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青少宫和科技馆10月开放 桑基鱼塘藏高科技

青少宫和科技馆计划10月开放

佛山日报讯 黎志惠发布:“哗,好凉快哦。
”走进青少宫和科技馆的中庭,丝丝凉风吹散酷暑的热气。
这个中庭并没有安装空调,而是用有高度差的百叶窗通风设计。

昨日上午,“走读佛山绿色节能建筑市民体验活动”走进了佛山文化中心的佛山图书馆、青少宫和科技馆、南海城市动力联盟等佛山绿色节能建筑地标。
40名由佛山日报学生俱乐部小、佛山日报摄影爱好者俱乐部和亲子家庭组成的市民代表团参观体验了绿色建筑如何为环保出力。
本次走读体验活动由市住建管理局主办,佛山日报社承办,同时也是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发起的佛山首届节能环保创意节系列活动之一。

佛山青少宫和科技馆10月开放 桑基鱼塘藏高科技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佛山文化中心从北往南由坊塔、青少宫和科技馆、图书馆、档案中心组成,全是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来设计建设。
国家级绿色建筑二星级的图书馆东临佛山公园,在建筑细节中处处“借景”、时时考虑“引景入馆”,各层主要阅览区均设于东侧,以期让阅读者获得最佳的阅读采光。

“中午10时半发电最多啊!
”小朋友们在青少宫和科技馆中庭的显示屏上看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时发电数据,不禁惊叹。
这座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建设的青少宫和科技馆借鉴了传统岭南建筑的夏季防热手段,采用建筑表皮综合遮阳、中庭自然通风等多种技术进行节能。
据悉,青少宫和科技馆已经进入内部装修布展阶段,预计今年10月开门迎客。

昨日,小们正在参观科技馆楼顶的太阳能电池板。
/ 佛山日报见习王澍摄

作为佛山首个获评全国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的南海城市动力联盟大楼在顶部安装有30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大楼提供日间用电,每年节省电费超百万元。

据了解,截至6月份,全市今年完成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7项,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项目有六项,半年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指标。
“十二五”期间佛山共计完成绿色建筑655万平方米,翻倍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绿色建筑任务指标。

让佛山天更蓝、水更净、地更绿,不但要减少污染排放,更需要从源头节约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佛山累计完成绿色建筑655万平方米,翻倍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绿色建筑任务指标300万平方米。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冲刺收官之年,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趁着佛山首届节能环保创意节掀起城中“绿色”热潮,组织市民走读佛山绿色节能建筑,展示佛山绿色节能建筑的典型案例,全面呈现佛山绿色节能建筑的建设成效,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营造绿色节能建筑行动的良好氛围。

“虽然在科技课上老师有说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但今天的体验活动让我亲眼看到这些知识如何融入到建筑物之中,让我对环保节能各方面的知识都增长了不少。
”10岁的余承恩坦言从绿色建筑体验活动中学到了平时在课堂里无法体验的知识。

由市住建管理局主办,佛山日报社承办的“走读·佛山绿色节能建筑市民体验活动”昨日走进了佛山新城文化中心的佛山图书馆、青少宫和科技馆、南海城市动力联盟,40多名市民亲身体验了各种融入建筑中的节能科技。

新图书馆处处借景优化环境

“新图书馆旁边的公园正是环境优化的最佳体现。
”昨日,11岁的陈依扬站在佛山市图书馆东门认真地听完佛山新城工作人员黄晓蓓讲解绿色建筑亮点,她认为自己收获颇丰,“我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它的环保性不仅体现在简单的节水、节电方面,更包括环境优化等各方面的运用。

佛山市图书馆阅读区,小朋友们体验阅读环境。
馆内通过玻璃窗采光,节约了白天室内照明电能。

何为环境优化?黄晓蓓解释说,建筑面积47028平方米的佛山市图书馆东临佛山公园,在建筑细节中处处“借景”、时时考虑“引景入馆”。
新图书馆各层主要阅览区均设于东侧,以期让阅读者获得最佳的阅读采光;同时,通过二层至四层间的中空区域、三层及五层的空中庭院将佛山公园景观引入读者身边:通过传统漏窗肌理的外幕墙,眺望窗外盎然绿意,令人仿如置身传统岭南书斋。
此外,新图书馆建筑外墙设计采用佛山剪纸元素,文字内涵撷取自宋末元初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之“春、夏、秋、冬”四章节,通过对诗中文字的设计解构及重组,为文化中心建立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形象。

佛山市图书馆内,多名小朋友在围观电子立体书籍。
未来电子类书籍技术将会普及,以节约纸张减少能源的消耗。

每到假日,10岁的霍思如会和爸爸妈妈一同踩单车到新图书馆。
“踩单车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有趣,同时又很环保,十分有意义。
”她希望所有小朋友和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节约资源、爱护地球。

青少宫和科技馆全身高科技

青少宫和科技馆位于文化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坊塔的南侧,是佛山新城首座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及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可谓“全身都是高科技节能技术”。

建筑总面积达70535平方米的青少宫和科技馆共用一个大门和中庭,东西两侧设置可开启旋转的玻璃百叶,将自然风引入室内,东侧的水院能有效降低自然风的温度,达到自然降温与人工空调降温的良好结合。
建筑屋面设置屋顶绿化及人工湿地,寓意具有岭南特色的桑基鱼塘。
“这里是没有空调的,都是靠这个微循环系统降温。

昨日,小朋友在南海区城市动力联盟大楼楼顶参观。
楼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提供电能,植物则可为室内隔热。

