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历时一年策划、斥资1亿元环保升级的油漆车间工艺就要整体上线了,李永学是福田汽车山东多功能汽车厂油漆部的生产主任,也是这次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要负责各方面的调度。这几天,他忙得脚不沾地往返于内部车间、外部管道之间,用他的话说就是“多看一眼,多走一步,都踏实一些。”
整个油漆喷涂工艺都要大换血,原料、管道、相关设备都要更新升级。李永学打了个比方:就像一个人要做个大手术,血液和血管都要换。
原本汽车喷涂用的是油性漆,如今全部换成水性漆,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设备,都不兼容,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之前的运输管道全部报废重装,价值11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大动脉”如今已经安装完成。不仅如此,换漆之后,与之相关的温度、湿度等指标也全部重置,单十台新空调的购置费用就达1500万元。

车间的16台喷涂机器人,是其车间一大特色,整齐划一的机器人,在车间里挥舞着手臂辛勤工作。如今,它们也要华丽变身,不仅内部的血管要重新接入,带有喷头的“手脚”也要更换,再加上又购置的4台新成员,机器人改造、扩军花费了1800多万元,再加上2000多万元购置的废气收集处理器,本次油漆工艺环保升级的大致轮廓就成型了。
2016年开始着手规划,2017年9月正式安装,12月中旬就要上线使用,李永学全程参与,感慨万千。其中最难熬的是当工艺改造遇上生产任务,哪个也不能停。只能一条线停产改造,另一条线进行生产。“你不能跟客户说我要改油漆了,你等等我。”李永学笑着说。虽然他此刻挂着笑意,但不难听出生产订单紧和改造升级迫切的局面:环保改造进入倒计时,客户订单要抓紧,边改造边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问题,三柄利剑高悬,李永学一夜一夜地睡不着。
福田4500多名员工像平常一样忙碌着,认真完成着油漆工艺升级的各项工作,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是改造之后最直接的受益人。
近年来,国家和山东省针对汽车制造业的环保法规日趋严格。2016年11月1日起,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涂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开始实施。而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和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早在2016年7月6日联合发布了新的针对汽车制造业的山东省地方标准。
福田当时有两个选择:微调卡到各项标准,或者斥资大换血成为行业标杆。最后,他们选择了后者。“我们要做有规模、有良心的企业。”说完李永学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集团赵厚柱副总裁说的,我觉得挺对。”
改造后,厂区废水、废渣、废气能减少70%以上。偌大的厂区,来回穿梭的货车,4500多名员工,他们要共同在一片蓝天下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