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发展如何?网友:没了孤傲的仙气(修车老头国画没了网友)

修车老头石溪

于是,有门路的拼命往上钻;没门路的,拼命修炼内功,为的都是有朝一日成名成家。
可也有人偏偏相反,守着个修自行车的小摊,闲时画点画,竟然就这样走红了。

“修车老头”原来是个大画家

最初的走红,是因为网上流传的这样的照片:一个老头守着个修自行车的摊子,在没人修车的间隙,将画毡铺在地上作画。
俯下身子,一支毛笔饱蘸浓墨,点染过后,一幅大写意花鸟跃然纸上。

后来发展如何?网友:没了孤傲的仙气(修车老头国画没了网友)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石溪画作

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一个老头,画笔下确实这样一般景象,各种的反差不可谓不大。
这个“老头”身上具备了突然爆红的要素:身处市井的平常人,却是身怀绝技的“扫地僧”,恰好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近年走红的“流浪大师”沈巍、前几年被全世界关注的“犀利哥”,无不如此。

随着挖掘的深入,这位修车老头的身份也逐渐清晰,他本名叫季祥德,笔名石溪,一个从东北而来的京漂画家。
他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一手大写意国画个性十足,笔下的花鸟既有八大山人的冷峻,又有齐白石的淋漓。
做了京漂,他原本也是以画画为生的,修车于他来说,仅仅是个爱好。

雪天修车的石溪

修车老头后来发展得如何?

下面这张图,是修车老头老季在摆摊卖画,图中一个老汉手里拿着一本《大师石溪》的画册,老季坐在凳子上,手中拿着写有“白菜价”的卡牌,旁边还放着“一元两张”的牌子与几幅画好的画。
“一元两张”的画作,对于现在的行市来讲,岂止是白菜价,简直是白送。
难道老季混得这么惨吗?

其实不是的,老季也曾经拿着画作到画廊推荐,也举办过画展,算是混出了些名气。
随着声誉日渐增高,有画廊老板开始向他订购作品,甚至有的一订就是一万张。
一万张作品,进账的可是实打实的钞票。

很多名家看过老季的画后都交口称赞,就是徐悲鸿先生的遗孀廖静文女士,都曾亲自出席了他展览的开幕式。
如果说以前走红是大众的认可,现在有了名家的称赞,还有美术界权威人士的站台,老季算是真正地出名了。

石溪画作

成名的“修车老头”,竟也开始“流水线”作画

开办了自己美术馆的老季,还修不修自行车?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张图让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图中数十张画作摆了一屋子,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构图,稍显不同的就是鸟的大小与位置、落款的位置变了一下。

“流水线”作画,历来被人鄙视。
画画是艺术创作,不应该重复自己。
“流水线”作画固然简单快捷,但它也会泯灭艺术个性与创造力。
为了利益而抛弃质量追求数量,迟早会扼杀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像范曾这样的国画大家的“流水线”作画,不同样让人诟病许久吗。

结语:艺术不仅要向“钱”看,还要向“厚”看

据说老季还在网络上做起了书画拍卖,价钱也不太高,几百到几千的都有。
想必是订购量挺大的,要不怎么会“流水线”作画呢。
艺术家同样是人,同样有追求优质生活的权利。
艺术向“钱”看无可厚非,但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更要向“厚”看,向深厚的艺术造诣看。

石溪书法

看到现在的“修车老头”老季,有网友说其成名后飘了,抛开修车摊,他身上那股孤傲的仙气也没了。
依然记得当初老季的那句话——修车是我的爱好。
现在再来看看,没有了修车摊的老头,还是个好老头吗?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