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江豚回家了!(江豚搁浅市民新区托举)

“我怕江豚再次受到伤害或者搁浅,就蹲在那里一直用手托着它,尽量让它的身体浸在海水里。
大约过了20分钟,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我就把江豚接力给他们了。

李先生手托搁浅江豚,儿子和女儿往江豚身上浇水。
受访者供图

近日,

搁浅江豚回家了!(江豚搁浅市民新区托举)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江豚再次现身青岛近海引来关注——

市民李先生在西海岸海军公园附近游玩时,

发现了海滩上搁浅的一头江豚。

7月15日,

从新区海洋发展局获悉,

当天工作人员把江豚带到新区胡岛一处深水区停泊点,

让它顺利游回大海,

这是新区今年成功救助的第3例搁浅江豚。

热心市民为救江豚晒爆皮

上周日,市民李先生一家在海军公园附近海滩游玩时,没想到和江豚来了一次偶遇。
“热心市民好样的。
”“烈日下坚持托举江豚为其点赞。
”视频中,为救搁浅江豚,李先生一家都行动起来了,不少网友看到后为其点赞。

热心市民合力营救江豚。

辗转联系到李先生,他回忆道,7月14日下午1时,他带着妻子、儿子和女儿一起到海军公园附近游玩。

正当他在海里游泳时,突然发现约10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大鱼”。
“当时我以为是一条鲨鱼,看它在浅水里露着背部,尾巴不断扑腾,肯定比较难受,我就赶紧上前查看情况。
”李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江豚。

“我和周围市民一起把它往深水里推。
结果推了几次,那头江豚又被海水冲了回来。
”李先生仔细查看,发现江豚的头部和腹部均有划痕,于是赶紧报警并联系区海洋渔业局求助。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李先生担心江豚会二次受伤,便蹲在浅水区域用手托着江豚。
“它自己在岸边时会一直甩尾巴扑腾,我就用左手托着它的头部,右手托着尾部,尽量让它的身体浸在海水里。
儿子和女儿就在一旁往江豚身上浇水。
现场大概一共有六名市民参与了救援。
”由于事发时间正值中午,太阳光照强烈,当时李先生和其他两名市民的后背已经“晒爆皮”了。

一米长的江豚“宝宝”回家了

接到报警电话后20分钟左右,相关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经查看后初步判断此江豚可能是被渔船的螺旋桨打伤。

“有些江豚喜欢跟在渔船螺旋桨后面吃打碎的小鱼,所以可能会被误伤。
”新区海洋发展局渔业资源保护科副科长魏强告诉。

搁浅的江豚只有一米长,大概是不到一岁的幼体“宝宝”。
“我们第一时间咨询了救助站相关专家,他们称江豚有自愈能力。
如果受伤情况不严重的话,建议先去深水区域看看能否放生,如果不行的话再去接受专业救助。
”魏强称,最初工作人员想把江豚送到码头附近的深海区域放生,但是考虑到目前处于休渔期,码头停靠的渔船比较多,担心它容易“迷路”,所以又另选了一处海域比较开阔的地方。

当天下午3时左右,江豚“宝宝”在胡岛一处停泊点顺利回家。
“刚开始把它放进水里的时候还不太会游,可能是搁浅的时候扑腾累了,后来随着水流慢慢游到深水处时,能明显看出它游起来比较轻松了。
大概过了一小时,看它安全‘回家’后,我们就撤离了。
”魏强称。

食物充足吸引众多江豚觅食

今年以来,江豚海岸搁浅事件在青频发。

3月14日,本报曾发布过江豚搁浅新区唐岛湾一事,两名热心市民在海边游玩时发现江豚,立即脱鞋下海营救,帮助其回归大海。
视频一经发布,收获了数千网友的点赞。

3月22日下午,有网友反映在新区龙湾景区海边发现一头江豚搁浅在岸边石滩上。
一热心市民多次尝试将其推回大海,但未能成功。
幸运的是在海浪的帮助下,江豚最终还是回归大海。

3月28日下午,同样在新区龙湾景区,岸边再次出现一头搁浅江豚,但遗憾的是这只江豚已无生命迹象。

“到目前为止,今年新区已经成功救助3头搁浅江豚,数量比往年翻一倍。
”魏强称,“青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东亚江豚到来的原因之一。
由于休渔政策的实施,青岛的渔业资源受到良好保护,使江豚有了充足的食物供给,吸引江豚越来越多,出现搁浅的几率随之走高。

魏强在此提醒市民,如果有市民发现类似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渔业主管部门处理,或者联系专门的水生野生动物救助机构寻求帮助。
越早发现进行救助,它们的存活率越高。
对于已经死亡的江豚,专业人员会进行无害化处理。

深读一点

渔船配上驱赶装置

防止江豚“自杀”

江豚的习性是什么?如何更好地保护江豚不受伤害?

对此,联系了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永涛。
通过视频,李永涛判断此次搁浅的为东亚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悉,江豚属于洄游性水生动物,青岛海域是其主要栖息地之一。
每年三四月份,江豚开始靠近青岛近海海域,进行繁殖。
秋季逐渐游离近海岸,进入深水区。

李永涛称,很多受伤严重的江豚多与渔业活动有关,“江豚在海里主要靠回声定位,当遇到一些比较细的渔网时,江豚容易分辨不清误撞缠到渔网上。
因为江豚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出水呼吸,如果被缠住后不能浮出水面,就可能窒息死亡。

此外,幼小江豚生存能力弱,受过往船只撞击、过大声音也会导致江豚内腑受伤。
“国家鼓励渔船在海里下网时配备驱赶装置,这样江豚就能有所感知,便可以避免其误撞‘自杀’。
”李永涛说。

来源丨 观海/青岛/掌上青岛 璩骊儒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