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襄阳这些企业被点名!(襄阳万元案件案例消费者)

今年的“3·15”,将曝光哪些企业?又是什么原因,这些企业会被曝光?今天上午,襄阳市2024年“3·15”消费维权发布会正式召开。

2023年,全市消委组织共接到消费者来电、来信、来访6672人次,其中咨询805件,受理消费者投诉5867件,已调解5631件,调解率95.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13.35万元。

接下来,和帮帮一起看看离我们较近的,发生在襄阳的吃穿用行等领域查处的典型案例吧!

刚刚发布!襄阳这些企业被点名!(襄阳万元案件案例消费者)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襄阳市2023年度

消费维权执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

“5.11”生产销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案件情况】2023年5月11日,枣阳成功侦破一起非法添加新型那非类物质衍生物的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捣毁生产、销售、储存窝点6个,查扣新型非法添加物0-丙基伐地那非10公斤,网红食品“仙优悦”人参牡蛎糖果3281盒,直播用电脑、手机20部,暂扣银行卡26张、涉案车辆3台。
经查明,2022年以来,该团伙以张某生(上海图甦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核心,纠集张某洪、梁某明、丘某裕、张某、贺某楼等骨干力量,委托生产商定制“补肾壮阳”糖果食品,以明星代言、层级代理、网络直播、网银支付、物流发货等形式,面向全国销售,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

【处理结果】目该案涉案价值5000余万元,案件已起诉。

案例二

赵某超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件情况】2023年1月6日,保康县公安局成功破获赵某超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捣毁生产、储存、销售窝点17个,当场缴获假冒品牌白酒1.92万瓶、假烟309条及假酒配套包材10万余套,该案涉及湖北、浙江、重庆、河南、天津、陕西、四川、山东等8个省市。
经查明,2020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赵某超从浙江等地购买假冒茅台、五粮液等系列包装、酒瓶、假冒商标,用低端白酒作为基酒,在襄阳市樊城区自己家中,组织灌装茅台、五粮液等系列高档白酒,通过物流快递和线下送货的方式,先后向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的吴某民、赵某等40余人进行销售。

【处理结果】该案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案件已起诉。

案例三

“20230614”

销售伪劣卷烟案

【案件情况】2023年6月14日,老河口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接老河口市烟草专卖管理局移交线索,成功侦办一起销售伪劣卷烟案。
经查明,2022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郭某凡父子三人通过犯罪嫌疑人黄某明多次从广东揭阳购买伪劣卷烟在湖北省内销售。
现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查获伪劣黄鹤楼、利群等品牌卷烟1400余条,涉及广东、江苏、湖北3省。

【处理结果】该案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案件已起诉。

案例四

刘某生产、销售

有毒有害食品案

【案件情况】2023年6月13日,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襄城区某豆浆店依法检查时,发现其炸制油条的操作间内,有一袋已开封的硼砂,现场称重硼砂剩余量为700克。
执法人员将该店炸制的油条样品送到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验。
2023年6月29日,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该油条中铝残留量为908mg/kg、硼酸含量为1564mg/kg。
执法人员依法送达检验报告。
当事人收到检验报告后在法定期间未提出复检申请。

【处理结果】当事人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硼砂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7月3日将该案移送襄阳市公安局。
襄城区法院近日依法宣判:经营者刘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5000元;并终生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案例五

张某某未取得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擅自执业案

【案件情况】2023年3月17日,根据社会举报,襄阳市卫健委对高新区张某某眼镜中心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中心负责人张某某夫妇2020年8月分别以襄阳某眼镜经营有限公司、襄阳某视光配镜中心名义与襄阳某医院签订《合作意向书》《房屋租赁合同》,承租该医院江汉门诊部眼科部分房屋,以该医院名义对外执业。
期间,张某某注销公司执照,注册了高新区张某某眼镜中心营业执照。
张某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自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17日,在承租的襄阳某医院江汉门诊部眼科房屋内,以该医院的名义为已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实施复查,并填写角膜塑形镜验配病历资料。

【处理结果】张某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实际经营过程实施了角膜塑形镜验配、佩戴后眼部复查等诊疗行为。
2023年6月16日,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其立即停止执业活动,给予罚款人民币15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六