在科技馆的8楼有一个小平台,一个个圆柱形的装置吸引了市民的注意力,从顶部透明罩顶往下望,一圈镜面内望不到底部。
“这是光导管,它会将自然光送到3米下的房间,那些无法采光的房间就是靠这些导管将自然光反射进去,即便没有窗户,那些房间白天也不需要开灯。
”黄晓蓓解释,大型建筑里总有些房间或走廊是无法开窗或透光,白天也是摸黑的。
在7楼的房间里,天花板安装了多个方形的“灯”,“其实这些是自然光,并不是用电的灯,但里面也安装了LED灯,以便到了晚上,太阳下山后可以开启。

小朋友在参观科技馆一楼大厅的百叶窗。
玻璃材 料的百叶窗不仅采光效果好,还能保持室内通风。

岭南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主要强调夏季防热。
建筑借鉴传统岭南建筑的夏季防热手段,现已采用建筑表皮综合遮阳技术、中庭自然通风技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多种形式应用、屋顶人工湿地雨水利用与景观生态系统、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方法、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等技术。
“每一扇窗的挡板都是根据方位、阳光的角度精确计算,既能采光又能遮阳。

科技馆内,市民在一间采用了自然采光与光导管技术的房间参观。

屋顶花园还原了城市绿地,人工湿地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大气降水,因而屋顶花园及人工湿地能有效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雨水径流量,利用雨水,优化工作环境,美化景观效果,减少空调能耗。
外立面表皮采用了金属穿孔板与遮阳百叶相结合的手段,则有效地起到了遮阳隔热的效果。

7岁的温维彤在参观完科技馆后分享说:“原来LED灯是有省电功能的,我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很神奇又环保。
”她还准备让妈妈也在家里装上这种节能灯泡。

绿色总部一年省电费过百万

昨日正午,站在南海城市动力联盟大楼二楼绿色植物围绕的天井,明显感受到一阵阵穿堂风扑面而来。
南海城市动力联盟大楼是佛山首个获评全国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的项目,也是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据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院长叶少梅介绍,这座绿色总部大厦的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例高达10%,全年节约电能就超过118万度。
按每度电一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省118万元。

南海区城市动力联盟大楼前,参加绿色节能建筑走读活动的市民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该大厦6楼顶部西侧安装有30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大厦提供日间用电。
大厦顶部还安装2台各600W 的小型风力发电装置,为大厦提供电力。
同时,在室外公共区域,还安装有16盏30W的太阳能路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节能控制,为室外停车场夜间照明供电。
安装在大厦东侧的太阳能集热板则能提供10吨60℃生活热水。
大厦内的污水再利用系统可收集大厦内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景观环境用水以及办公楼的冲厕用水。

今年60多岁的陈伟坚在活动之前对太阳能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
“今天觉得十分幸运,这次活动让我大大开了眼界,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太阳能装置。
”他还认为,城市动力联盟大厦内的环保设计十分有创意,做到了将废弃材料循环利用,加以现代技术变为文雅、美观的装饰。

南海区城市动力联盟大楼大厅里,小朋友们参观大楼沙盘模型。

今年准备升小学4年级的陈思婕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也有自己的见解,“绿色建筑除了节约材料等,更是一种让人更加方便、舒适的设计。
”她希望以后能够再有机会参加类似的环保体验活动,丰富和拓展自身的课外知识和环保意识。

胡培勤女士在这次体验活动中也收获许多,“节能环保除了应用于绿色建筑上,更重要的是身边每一个人能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
”她希望佛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从节能产业中找到经济发展点,也多关注这些新兴、有潜力的行业,加快促进产业升级。

建设成效翻倍完成“十二五”

绿色建筑任务指标

根据2013年施行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以及其他公益性建筑,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建筑“十百千”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省、市级绿色建筑示范。

今年3月份,市住建管理局印发《转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佛建管〔2015〕31号),依据本年度省下达我市绿色建筑任务为121万平方米(其中佛山市90万平方米,顺德区3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任务指标要求,对各区2015年度绿色建筑建设任务进行分解。
2015年度截至6月份为止,全市完成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7项,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项目有六项,半年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指标。
在“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绿色建筑655万平方米,翻倍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绿色建筑任务指标300万平方米。

今年,君御海城国际酒店、佛山市友邦金融中心二座、佛山市公共文化综合体之佛山市艺术馆等6个项目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低星级绿色建筑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去年有较大提高,绿色建筑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同时,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工作开展常态化。
去年由市建筑节能协会评审的绿色建筑项目现已全部完成公示或公告,累计98万平方米。
市住建管理局今年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委托市建筑节能协会负责标识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目前已开始受理申报标识项目,现已召开2015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审会,上会项目共9个,建筑面积共43.9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科普知识

1、什么是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评价标 识星级是如何划分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以住宅建筑为例,一般情况下,18项达标可获得一星级标识;27项达标可获得二星级标识;35项达标可获得三星级标识。

3、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有什么好处?

直接收益就是国家或省的财政资金补贴。
根据住建部和财政部的发文,绿色建筑二星级可以有45元/平方米的补贴,绿色建筑三星级可以有80元/平方米的补贴。
间接收益就是社会效益,另外绿色建筑可以降低后期运营的维护成本,迅速收回投资成本。

4、对于市民来说,绿色建筑有什么优势?

绿色建筑通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
绿色建筑从经济角度能节约资源,节省一笔可观的运营费用,如电费水费;从环境角度可以减少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从社会角度可以提供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