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星晖:做黄冈先进制造业领跑者(公司车身汽车总装服务)

8月18日,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机器轰鸣,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们,或调试设备,或组装新车,或检修新车,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1月,随着公司第二款全新智能纯电SUV威马W6车型正式下线,黄冈从此有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该公司总装车间负责人介绍,公司首台工程样车是2020年1月8日下线,当年9月1日首款车型威马EX6 Plus6座版车型量产。

“要做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领先者,奋力打造‘自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的工业4.0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推动黄冈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湖北星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北星晖:做黄冈先进制造业领跑者(公司车身汽车总装服务)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数字赋能 智能制造

数字赋能,激发出生机活力;智能制造,生产出高端产品。

在7万多平方米的公司总装车间里,黄、灰、白三种颜色的智能化生产线钢结构纵横交错,在机械臂和工人的协同配合下,星晖威马新车在生产线T形车身吊具上缓缓前进。
依次经过内饰、底盘、组装、检验等多道工序,一辆新车新鲜出炉了。

同样智能的,还有一辆辆自动导航 AGV小车。
按照事先设置好的路线和数据,AGV小车将重达300公斤的电池包配送至指定位置,自动与车身对焦成功后,托举起电池包,在工人的协调配合下,不到2分钟,电池包就安装完成。

“数字化改造能‘解放’工人双手,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我们工人只需要紧紧螺丝。
”车间相关负责人说,“电池包及底盘系统拼合采用自动导航AGV小车,既能实现精确定位,也能保证车辆底盘稳定性和舒适性。

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在这里无处不在。

在总装车间内饰线上,风档涂胶均由机械臂完成,采用先进的胶型视觉识别系统,不到30秒,风挡就安装好了。

在2.8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只见焊花四溅,该车间拥有150多台焊接机器人,车身焊接自动化率为100%,基本实现无人化操作。

为提高车身质量,湖北星晖通过在线激光测量、离线蓝光测量保证车身尺寸稳定性,通过超声波焊点检测、破坏和非破坏性检查完成车身焊接强度检测,充分保证每一辆车的安全与质量。

“我们总装生产部融合工业4.0智能智造系统,采用先进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完成整车装配和检测。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高水平的工厂才能生产出高端产品。

用户至上 个性定制

“威马新能源,黄冈人自己的车。
”8月19日,走进黄冈威马汽车客户服务中心,十分醒目的标语跃入眼帘。

在手机上打开“威马汽车”APP,选择想要的车型、颜色、内饰等,生成订单,在线支付……只需5步,一笔个性化定购的订单就顺利走完。
该中心负责人向演示着如何在“威马汽车”APP上买车。

“最终确认订单后,客户即可看到整车从订单生成、匹配、生产制造、物流、交付等全过程信息,可以随时追踪、自在掌控。
”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在线下的威马客户服务中心,主要为客户提供试驾、咨询等服务。

“威马汽车率先在业内提出并实现了‘用户定义汽车’,实现车辆千人千面、常用常新。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定义汽车”的实现,依赖于C2M智能制造体系、数字化架构软硬件解耦的SOA、OTA等技术能力。

“力求让用户的每一种需求都得到回应和满足,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千车千面’的个性化服务。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直营模式和数字化平台直达用户,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真正的智能化个性服务,让用户尽享一致、高效、便捷的零焦虑拥车体验。

目前,公司已在市区、武穴、麻城、英山等区域设立威马汽车体验中心,为客户提供便捷、暖心的服务体验。

“我看好车子后,提交订单不到一周就交付了,而且都是按照我的选择来定制的,快得很。
”黄州区堵城镇的一位周女士说,买威马汽车既有补贴,售后又方便,性价比也高,还能个性化定制。

优化服务 纾困解难

“目前生产可还顺利?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疫情防控方面物资是否充足?”8月19日,按照市委“千人进千企”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玉琴带领服务专班再次来到公司实地调研,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

“感谢市人大常委会的倾心服务!
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社教多次带领市人大机关服务企业专班到公司调研,帮我们协调解决了很多问题。
”公司负责人说。

针对公司提出的园区部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黄冈产业园管委会召开由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等单位参加的专题协调会议,采取有力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针对公司提出的关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停电问题,服务专班协调市供电部门技术人员到企业现场对厂区供电设备、线路进行了检查,与企业用电维护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探讨解决企业在用电过程中存在具体问题。
供电部门现场表态,加强供电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保障。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截至6月份,全市共建设充电桩1100个(充电站102座),其中公用桩604个、专用桩496个(公交为主),覆盖所有县(市、区)城区及高速服务区。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32座,充电桩128个,市区充电桩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点当中。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雨露,让我们扎根这里、开花结果。
”公司负责人坦言,以市人大常委会为代表的“金牌店小二”服务让公司“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接高校,打造平台,帮助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带动一批上游配套供应商落户,不断增链、强链、补链,形成产业集聚,将企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黄冈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程志文表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