马某某家庭农场经营、运输

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案

【案件情况】2023年7月21日凌晨4时,襄阳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接尹集乡派出所来电称,在襄阳南高速口发现一辆大货车装载的仔猪未经检疫。
现场检查发现,一辆解放牌棕色大货车,车牌号为吉A××××5,车长9.6米、宽2.5米,货箱高3层,左右两侧各5个隔栏,共装载三元杂交仔猪419头,系从南漳县城关镇马某某家庭农场装载启运,准备运往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邱某养殖场饲养。
因装车完成时已是凌晨一点左右,马某某心存侥幸,未向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申报检疫,运输时该批仔猪未取得动检合格证明。
8月10日,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价格认定结论书,认定7月21日同类检疫合格仔猪在襄阳市场上的正常交易价格为477元/头。
据此,该案案值为人民币199863元。

【处理结果】当事人马某某经营、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动物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一百条第一款规定,结合《湖北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基准》,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人民币119917.8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七

梁某个人未经许可经营

旅行社业务案

【案件情况】2023年4月,梁某与第三方旅行社私下合作举办“甘肃青海大环线8日游活动”旅游产品推介会,会后梁某向尹女士等游客收取团费每人2680元,为游客联系购买车票、住宿、用餐、景区游览等事项,未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
会上宣传此次旅游活动为一价全含、品质团、无购物,但游客抵达目的地后被当地导游告知需进购物商店,旅游行程中也需另外支付部分门票、就餐等旅游费用,宣传的旅游项目与实际旅游项目不符。

【处理结果】当事人梁某组织宣传、招徕的“甘肃青海大环线8日游”活动,属于个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
梁某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对梁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罚款10000元整;2.没收违法所得5141元。
梁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游客赔礼道歉,退赔游客额外支付的2659元。

案例八

湖北祺晟顺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未按规定报送实名收寄信息案

【案件情况】2023年3月27日,襄阳市烟草专卖局移交案件线索:湖北祺晟顺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枣阳韵达南城花园快递超市涉嫌无烟草专卖品准运证运输烟草专卖品。
经查,该网点于2023年1月11日寄递卷烟45件,合计90条。
涉案快递单号经安易递监管版APP稽查,发现寄件人身份信息和快递面单上寄件人身份信息不一致。
比如:稽查显示寄件人名为陈某菊、李某、王某玉、鲁某兰,而快递面单显示寄件人为王某翔、施某学、杨某斌、某玲,实际寄件人为赵某强,存在寄件人和快递面单显示寄件人信息不一致行为。

【处理结果】对湖北祺晟顺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责任人合计处罚款10800元。

案例九

南漳县九集液化气站

违规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案

【案件情况】2023年6月26日,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与襄阳市住建局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在襄城区卧龙镇闻畈村三组泽松餐馆发现其使用的有两瓶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依法将该案线索移交襄阳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办理。
执法支队通过襄阳市气瓶安全追溯系统查询,发现泽松餐馆使用的两瓶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由南漳县九集液化气站充装后由送气工送达。
经查明,两瓶50公斤液化石油气瓶不是南漳县九集液化气站自有产权液化石油气瓶,其对非自有产权液化石油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行为,属于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进行充装的违法行为。

【处理结果】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5000元。

案例十

出租车载客途中无正当理由

中断运输服务案

【案件情况】2023年5月3日18时40分,出租汽车鄂F在樊城区人民广场搭载两名分别6岁、9岁的儿童上车,儿童给家长打电话,其家长告知司机徐某送至王寨内部的卫生院,司机以王寨路窄汽车难进为由不愿开进去。
行驶到解放路人防办时,家长再次打电话告知司机徐某不送到里面就不付车费。
徐某听后生气,行驶至解放路与朝阳路口时,口头声称出租车坏了直接让两名儿童下车。
当时正在下雨,儿童家长随后电话报警。

【处理结果】《湖北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载客途中无正当理由不得终止服务”。
本案当事人徐某对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对无人照顾的儿童中断运输服务、置于不安全境地,情节严重。
依据《湖北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对徐某作出罚款人民币500元行政处罚决定,同时责令其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徐某履行罚款义务后,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相关法规宣传教育。
徐某签署《违法行为告知承诺书》,作出“不再无正当理由中断运输服务”的承诺,通过电话向投诉人赔礼道歉。

