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零距离 上门援助暖人心(法律援助援助受援中心上门)

一个电话“点亮”农民工维权之路

2024年3月17日下午,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位农民工的咨询电话,电话中他情绪激动,一直重复着“如果对方不给解决,我就拖着伤腿躺在工地不走了”。

经了解,小伙子是安徽农村在丹打工人员,在工作中摔伤了脚,需要住院手术。
因为经济困难,一时间拿不出钱做手术,用人单位不仅没有给他缴纳工伤保险,还拒绝提前垫付医药费。
家人不在身边,又没有钱,在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时候,小伙子便尝试拨打了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上门援助暖人心(法律援助援助受援中心上门)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考虑到小伙子是脚部骨折,行走不便,中心立刻安排专人前往医院开展“上门服务”。
按照法律援助法的规定,工作人员帮他准备法律援助申请所需的手续材料,在容缺受理的情况下,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开展法律援助。
办案律师仔细询问案情相关内容后,主动帮助收集案件相关证据。
小伙子连声感谢,“我在丹东举目无亲,法律援助中心就好像我的家人一样帮我索要赔偿,连日来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两次“上门”为困难群众贴心服务

2024年2月5日,中心援助过的“老朋友”赵某某拄着双拐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工作人员赶紧搬着座椅到门口让“老朋友”坐下说。

2021年10月,赵某经朋友介绍到丹东某健康理疗中心进行经络调理治疗糖尿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诊疗,脚部出现不适,并伴有高烧不退等症状,后经多家医院治疗仍是无法治愈,最终导致右侧大腿中段截肢。
该位受援人既是低保户又是残疾人,事情发生后曾来到市中心寻求法律援助,经过援助律师尽心尽力的代理,最终法院判决对方赔偿赵某共计90多万元。
但因被告无力履行,受援人的损害赔偿时隔一年迟迟也没有到位,赵某的生活已经贫病交加,于是再次寻求法律援助。
因为该案进入了再审程序,受援人来时所带申请材料不是很齐全,行动又不便,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快速援助程序,实行容缺受理。
在寒风刺骨的腊月里,中心组织案件审批人员及援助律师姜伟民对受援人开展“上门”服务。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赵某又打来咨询电话,因为对方也向法院申请了再审,受援人心里有些担心,情绪也比较激动,市中心了解情况后便提出再次到家里详细沟通。
当中心工作人员和管苏祥律师冒着雨出现在受援人家门口的时候,赵某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感谢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感谢援助律师这么尽心给我代理案件!

多次上门守护困难群体

2024年2月29日,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了一位女儿代其母亲因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

经了解,受援人龙某某2022年在过马路时被车辆撞倒,后经交管部门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全责。
事故发生后,因龙某某高龄,且行动不便。
中心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及援助律师郑昊霖、赵帅一同前往受援人家中上门援助办案。

首次上门援助中,律师详细了解了案件情况,耐心解答受援人及家属的涉案问题,市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审查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
随后,援助律师多次登门与受援人沟通案情,前往各办案机关调取相关信息,梳理证据材料签字确认。
事后,龙某某及其子女对法援中心连声道谢,“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尽心尽力帮助她们拿到赔偿款。

近年来,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深化便民利民措施,针对办事群众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细化服务,靠前服务,贴心服务。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援助内涵,提升窗口服务品质,全方位提升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司法温情。

供稿:丹东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