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华平
灰埠五里谌家的老巷子
五里谌家,位于灰埠镇境内锦江与钧山之间的一个丘陵小盆地中。在这个小盆地里,除了五里谌家,还环布着李家、三保、庙下、路西、来元、何家山6个自然村。与众不同的是,这6个自然村连同五里谌家在内,除了李家姓李外,其它的自然村全是一个姓——谌姓。而且所有谌姓自然村,都是从五里谌家分出来的。

这么多村庄从五里谌家分出,说明五里谌家祖先开辟的基址容纳不下暴增的人口。该村始建于南宋德祐丙子(1276)年,始祖谌乐全,从本县凤岭(鸡公岭)迁来。因村址所在地周边都是绵延五里的山岭而得名“五里谌家”。从1276年到1986年的700多年时间里,谌乐全的后裔已繁衍到730户3455口人。要不是元至元年间分出5个村来,祖居地的人口实在是太拥挤了。即便这样,1986年时的祖居地还有438户1888口人。比分出去的5村总人口还要多。如今祖居地还有牌楼、花厅、大元、长房4个村民小组聚在一处。
五里谌家人丁兴旺,五里谌家的人才也辈出。具体的情况笔者不大清楚,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民国时期五里谌家出了个中国生漆大王谌华堂。
就谌华堂这个名字,笔者并不陌生。文革时期笔者在灰埠中学读书的时候在五里谌家开门办学,师生上课的地方就是谌华堂的豪宅(当时是灰埠公社五里大队的大队部)。后来参加筹备高安中学百年校庆,在史料中又发现谌华堂的事迹,说他在抗战期间的1939年,因日寇进犯高安,县立初中停办,县政府也搬迁到锦江南岸的珠湖,许多青少年失学,就毅然出资在钧山之南的净慈寺火社庙创办私立笃志中学,1945年迁家乡水口塔,1947年迁县城仁济桥头,1949年并入高安县立联合中学(高安中学前身)。后来因为寻古,在《高安县地名志》里又见记载他是民国大资本家。
五里谌家的谌华堂故居
知晓谌华堂是中国生漆大王的,是我的公众号粉丝天意。从他提供的资料中笔者得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五里谌家第六次修谱,请了当时的高安县建设局局长胡汝綎为谌华堂作了一篇序。从这篇序里,笔者获知,谌华堂的父亲谌贻经曾以读书科举为志,无奈家贫只好弃学改行医为生。受父亲影响,谌华堂也是因家贫而弃学,靠卖药养家。由于药品市场混乱,假药次品极多,他怕百姓买到假药而害人性命,便改行去汉口经商。可经营数年,依然赚不到钱。
谌华堂在汉口做生意时,正是清光绪末年。汉口市场有一种生意特别红火,那就是生漆生意。生漆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涂料,就像如今的油漆。汉口经营生漆由来已久,由于地处华中长江水道,交通十分发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漆的集散中心,在这里开漆店的商家不少。其中有一家店主竟然也是谌姓人所开,谌华堂便到这家店里去打工。这家店叫“谌万丰漆店”,谌华堂先是当学徒,学成后转为店员。多年的商场见识,让谌华堂积累了不少生漆经营经验和人脉。让谌华堂意料之外的是,谌万丰漆行竟然因管理不善而倒闭,却又让谌华堂接手。
谌华堂毕竟不是平常之人,他接手后改店号为“谌裕太漆店”。由于谌华堂人心实诚,讲信用,不造假,体恤人,谁都愿意和他做生意。当时由于生漆容易掺假,方法多样,又较难识别。曾流传有“生漆一团黑,神仙认不得”的说法。谌裕太创办后,注重质量,不掺杂作假,又赶上汉口漆业最兴旺发达时期,因此生意兴隆。到1920年,谌裕太漆店已升格为漆行,经营的业务量竟占全国的一半,成为汉口工商业的大户,“中国生漆大王”的名号由此而来。
生意做大后,全国各地的大小漆行都以谌裕太为总行,生产商、经销商,都聚拢在他的旗下,连日本漆行都离不开他的货源。
五里谌家的历史遗迹:五里人民会场
为了巩固汉口的漆业霸主地位,谌华堂严把货源进口关。大儿子谌继先和小儿子谌振卓的帮助下,在全国主要生漆产地设有 8 处收购生漆庄。每处收购庄都派正直之人负责,从而确保了生漆质量,赢得更多商家合作。谌裕太漆行的财路亨通,令汉口的金融大亨都成了谌华堂的挚友,使得谌裕太漆行的资金雄厚,周转自如。谌华堂手有余钱,便一面扩展投资项目,一面广做善事。在商业方面,他不仅增加颜料、棉花、纱布、食盐的经销项目,还自己开办了钱庄,投资了房产。在私营漆业上他是汉口老大,在私有房产方面,他又是汉口房产巨头“三六四堂”之一。
在善事方面,无论是在汉口还是在外地,只要看到有饥寒困苦,他都会慷慨解囊,予以接济。抗战时期,他从上海巡视漆行生意回汉,在船上看到满船都是逃难百姓,饥渴无助,他即捐银500余两。对家乡,他更是念念不忘。民国十五年(1926年)江南大旱,高安哀鸿遍野,饥民缺粮,谌华堂首倡公典,带头捐资建立基金,用于小本生意人的低息借贷;建立义仓,带头购粮积蓄,用于赈灾济民。抗战期间,见家乡子弟无处求学,便创立笃志中学,无论师资是校园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求做到最好,成为当时高安的模范学校;高安城仁济石桥被炮火炸毁,抗战结束他捐资十万使之修复。
他六十岁后便将生意交付儿子,自己得以有空往返于上海、汉口、九江和家乡之间。来来往往做过的善事不计其数。对于家族亲友,他也是有难必助。他对外慷慨,对己却吝啬,常常是粗布衣服,粗茶淡饭。由于生意做得好,由于善事做得多,他在家乡威望极高。在汉口,他是汉口高安同乡会会长;在族中,五里谌家第六次修谱,他被众推为督修。可惜的是,因为早年阶级斗争的需要,他被定为大资本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资产被没收,权利被剥夺,以致名声扫地,史料不载,后世对他知之甚少。
本文完
本文素材由本号粉丝天意提供,在此致谢
来源:高安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