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要他们的老人和孩子(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劳动力)

一般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是爷爷奶奶带,小夫妻外出打工,长时间远离父母。
靠着爷奶溺爱,加本不正确的世界观引导。
缺乏父母教育,孩子就这么一步步走残了,自卑,胆怯,自闭又搞事,未来看不到希望。

有人说,我就是这样,自己在东莞厂里面做工,小孩在老家父母帮忙带着。
小孩不听老人话,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可是,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大部分穷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复制着贫穷,几乎看不到希望。
社会让父母早早离开孩子,个别小孩因缺乏亲情关爱而选择报复社会。
社会又因小孩的行为,对父母进行道义上的谴责。
父母说,那我们不生还不行吗?

更需要他们的老人和孩子(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劳动力)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凡是农村留守儿童,几乎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
或者很早就跟家人出来打工闯社会,搞原始积累的。
基本上要么废了,要么活的很艰难被动,甚至拖累全家三代的命运。
他们也许很努力,但是缺乏指引和支撑,很盲目,瞎摸索,社会认知偏差。
总是面对无法掌控的处境,以及不得不半途而废的遗憾。
包括不得不背负无力承担的压力,面对机会难以把握,人生节奏跟不上时代趋势,一直在追,一直在被淘汰。

网友李涛说:我在浙江某地碰到十四五岁孩子就不上学了,到汽车修理厂学修汽车。
大多数人是打一辈子工,一年回家不了几次。
聪明的二十出头就开修理厂,二十五六就靠自己在浙江买房的。

这个问题不是一时,是很久了。
以前是从小就留守,现在是年龄小在父母身边,该上学或初中离开父母回家乡读书,也是一种留守。
这几年,在外地上小学不那么难了,但高中加高考是就成了分化门槛。
每当到孩子入学时就想到少年中国说,看到问题的人很多,让时间解决问题的人也不少,只是苦了一批人。

父母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这也是做父母的责任。
社会也要为小孩异地上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条件。
发展需要年轻劳动力,更需要他们的老人和孩子。
因为我们自己小时候当过留守儿童,长大了也只记得几个跟父母一起的生活片段,所以特别重视自己小孩的陪伴!

农村户口90%的都是如此,青壮年出去打工,孩子留给老人照顾。
在当地县城工资一月2千,不出去打工,跟慢性自杀差不多。
家贫走四方,没有办法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