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佛山推出《佛山市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关于佛山城市建设有不少新提法,例如以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产业高端化,从“产城人”到“城产人”发展战略转变。“城”处于打头阵的位置,以城促产,佛山对城市建设的重视再次提到一个高度。
城市升值的过程,注重岭南文化的融入。例如,其中提出在街区建设中,彰显岭南特色,在推进祖庙-东华里特色步行街区等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石湾“陶醉文化街区”、梁园周边“禅文化”街区建设,显出城市内涵。
治理现代化3年投入3523亿2016年6月,佛山召开全市城市治理大会,抛出“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新目标,深入城市毛细血管中,开展精细化治理;同时,佛山城市建设的视野和格局扩大,与国际对标。 2017年推出的《佛山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2017年- 2019年,实施968个项目,完成3523亿元投资额;实现城市规划从重城轻乡到城乡统筹转变,从“摊小饼”到组团集聚转变,城市建设从粗放扩张到绿色可持续转变,从“千城一面”到突出特色转变,从城乡二元到镇村现代化转变等。 城市建设深入城市肌理中,通过优化治理服务群众。例如禅城区启动的社会综合治理指挥中心(云平台),探索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其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一个小小窨井盖损坏,以前需层层上报审批后,再层层下派。通过云平台监控,可实现秒级响应,相关责任单位能同时获悉协同治理,及时解决问题。 如何突显城市治理特色?特色小镇建设被纳入发展重点,如以大沥镇-禅城区-北滘镇为核心圈层打造“科创小镇”,以里水镇-狮山镇-龙江镇为联动圈层打造“高新小镇”,以三水区北部-高明区西部-顺德区南部为拓展圈层打造“文旅小镇”。 2018年5月,《佛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18- 2020年)》发布。今年,佛山城市建设又有不少“大动作”,比如计划推进澜石港、佛山新港搬迁和码头作业区的改造,南海汽车站搬迁至佛山西站,建设费用预计耗资约7 .3亿元的普君片区建设提升工程启动,老城建设更新步伐加快。

今年,佛山提出加强市级统筹,生态规划全市一盘棋正是一个体现。今年佛山两会上,《佛山市自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出炉,指出划定生态控制线1953.4平方公里,占全市域面积51 .4%。要求严守市域生态控制线和市域396.7平方公里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构建“三屏、六楔、两脉、两环、两网”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 推进绿色进城,从“浅绿”到“深绿”飞跃,是佛山绿色发展的注脚。规划提出,建设佛山水道、东平水道、潭洲水道沿岸长约84公里的滨水绿带,串联城区新建扩建的18个千亩公园,总规模约38.2平方公里,打造城区生态绿心。对全市48个河心岛,总面积约为41.1平方公里的空间进行生态修复。“预计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佛山将实现自然生态从‘浅绿’到‘深绿’的质的飞跃。”
提升城市“气”质加码今年1月1日起,《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以地方立法形式为扬尘污染治理保驾护航。在不少工地施工建设正在佛山进行时,条例出台适逢其时。
工业污染治理方面,佛山今年着重对家具行业大气污染进行整治。据悉,家具制造业是佛山重要产业之一,年产值约千亿元。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家具制造企业超过4000家。根据整治行动,推动家具企业取消喷漆工序,进入共享喷涂中心实施集中喷涂喷漆。到今年底前,家具制造企业集中的南海、顺德等区域,至少建成一个以上家具共享喷涂中心。还要求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水平,推广第三方治理运维和在线监控装置。
今年1-10月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佛山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78.6%,较2017年同期有所改善。
政府民间合力治水近来,在顺德区均安镇凫洲河畔,市民经常可以看到身穿马甲的民间河长沿路巡河,他们有学校的老师学生、有附近居民、有义工志愿者等。一位家住附近的民间河长表示,“周末经常会来巡河,平时在晚饭后来这里散步时也顺便巡河,主要巡查河面是否漂浮垃圾、居民是否有不文明行为等。”他说,有一次在巡河中发现水面漂着不少水浮莲,及时通过电话进行反馈,河长办下午就来处理了。 而在佛山的河涌旁,立起蓝色的河长公示牌。在禅城丰收涌旁的蓝色河长公示牌上看到,该条河涌镇级和村级河长、河长职责、整治目标、监督电话公布,还印着两 个 二 维 码 ,分 别 是 佛 山 市12345、佛山市河长办微信公众号。据介绍,市民如发现河涌污染问题,可以直接扫河长公示牌上的二维码投诉。 今年起,佛山开始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计划投资194亿元,建设412个工程项目。到202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83 .3%,广佛跨界主要河流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
两违清拆绝不手软今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赵坤带队前往佛山,督察调研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赵坤强调,要以督察督办为抓手,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共同责任考核机制,对执行不力、进度滞后或弄虚作假的予以严肃问责。事实上,今年以来佛山五区在推进查治违建工作上亮点颇多。
今年4月,南海区高规格召开查处治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动员部署大会,打响查治“两违”行为的攻坚战。《南海区查处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共同责任制实施意见》也已正式出台,推进“两违”查治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所需。
根据《实施意见》,南海区以2018年2月26日为界,明确了新增“两违”行为和历史“两违”行为定义,将进行分类处置。新增违建要坚决拆除,历史违建则将根据具体情形进行拆除、补办整改、没收、监管等处置方式。
其中,被称为“南海第一爆”的定点爆破拆除西樵一处违建厂房,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两违”整治的决心。
据了解,该厂房属于历史违建,共2000平方米。西樵镇查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历史‘两违’行为的处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南海区现行行政政策执行,分别是拆除、补办整改、没收、监管。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西樵镇查治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该违建厂房采取定点爆破的方式进行拆除。”
除了南海,禅城去年已出台了《快速制止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机制》,被称为史上“最严”。《机制》强调对“两违”问题发现在初始,遏制在萌芽阶段。
根据住建部规定的5年查违建任务,今年禅城要完成70%的查处违建工作任务。禅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城市综合执法分党组书记赵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做好“两违”查处工作。
“堵”的方面,在去年完成拆违近13万平方米的任务基础上,禅城今年持续推进铁拳整治。日前,禅城一小区就有93户业主因为违规搭建,被冻结房产证。
同样保持高压态势,对两违予以强力打击的,还有顺德。杏坛镇“两违”整治办对三类“两违”行为进行专项整治,按“两日一小拆、一星期一大拆”的高压控违态势对2个回填鱼塘进行清理。仅用2天,就清理了约300平方米违章建筑。
随着土地价值的上涨,私自占用村集体土地的行为不断涌现,进一步影响村容村貌和新农村整体规划建设。杏坛“两违”整治办表示,将严格按照《杏坛违法用地违章建设执法共同责任制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各项“两违”整治工作,确保镇内建设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