通砖墙24墙度满足了基本抗震要求,室内的12墙通常作为隔墙,不承重。
圈梁和构造柱设计时不考虑承重,所以其内部钢筋细而少,装修改造时尽量避免打断圈梁和构造柱,否则构造柱与圈梁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
1.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
2.1主要构件功能与作用
柱、框架梁:承重、抗震
次梁、楼板:承重
2.2构件介绍
框架结构的构件辨识度是比较高的,不容易发生误砸墙砸梁的施工事故。框架结构受力体系比较明显:楼板→次梁/主梁→框架梁→柱子→基础→地基。框架梁和次梁区分抗震性,所以重要性会有所区别。框架结构里面也会有构造柱和圈梁,一般会布置在隔墙里面,用于减小墙体的计算高度和长度或用来固定门窗等装修材料。
1.3剪力墙结构
常见的剪力墙结构
考虑建造的经济型合理性,目前高层商品房住宅一般以剪力墙结构为主,目前正在探索实施的也有装配式和钢结构。
3.1主要构件功能与作用
柱、墙、框架梁、连梁:承重、抗震、抗风
次梁、楼板:承重
3.2构件介绍
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框架结构来说适用楼层数较高,抗震性能较好。既然叫剪力墙结构,那么结构中墙体基本是占主导位置的,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框架梁、连梁与剪力墙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抗震体系。
1.4构件识图板识图:
楼板的支座面筋与楼板底筋基本总是处于受拉状态,可以理解为板底筋在下面兜着楼板,面筋在上面拉着楼板,其共同作用共同分担楼板所承担的重量。
板筋识图
实际施工时楼板钢筋布置
下图为梁断面图,也就是把梁从中间切开之后的断面,这里梁的高度是包含了楼板的厚度,因为楼板是搭在梁上的。很多朋友计算梁高的时候只算楼板底面到梁底的距离,梁的箍筋距离梁最外侧(也就是保护层)一般情况下为2cm-2.5cm。
梁断面图
下图为次梁的一般钢筋布置形式,由于其不抗震的特性,所以箍筋在梁端并没有加密,次梁的架立筋只是为了架立起箍筋,并不参与梁的受力中来。
次梁不抗震钢筋识图
下图为框架梁的一般钢筋布置形式,其具有抗震性能,所以在某些构造要求上会比次梁要求高一些,比如梁端箍筋加密,至于腰筋(扭筋),一般是梁高度超过一定的限值(腰筋)或两侧受力不太均匀需要配置一定量的抗扭钢筋(扭筋),普通高层住宅楼里面,尤其是剪力墙结构里面,室内梁高一般不会超过500mm(包含了楼板厚度)。
框架梁钢筋识图
梁现场绑扎识图
柱子的钢筋比较容易识别,纵筋+箍筋,所有的竖向钢筋都是受力筋。
柱识图
墙体内部满布钢筋,钢筋间距一般在200mm左右,尤其在墙端部和拐角位置,由于其受力原因,会适当的对墙体竖向钢筋和水平箍筋进行加密处理。所以你平时看到的墙体里面的钢筋都是密密麻麻的。
承重墙内部钢筋布置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好了,做完前面的介绍,你基本已经掌握了常见房屋结构构件的识别和判别能力,如果遇到构件被破坏的情况就能看出来是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下面一章聊一聊房屋装修改造时对结构构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装修结构安全注意事项2.1楼板拆改第一章所述的三种结构形式里面,楼板起承重作用,所以楼板拆改时要注意起承重性能的改变。
楼板钢筋布置
一般的室内楼板钢筋布置只有支座面筋和底筋,楼梯间或者公共走廊作为灾害逃生通道考虑布置双层通常钢筋增加其承重安全性。屋面位置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而使楼板开裂通常会布置双层双向钢筋,如下图。
屋顶布置温度筋
楼板的拆改一般表现在:板上开洞,楼板上新砌墙体等。下图为楼板承重时钢筋发挥拉力的示意图,图中受压区通常由混凝土抵抗压力,而混凝土的承压能力也足够了,为了考虑经济性,所以受压区就不布置钢筋来和混凝土一起受压,这也是楼板布置钢筋时为什么面筋只有一节,而不是贯通着拉过去。
