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河古道”工程启动 台州黄岩区将大变样(古道工程永宁护城河浙江日报)

老黄岩护城河,即“官河”,最早可追溯至宋时,由5条河道组成,总长5.6公里。
如今,护城河的内河已经消失,但“一江三河”围绕老城区构成“江湾水岛”特征符号仍在,昔年沿河而建的城中街巷也多有保留。

近日,黄岩区宣布跨入“永宁江时代”,提出以“千年永宁”为文化坐标,在“拆改留”并举中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大美宜居新城区。
“官河古道”工程,承载打造“千年永宁”的重要使命,成为当前黄岩区城市建设的“1号工程”。
“官河古道”将按照“连线成片、水清可观、岸绿可游、街繁可贸”的标准,沿护城河河道延伸构建绿道,建成供市民休闲出行的环城绿带,为黄岩塑造一条贯通全城的“新动脉”。

“黄岩城区的格局已延续上千年,‘官河古道’工程,就是要将这一格局重新利用起来,为老百姓的生活增色添彩。
”黄岩区住建局局长杨文广介绍,此前的一系列拆改工作,也为该工程腾出了空间,打好了基础。

“官河古道”工程启动 台州黄岩区将大变样(古道工程永宁护城河浙江日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翻开规划图纸,护城河将老城区围成一个“心形”闭环,城内街巷四通八达,河道沿线村落众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沿河分布。
“官河古道”工程将打通护城河此前断开的河段,依托多个老城区沿河绿地,打通全城重要节点,使绿道连贯通畅,为沿线居民提供更多郊野休闲、游憩的空间。
近年来,黄岩一直强调改造和保护“两轮驱动”思路,留下文化遗迹。
随着工程的推进,以五洞桥为核心打造的黄岩都市休闲“新天地”、定位黄岩民俗文化“新地标”的孔庙、36街72巷及其他文脉保护改造工程都将被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官河古道”将成为汇聚黄岩地域文化的历史长廊。

杨文广表示,黄岩区住建局还将注重整合提升周边资源,除了对生态环境、历史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也将对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官河古道’工程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融合城市功能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兼具生态、文化、旅游、商业及防洪等功能。
它既是对黄岩昔日文明的传承,也是黄岩迈入‘永宁江时代’的重要创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