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城固脑瘫少年高考603分被西电录取,为赶上别人花更多时间学习(城固学习高考帮扶自己的)

  高考理科603分,他觉得自己没有考好

   8月25日上午,华商报来到汉中市汉台区鑫源街道张亮一家目前居住的地方。
自从几年前一家人来到此处后,父母一直做着废品回收生意。
见到有人来,尽管行动不便、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张亮仍一步步走到门口掀开门帘,招呼大家进屋坐。

   张亮说,自己身体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出生时大脑缺氧患上脑性瘫痪,导致肢体残疾,不能正常行走。
他说,自己到4岁时还不会走路,后来到山东一家医院做康复治疗才能慢慢行走,上学也比其他小朋友要迟一点。

   “小时候曾觉得老天不公平,之后就看开了,因为命运要靠自己改变,而不是老天决定。
”张亮说,上学后自己挺困难的,就是去上卫生间也得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进行,不过自己又是幸运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帮助和关怀。

   张亮说,他坚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也非常清楚自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为手的影响,写字速度不仅慢而且写得也不太好看,每次完成作业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因此只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上初中以后几乎没有在12点之前睡过觉,这样才能赶得上别人。

   就这样,张亮凭借自强自立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赞誉,他的成绩在高中时期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今年高考他取得了理科603分的好成绩,顺利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学习计算机类专业
不过,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张亮直言没有发挥好有点失望,因为他平时模拟考试都在六百三、四十分左右。

  下棋结缘的“师父”

  买笔记本电脑以书的名义送给他

   虽然还没有踏入大学校园,但张亮已经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要一直努力学习,拿更多奖学金,然后考研……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亮说,他很早就有了学习计算机的目标,一方面是小时候喜欢,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从自身考虑的,他认为这个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

   说到计算机,张亮告诉华商报,有一个人他永远不会忘记,不仅是自己目前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是这个人赠送的,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治病期间给了很多鼓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还教会自己很多。
这个人名叫程志轩,张亮在微信中给备注“师父”。

   25日上午,华商报通过张亮联系到远在深圳的程志轩,他表示,和张亮是2017年认识的,当时自己从公司离职,闲下来喜欢上网找人下棋,后来在网上认识了张亮,邀请过来下棋时,张亮说在医院治病不太方便,他就带着棋到医院找张亮,除了下棋两人还闲聊,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

   程志轩说,当时张亮除了每天要接受治疗外,还要通过带课老师发过来的视频在病房里学习,空余时间其实不多。
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张亮还这么勤奋,令人感动。
“我是一名工程师,家在西安,以前也曾创业失败过,经历了很多,所以看见这样一个踏实、认真的孩子,就想着能帮他一下。

   程志轩说,他也认为学计算机专业适合张亮,但前提是要有合适的工具,而张亮并没有电脑,因此便准备给他买台电脑。
由于担心直接说送电脑张亮不接受,所以就在深圳以寄书的名义寄了过去。
“我以前给他寄过书,所以有他地址,电脑寄过去没多久,张亮就开始学习编程,还把学习情况给我发过来。

  妈妈喜极而泣

  奶奶说“不容易!
很不容易!

   今年7月29日,张亮收到消息说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他便和妈妈一起来到城固第一中学领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特别激动,感觉自己圆梦了,回到家就拆开拿给奶奶看,她也非常高兴,说太不容易。

   张亮的妈妈说,自己和丈夫都是农民,长年靠务农、打零工维持生计,为了给张亮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看到录取通知书时,非常激动,眼泪都下来了,小时候别的小孩都会走路,可他不会,我们很苦恼,之后在济南一家医院诊断是小儿脑瘫,做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有所改善。

   张亮的妈妈说,张亮自信、坚强,这一点很了不起,有些事他自己能做到的尽量不麻烦家人,包括学习也都不用操心。
“虽然马上开学了有点舍不得,但孩子的前途也很重要,支持他自己的决定,只要孩子努力学习,不管他上学到哪一步,家里都会尽一切努力。

   华商报还见到了张亮的奶奶,虽然已经76岁,奶奶却精神矍铄,谈到孙子高考分数的时候,她乐呵呵地说:“听到他考了这么高的分数,我很高兴。

   “不容易!
很不容易!
”谈及张亮的成长,张亮奶奶说,以前家里贫穷,张亮父母在外务工,自己要照顾张亮兄弟两个。
要上小学的张亮行动不便,不会骑自行车的奶奶只能用自行车推着张亮去上学,在张亮上小学的几年里,村里的人都说张亮是奶奶推着自行车推出来的,奶奶每天一个来回,一趟二十分钟,中午还要送饭到学校,不管刮风下雨,一送就是五年。

   张亮上初中以后,家人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让张亮的出行变得轻松了,有了这辆电动三轮车,张亮上学靠自己就行,也可以载着奶奶一起出行。

  高中班主任:

  他是我带过所有学生中学习最努力的

   8月25日下午,华商报联系到了张亮城固一中的高中班主任周彦明,张亮给周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性格开朗且学习好。
周老师说,当时张亮入学的时候,他自己感觉中考成绩不是很好,后来在高中三年里,他学习非常刻苦,一年一个台阶,最好时曾在全年级考到了第十名。

   周老师说,张亮让自己和学校领导都感到惊讶的是,他上高一时曾写下“我要上清华”的誓言。
学校领导看到后慨叹,在所有一中的学生中,从来没有一个能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一开始就立下考上清华大学这样的目标。

   “虽然张亮身体不便,但是他在学习上要比其他人更努力;生活上也是自立自强,不管是在饭堂吃饭还是洗衣服,都是坚持自己去做;在每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上,张亮在自己站立不方便的情况下,把电动三轮车骑到队伍的最后面参加升旗仪式,坚持了三年。
”周老师说道。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教师,周彦明在采访结束前说:“张亮同学不是我带过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是我带过所有学生当中学习最努力的!

  一路走来 他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张亮无论是在治病还是生活等方面,一路走来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张亮除了与家人分享这份喜悦,还把喜讯分享给了一直以来影响着自己的“饶叔叔”。
张亮的这位“饶叔叔”是汉中市阳光公益协会会长饶长铭,2012年7月的一天,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元观镇新丰村山区有个9岁的脑瘫儿童,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在河北打工,全靠祖父母照看,听完后,他的心中一惊,决定去这个儿童家里看一看。
从这一天起,饶长铭便开启了自己对张亮10年的帮扶历程。

   上元观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陈文军是张亮家里的帮扶干部,陈文军说自己在2017年走村入户的时候发现了张亮,“知道这一情况后,我们首先给他们家里5口人落实了低保,及时办理了残疾补贴。
”陈文军表示,后续将继续关注张亮的成长,如果他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帮助,自己还将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和支持。

   上元观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罗聪说:“知道张亮考入西电的消息后,镇党委、政府积极动员各方帮扶力量进行帮扶资助,目前已落实福彩助学在内的帮扶资金共计一万元。
同时将继续对张亮家庭进行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确保不因就学、就医等因素导致新的贫困。

   8月25日下午,城固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也送来助学金,鼓励张亮要努力学习。

华商报 王健 文/图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029-8888000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