襄阳市2023年度

消费投诉典型案例

案例一

全屋定装合同纠纷案

【案件情况】2023年4月,消费者张先生和邻居占女士一起与安陆市某建材公司签订书面协议,合同总金额分别为17万元、18万元,二人分别实缴金额11万元、10万元。
公司承诺将两家房屋打造成该企业“样板房”,双方形成合作关系,并赠送诸多大礼包、引流奖励等。
装修开始后,消费者催发赠送礼包材料,公司方声称,如果想拿到6万元赠送礼包,必须再购买30万元产品。
消费者此时发现协议不是普通的家居装修协议,而是《装修材料购销协议》,感到上当受骗,遂向襄阳市消委求助。

【处理结果】襄阳市消委联系安陆市消委开展调解,经查明:涉案公司不签订消费性质的《装修合同》,而以“空头”大礼包形式诱导签订经营主体间的《购销协议》,故意改变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使消费者丧失依据《消保法》主张权利的基础。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格式条款提供方没有对“重大利害关系条款”履行特别提示、说明义务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
通过释法说理,双方同意解除此前“合作协议”,重新签订装修合同;张先生、占女士分别补交装修款项1.5万元、1万元;订单金额的差额部分产品,公司赠送给消费者,完成剩余硬装工程,并在货运物流费用方面给予50%报销。

案例二

定制家俱不平等格式合同退款案

【案件情况】2023年9月,消费者汤女士在邓城大道某家居店定制家俱。
在销售人员的营销下,汤女士先支付1.3万余元定金,后签订《定货合同》;现场销售人员未对合同条款详细解释,汤女士未认真阅读条款。
回家后查看合同,认为商家欺瞒消费者,要求退款。
商家辩称合同属自愿签订,不存在欺瞒情况,拒绝退款。
汤女士遂投诉至襄阳市消委。

【处理结果】市消委调查发现《定货合同》存在两处问题,一是定金比例高达50%,超出《民法典》规定的最高20%的比例;二是消费者与商家的违约责任严重不对等,消费者违约“每天1%支付仓储费”,商家违约“每周0.5%支付违约金”,属于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违反《消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经调解,商家全额退款。

案例三

汽车加油含水导致车损案

【案件情况】2023年7月,消费者邢先生在南漳县某加油站加了300元的92号汽油,汽车跑出5公里左右即出故障熄火。
经保险公司检测,此油箱抽出汽油中含水3-4公斤。
遂向襄阳南漳县消委城关分会投诉。

【处理结果】经查,7月4日南漳县突降暴雨导致加油站92号车用汽油油罐进水。
工作人员没有立即停止该油罐汽油的销售,导致消费者车辆发生故障。
《消保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有财产损害求偿权。
经调解,加油站赔偿邢先生拖车费、修理费、误工费合计6000元整。

案例四

五一假期酒店乱涨价退款案

【案件情况】2023年4月30日,外地旅客王先生在老河口市某酒店住宿,平常是100余元的房间,当天收费500余元。
王先生认为酒店前台没有收费公示牌,属于五一期间乱涨价,遂投诉至老河口市消费者委员会酂阳分会。

【处理结果】消委工作人员调查,酒店负责人声称“工作人员失误,混淆房间号,错收房间费用”。
目前没有法律直接规定节假日禁止酒店住宿涨价,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有权根据市场供需适当调整价格。
但涨价幅度应当合理,且应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标示客房结算起止时间及各类客房价格。
经调解,酒店退还王先生400元。

案例五

游泳培训班停课群体投诉案

【案件情况】2023年8月,12345市民热线连续接到4起关于鱼梁洲某游乐园游泳项目的消费投诉。
投诉人称,在该游乐园交费参加游泳培训,但是教学经营方突然停止教学,且不能明确再次开学时间。
投诉人要求退费或折算成游乐园门票,遭到教学经营方和游乐园双方的拒绝。

【处理结果】经查明,游乐园在暑期将游泳池单独租借他人开展游泳教学经营活动,有20余人交费报名,由于内部管理原因停止教学。
《消保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经营者提供服务违反约定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服务费用和赔偿损失。
游泳教学经营者与游乐园之间的纠纷不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有权向以上两方选择主张权利。
经过沟通释法,游乐园同意以高于剩余学费的标准补偿学员游乐园门票或现金,同时承诺按照既定方案自行解决后续全部同类纠纷。

