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王如此担忧,我劝他放宽心,再棘手的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就小王的前四后八来说,吃胎原因无非那么典型的几个,方向轮可能是:钢圈失圆、球头产生间隙、轮胎不正、立轴磨损等,后轮则可能是:两侧钢板高低不一致、拉杆橡胶套磨损等原因。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小王的车前,仔细的观察他的轮胎磨损情况,这一例吃胎痕迹很特别,左前轮的胎面上沿轮胎的外侧一段高一段低,呈齿轮状吃胎。
而同一个轴的右侧,吃胎现象就没有这么明显。
看到这个情况,我转身问小王:“做四轮定位时,维修师傅有没有向你说明,这个轮的立轴磨损的情况?”小王思索半天,终于想起做定位的师傅曾经提醒他,有时间要去更换立轴,可后来因为拉货忙忘了。
在他的印象里,并不清楚立轴是一个什么东西。
其实立轴是上下垂直的一个钢柱,主要用来固定轮胎和车桥的连接,如果在打方向时,轮胎遇到外界的阻力过大,就很容易损伤立轴,引起立轴旷动。
比如方向轮卡在台阶上、重载时原地打方向等操作都会损伤立轴。
如果立轴旷动,则会使轮胎在滚动过程中产生摇摆或跳动,这就是产生齿轮吃胎痕迹的原因。
解释了半天,小王仍然一脸迷茫的样子,于是我让他拿出千斤顶,亲自给他做一个示范。
我首先用千斤顶把轮胎顶了起来,然后双手摁着轮胎的上部用力往里推,随着我的用力,轮胎发生了摆动。
这时我告诉小王:“如果立轴不旷动的情况下,这个方法是推不动轮胎的,只有立轴旷的时候才会有少许的摆动。
”
道理很简单,小王一下就领悟了。
这也更加激起了他的好问之心,他让我接着看,他的二轴轮胎。
前四后八车型二轴同样是方向轮,只见这个桥上的两个轮胎都是外侧吃胎,并且是均匀绕一圈磨损那种。
我告诉小王,这种吃胎是正常磨损,因为方向轮在转向时,不可能做到整个胎面一起平稳磨擦,受力道和惯性的影响,边缘部位的受力是最大的,因此磨损也是最严重的。
那天给小王讲解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事后他也立即更换了立轴,吃胎严重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信身边的卡友也会遇到吃胎的问题,在急于修理之前,建议大家先分析原因,有些吃胎现象是根本不需要做定位的,病急乱投医花冤枉钱不说,时间也会耽误不少,因此一定要细微观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