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义兴镇将如何作答“加快推动全市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这道必答题?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省去农户后顾之忧
3月25日,在剑阁县义兴镇义达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达牧业”)内,挖掘机、推土车正在对新建的8400㎡羊圈进行场平工作,一座已建好的饲料加工厂立于旁边,为全镇肉羊养殖户提供最可靠的饲料。

该公司由返乡创业大学生梁建和发小邓光勇创建。他们用7年时间,从最开始的几十只羊发展到现在的1200只羊,在当地乃至全市都小有名气。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在剑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义达牧业以“五统一”(统一提供“羊苗、技术服务、精饲料、防疫服务、回收”)代养模式与当地老百姓签订了代养合同,协助义兴镇肉羊养殖户大力发展肉羊产业。
今年62岁的李政斌,已有七八年肉羊养殖经验,但以往都是单打独斗的散养。今年,听说义达牧业准备带着大家一起干,他瞅准时机,修羊圈、扩规模,计划在“虎”年,赚点“羊”钱。
正如该镇党委书记李国凡所说,现在义兴镇的乡亲们都渴望着靠羊致富,好让日子过的“喜气洋洋”。
在探索肉羊养殖良种化繁育,优质化饲养、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经营方面,除“‘五统一’代养模式”,该镇还摸索出“政府主导搭平台”及“保险介入防风险”两项工作机制,为该镇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搭建了稳固的三角形阵势。
“政府主导搭平台”即该镇为稳步推进全镇肉羊品种改良,加快其规模化发展,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当好“店小二”,服好务,跑好腿,促进企业和养殖户的深度融合,并且在环保、贴息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最大可能的帮助和倾斜。
《广元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十条措施》提出,要将肉牛羊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加大政策性保险支持力度。为此,义兴镇提出“保险介入防风险”机制,鼓励养殖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其吃上定心丸,加大对养殖肉羊的信心。
在“三驾马车”的护航之下,截至2021年底,义兴镇共有肉羊养殖户517户,肉羊存栏26617只,其中能繁母羊7325只,2022年已出栏21854只,产值达3800余万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了积极作用。
坚持种养循环发展 延伸肉羊产业链
如今,广元市正加紧创建全国最干净的城市,全市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专题会议也提出,要实施“以草换肉”及“延链补链”工程,注重生态养殖,加强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生态环保这一块,义兴镇该作何做才能成功“出圈”?
“立足根本、因地制宜、不破不立。”面对以上问题,该镇党委书记李国凡回答道。
肉羊养殖离不开草料,该镇鼓励村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在玉米下套种黄豆、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充分带动“林下种植”,利用肉羊的粪便对农作物施肥,玉米成熟后,秸秆卖到义达牧业有限公司做成饲料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在李国凡的介绍下,该镇生态循环种养殖的示意图在脑海清晰可见。
时不待我,机遇转瞬即逝。“十四五”期间,义兴镇计划在全镇范围内肉羊存栏数突破10万只,年产值达到2亿元。
面对此目标,压力自然不小。要想在小镇实现10万只肉羊存栏量,关键在“人”和“企”。
在义兴镇双垭村,李伟正在清理新建的羊圈。而他的羊圈处于该镇肉羊养殖示范点——双垭村“畜牧小区”内,李伟新建羊圈为200平米,可养殖200只羊。
据双垭村的村支部书记邓成章介绍,目前,双垭村的“畜牧小区”已建成2340㎡,共有12户养殖户,计划年出栏肉羊5000只。
而义兴镇也希望以双垭村为核心点带动甘水、红星、工农等村建设6个畜牧专业养殖小区,计划培育200只以上育肥羊专业养殖户300户、30只以上育肥羊专业养殖户1000户。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该镇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对在外务工的村民广泛宣传肉羊养殖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且不少村民已有回乡打算。此外,镇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作为,积极与重庆、广东等地的养殖大户进行洽谈,有望“引得凤凰来”。
接下来,义兴镇将按照规划深入实施“百千万”“能力提升”“企带户养”“151”“秸秆综合利用”五大工程,从发展方向、人才吸引、业主养成、基地建设、销路出发,全方位助力肉羊产业发展。(李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