楼板内部钢筋拉力方向
楼板开线槽应注意保护层厚度
楼板上开洞这个装修操作一般以排水管道孔和带阁楼房屋的爬梯洞为主,部分多层别墅由于新增电梯会整块楼板拆除。爬梯洞宽度一般在800mm,这对楼板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开洞位置尽量选在梁边,楼板中间位置底筋是受力最大位置,应避开,四角位置容易产生集中应力,为防止开裂,也应避开。洞口可以贴着梁边开,但要注意开洞完之后的加固措施,可以在四周局部区域贴一些碳纤维防止洞口周边裂缝产生。
单向板开裂特征
双向板开裂特征
爬梯洞口周边贴碳纤维加固
至于新增电梯洞口要根据结构布置判断电梯洞口的合适位置,如果前期设计时未考虑楼板后期的拆除,应请专业的检测鉴定及加固单位现场测量并出具具体方案。
2.1.1由于装修设计时,设计师为了充分的利用室内空间和将室内空间优化分割,会在拆除原有墙体的基础上,直接在楼板上重新砌筑墙体,如下图是一位业主朋友提供的装修公司考虑空间重新分割后的布局,有相当一部分墙体是直接砌筑在了楼板上,通过建模简单计算对比,发现新增轻质隔墙的重量对原楼板的的承载力要求提高了30%,结合没有原始施工图的实际因素和常规设计经验,后面还是建议这位业主把衣帽间和卫生间周边的墙体改为轻钢龙骨或者其他材质的轻质隔板。
室内设计时考虑楼板上直接砌墙
2.2梁拆改开洞2.2.1拆梁的问题几乎并不多见,但也有部分结构安全意识薄弱的业主认为有些梁相比如美观来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下面两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野蛮装修,完全忽略了梁的承重性能,这种拆改的结果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后期修补需要植筋并重新浇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装修改造剔除梁
2.2.1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热门话题了,梁上开洞的问题。这也是装修过程中最常遇到也最容易“事半危倍”的施工问题。梁上开洞不要碰到梁主筋现在成了大部分业主最基本的安全意识体现。
正常使用状态下梁区段特性
应尽量避免受拉区打断钢筋、受压区严重削弱混凝土。
楼房正常载荷状态
如下图,梁在受力时会有一部分的受压区和受拉区,而受压区往往由混凝土起主导作用,受拉去往往只考虑钢筋的抗拉能力。通常设计时次梁不考虑抗震作用,所以其承重作用就是受开洞影响最大的性能,而框架梁由于其与柱子/墙组成抗震体系,所以开洞格外要注意,避免引起梁的抗震性能减弱。
地震状态下梁区段特性
应尽量避免受拉区打断钢筋、受压区严重削弱混凝土。
地震作用下房屋状态
考虑受力及对梁破坏程度,下图为梁上开洞理论最佳区域。由于目前的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安装管道时都是根据管道走向需要直接在梁上开洞,所以很多情况下洞口并不会在最佳开洞区域。
理论最佳开洞位置
开洞时应尽量避开区域
下图是常见的中央空调开洞位置,孔径一般在80mm左右,两个孔上下对齐,这种开洞只要对梁端受压区削弱不是很大,正常使用起来基本没什么问题,但遭遇台风及地震时,梁端有开裂隐患。
常见中央空天/新风系统开洞位置
如果管道开洞开在了梁端或者梁跨中下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梁端箍筋比较密,且受压区混凝土所占比重较小,一旦在梁端下部受压区开洞过大,在截断钢筋的同时势必会严重削弱梁的受力性能,如果是非地震区,弥补措施就简单很多,把混凝土回填回去就行,保证梁的受压区混凝土的完整性;如果是地震区,钢筋断裂的根数并不多,可以先把断裂的钢筋焊接起来,然后把混凝土回填回去,如果是高烈度地区,可以在梁端周边包一些碳纤维作为加强巩固措施。具体搜索关键词如:“郑州市属于几度区?”