案例六

插秧机故障频繁退货案

【案件情况】2022年2月,南漳县九集镇农机操作手陈先生,在襄州区光彩物流基地某农机经销部购买了一台二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付款5.2万元。
5月3日,开始季节性插秧作业;5月8日,插秧机出现高温现象,商家免费维修;随后又陆续出现电脑控制失灵、手动控制失灵、发动机持续高温等问题;6月6日,不能正常作业。
因插秧机故障频繁,陈先生多次联系要求退机或换机。
商家只同意售后维修,不同意退机换机。
陈先生遂投诉维权。

【处理结果】《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三包有效期内……符合退货条件或因销售者无同型号同规格产品予以换货,农机用户要求退货的,销售者应当按照购机发票金额全价一次退清货款。
”张湾市场监管所向生产厂家发函查询,经多次调解,商家全额退款5.2万元。

案例七

电动汽车质量问题退车案

【案件情况】2023年3月,宜城市消费者徐先生在襄沙大道某电动车行购买一辆四轮电动汽车,付款1.6万元。
8月,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熄火,车行维修后,9月突然再次熄火。
徐先生要求退车退款。
双方一直未能协商一致,徐先生投诉至宜城市消委鄢城分会。

【处理结果】车行认为该车辆车身有6处撞痕,车漆破损,只能以9000元费用回收,但是徐先生有异议。
《消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扣除折旧费5000元,徐先生拿到退车款1.1万元。

案例八

汽车商业保险理赔案

【案件情况】2022年10月,润先生与严先生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润先生车辆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严先生此次事故负全责。
严先生的车辆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投保时车辆性质为非营运用车。
保险公司调查发现严先生车辆行驶里程数过多,怀疑存在营运性行为。
若严先生未向保险公司更改车辆使用性质,该起事故商业险部分属于保险责任免除,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保险公司要求严先生配合调查,但严先生不予配合。
润先生车辆一直无法理赔,遂向法院递交诉讼申请。
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处理结果】经调解,严先生同意配合核查。
调查显示,无确凿证据表明严先生车辆有营业性运输行为。
随后保险公司进行车损评估,三方达成一致赔偿意见:保险公司对润先生车辆承担维修费、施救费共计8799.5元。

案例九

房屋中介服务收费纠纷案

【案件情况】2023年5月6日,张先生在线上平台与襄阳A房产经纪公司签订《好赞协议》,将其父母在襄阳的房屋挂牌推广。
5月9日,襄阳市B房产经纪公司找到买家,经联系后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张先生同买方签订《房屋买卖协议》。
随后A公司根据《好赞协议》,要求张先生支付“好赞”服务费三千余元。
双方产生争议,遂向襄阳市房产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投诉。

【处理结果】经查,张先生与A公司签署《好赞协议》约定:A公司对其父母房屋出售进行推广服务,若在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内推广成功并成交,出售方支付成交价1%的好赞服务费。
张先生认为,其委托A公司的目的是出售房屋,而不是所谓的“好赞”服务。
A公司当时口头承诺成交后由买方承担中介佣金,张先生线上签订协议时未细看,直接签署了协议。
在A公司索要三千余元佣金时才发现,协议规定由张先生支付,该条款内容与当时口头承诺不一致。
根据《房产经纪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房产信息服务属于经纪服务的一部分,“两家或者两家以上房地产经纪机构合作开展同一宗房地产经纪业务的,只能按照一宗业务收取佣金,不得向委托人增加收费”。
最终A公司接受调解,放弃收取“好赞”服务费。
各方握手言和,此房屋顺利过户。

案例十

学生研学游行程变更纠纷案

【案件情况】2023年7月,襄阳某培训学校委托北京某旅行社组织65名在校学生参加研学游活动。
宣传手册及旅游合同均约定有“进清华北大校园、游故宫景区”等行程。
后因各种客观因素,旅行社方临时调整行程,此次研学游的核心游览点均未前往。
学生家长要求该培训学校退全款,校方认为应当由组团旅行社负责退款。
三方产生争议,故投诉至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处理结果】经查,该校与组团社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行程变更系客观原因造成。
根据《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第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等规定,因客观原因变更行程、花费明显少于合同约定的,旅行社应退还旅游者差额,并支付同额违约金。
争议在于,学生家长认为校方应当承担退款责任,该校则认为应当由组团旅行社退款。
依据《消保法》相关规定,学生家长有权向学校主张权利,该校应先行退赔,之后可向该旅行社追偿。
最终双方达成协商,校方退赔每人1000元,共计6.5万元。

最后,帮帮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积极主动参与消费监督,若发现经营者有违法行为时,请及时拨打各有关职能部门维权电话进行投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