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祥、张新菊夫妇投资兴建的唐河戏曲大舞台
(唐河戏曲大舞台)
2022年1月28日,农历牛年腊月二十六。
虎年春节来临之际,上午8点多,寒风裹着雪花再次纷纷飘落。
此时,正在值班的唐河县戏曲艺术中心主任赵建黎听到一声汽车鸣笛和敲击大门声,匆忙从办公室出来。
原来是县著名民营企业家、县戏曲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郑金祥先生带着小货车到戏曲艺术中心慰问来了。
郑金祥是唐河县滨河街道刘洼村人,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行业。
同时,郑先生、张新菊夫妇都喜欢戏曲,工作闲暇之际,还都能唱上几曲。
事业成功以后,夫妇俩就投身于民间戏曲文化工作,受到广大戏迷和居民的一致赞扬。
2014年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们自费投资70余万元,对搬迁后文峰广场的革命纪念馆进行改造,建筑了“唐河戏曲大舞台”,购置了幕布、音响、照明等设施,成为唐河县民营剧团演出和戏迷们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2017年,郑金祥个人投资百万余元,排演了河南省首部反映扶贫攻坚的大型曲剧《春风化雨》,该剧曾荣获“黄河杯”戏曲大赛金奖。
2017年,唐河戏曲大舞台授牌仪式结束后,与省市领导合影。
二排左四为郑金祥先生
2019年夏,郑先生夫妇又投资800余万元,对大舞台重新进行扩修加高,更新配置了高档音响、灯光,建造了演员休息室、化妆室、厨房、洗手间等配套设施;2020年夏,县戏曲艺术中心正在赶排《槐树街故事》,看到戏曲中心条件简陋,没有降温设备,郑先生把演职人员请到戏曲大舞台排练厅,几台大功率格力空调机全力开动,还免费提供食宿,为剧组的演员们提供了良好的排练环境,保证了剧目排练的顺利进行。
几年来,郑金祥、张新菊夫妇兴建的“唐河戏曲大舞台”已成为唐河民间戏曲的一张亮丽名片,连续三届在此举行唐河县民营剧团戏曲大赛和春节、中秋节戏曲演出。
2019年,唐河县被命名为省级“戏曲之乡”和几年来全县戏曲工作屡获大奖殊荣,令郑先生夫妇非常高兴。
为了报答对唐河戏曲工作者的关爱支持,今天他们又冒雪为戏曲艺术中心送来了粉条、馒头、鸡蛋等价值千余元的春节慰问品,令艺术中心的演职人员感动不已。
唐河戏曲大舞台右边的县剧协办公室
郑金祥先生送给戏曲艺术中心的慰问品
作者简介:李中群,网名:唐河岸边,唐河县桐寨铺镇人。
县人大退休干部,现任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县域历史文化的研究。
2011年来,在《石柱山》《唐州风》《唐河文史资料》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
参与《唐河胜迹》《中共唐河县历史(第二卷)》《唐河革命老区发展史》《史韵唐河》《漫话唐河》《南阳历史文化词典(唐河县部分)》《唐河县地名志》等书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