错误开洞案例
2.3飘窗改造飘窗改造的就不过多赘述,之前写的文章里面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只简要写一写飘窗改造的注意点:
像下图这种飘窗是很明显从梁上、下端悬挑出去的飘板为主要受力构件,如果拆除上飘板,窗户将会失去稳固支撑,加上如果没有原始结构施工图,就对飘窗凹槽部分回填做平,下飘板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甚至发生断裂风险。
不可拆改飘窗
2.4墙体拆改考虑建造的经济型合理性,高层商品房住宅一般以剪力墙结构为主,目前正在探索实施的也有装配式和钢结构。由于现在地产商根据销售情况或者设计部门的优化,设计院会不停的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例如最后产生了五版图纸,施工是按最后一版,但赶制户型图时由于时间差,有可能户型图上的承重墙标注用的是第三版或者第四版的图纸。所以售楼部的户型图上承重墙位置和尺寸并不能作为确定实际承重墙位置和尺寸的依据,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装修公司设计时完全按照户型图中的黑色承重墙标记进行墙改设计,本来是承重墙的位置由于户型图表达的问题显示成了隔墙,这样在实际施工时就会发生无法按图施工的尴尬问题。
常见户型图承重墙布置
几乎大部分人都有基本的常识:承重墙打不得,打了就要发生坍塌。虽然实际上可能不会发生砸了就要塌这种直接性安全隐患,但把正常楼房变危房却是直接性的。如下图,是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下梁墙体系的承重功能表现,在混凝土结构里,砸除承重墙不但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而且稍微有点安全常识就不会去做。
力从上往下传递
如果不小心在承重墙上开了个小窗口,可以在四周贴上钢板加固,具体施工细节应根据开洞情况现场勘查。
剪力墙洞口修复
砸承重墙的操作更多的是在砖混结构里面,由于较多的商品房砖混结构年代比较久远,其内部空间由于承重墙布置的较为密集,导致空间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在拆除承重墙这个操作里面,砖混结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其基本传力体系如下图,由于内部梁比较少,楼板大部分是直接搭在了承重墙上。
砖混结构基本传力体系
现浇板与预制板区别
承重墙开门洞,上面楼层墙体的重量将会直接压在楼板上
砖混结构墙上开洞应注意四周巩固,如果小洞口,应在洞口上方应布置过梁承担洞口上方墙体重量,洞口不宜过宽,否则会削弱墙体的承重和抗震能力,即便是有足够大的过梁能承受的住洞口上方的重量,但墙体的抗震能力会因洞口过大而产生不可逆性削弱。
砖混结构部分拆改注意事项
门洞扩宽应注意门顶过梁相应增长
窗下墙砸除应注意洞口周边加固及扩容阳台需经审批
图片仅为示意说明
上图是为了增加起居室面积,将衣帽间隔墙拆除,及为了书房的隔音效果,将原来的轻质隔断改为了红砖隔墙,拆除隔墙这个是可行的,注意拆除墙面时与承重墙交界处的处理,宜减少扰动,避免暴力拆除对承重墙造成影响。而书房位置改为红砖墙未经计算及复核是不妥的,主人卧楼板跨度较大,易受荷载影响,红砖重量比轻质隔断要大上很多,后期极易引起楼板开裂等安全隐患,隔音处理可以使用隔音棉等处理措施,并非一定要用密度大的隔墙处理。
三.写在后面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文中部分内容可能会有错误或瑕疵,所以也请大家批评指正。后续更新部分会根据大家的留言或私信建议尽量以图解的形式写出来,毕竟去网上平台找攻略的朋友对结构方面的了解并不多,如果能以图文的形式展示出来,相信能节省大家大量阅读时间和避免因对文章内容误解而造成安全隐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