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花的朋友有很多,但是一开始都会走一些弯路,很可能看到别人姹紫嫣红的花园满是羡慕,自己却只能养几盆绿萝,然后还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养花的3大基础知识,让想养花的朋友们一文了解浇水、土壤、光照三部分内容。
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的一个方法
第一部分:浇水

浇水对于养花新手来说是最大的问题了,我曾回答过很多类似“植物叶片怎么黄了?”“我的植物叶片怎么发黑了?”的问题,这种现象一般称为“闷根”。基本大部分原因都是浇水浇多了,这里重点讲一下如何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浇水。
闷根:植物除了通过叶片呼吸以外,根部也有一定的呼吸作用,当浇水太多的时候,根部长期处于水的环绕包围下,不能很好的进行呼吸,严重会造成烂根,展现出来就是叶子发黄。
上方的图片是个人推荐的确认花草是否需要浇水的方法:用手指深挖花盆中两厘米左右的深度,查看这里的土壤情况,一般分为潮湿、微湿、干旱三种情况。因为不同植物对于水份需求不同,这里不多做详细说明,大家只要知道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挖两厘米深的土干了就基本可以浇水了,如果还是潮湿的一定不要浇水。
土壤种类按照颗粒分为三种
第二部分:土壤
土壤可能有些花友并不太重视,有很多花友就使用自己挖的园土(农村院子里的土壤、城市小区里的土壤),或者使用花店购买的几块钱一大包的“营养土”,个人对这两点都不太推荐。关于自己挖取腐叶土或者自己配土我都写过文章,需要的朋友可以去查看。腐叶土的挖取,配土方法简介
这里重点讲一下土壤种类。
如上方图片所示,土壤种类根据颗粒情况可以分为三种,按颗粒由多到少由大到小分别是:砂质土、壤土、黏质土。不同的土壤适合栽种不同的植物,不过一般认为保水性透气性均居中的壤土适合大部分土壤,网上常说的“通用营养土”基本就是搭配成壤土类似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主要影响浇水次数,跟第一部分互相呼应。浇水部分中判断土壤干湿程度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判断自己的土壤种类,即浇水过后的两个正常晴天过后,挖取花盆深两厘米左右的土壤,如果是干的并且颗粒松散就是砂质土,需要注意及时补水,浇水可以稍勤快一些;如果是很潮湿挖着感觉比较硬的话就是黏质土,建议尽量少浇水,容易水多闷根。
光对于植物的影响主要有三种
第三部分:光照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都是生长的必要条件。而光对于植物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的组成。
植物不同对于光的需求不同,简单来讲大部分植物可以按照是否开花来分,基本上会开花的植物都是喜欢阳光的,越是花期长的植物对于光的需求越高;而大部分的观叶绿植对于光的需求都不是特别高,可以在稍阴一些的位置正常生长。当然这不是一个定论,山乌龟作为观叶植物,其球茎不喜光,但是长出的藤叶是非常喜光的,缺光就会不长叶只长藤。如下图就是我在室内养护的趋光生长的山乌龟。
室内趋光生长的山乌龟
因此如果是在室内养护植物,尽量还是摆放在一个光照好一些的位置。如果是放在稍阴地方的观叶植物,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放置到阳光好一点的地方晒一晒。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室内的光线基本是从窗户这一个方向进来的,建议每隔几天将自己的植物转一转,让每个方向都能见到阳光,避免出现趋光徒长的现象,影响观赏性。
以上就是对于花草养护浇水、土壤、光照的一个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刚开始养花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的朋友们。
感谢阅读,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点赞、转发,也欢迎大家在评论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关注“闲云野鹤孙先生”,获取更多植物推荐和养护的经验分享。
目前我正在写一个花草养护初级知识的专栏,详细讲解想要养花草盆栽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有视频和图文两种方式,对于这些基础知识也有更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点开我头像去主页专栏部分查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为“闲云野鹤孙先生”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