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南山下神奇的植物

作者:刘振祥

幼年的时候,何窑村通往远处的小路,是村里的人用脚踩出来的。
村子外出的路只有这一条,你踏我踩,一天天,一年年,小路也像石头铺成的一样坚硬。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条通过竹园的坚实的小路,昨天下午从它上面走回来的时候,还是那样一成不变,今天早上又从它上面走出去的时候,却有三五颗竹笋从路面一下破土而出,倔强地将它的笋尖露出三两寸在路面上。
摸摸笋头,竟然没有一点损伤。
我想,这样的路面,即使用锄头、铁锹来挖掘,恐怕也是很费力气的吧?可见竹笋求生的欲望是多么的强烈啊!
新生物的爆发力又是多么的强大啊!
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太平峪口的“竹园小路” 张文摄

华州南山下神奇的植物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少年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到华县南边山上去植树。
路过一个村庄,村庄古老的城墙上竟然生长着一棵巨柏。
它的树冠几乎遮住了半个村子,庞大的根系像一只巨大的鹰爪,把当初育活着它的那块巨大的墙土紧紧地抓在爪中。
我想,墙上长棵树苗,肯定对墙体是有害的,拔掉墙上不该长的小树苗,恐怕没有谁会责怪吧?可全村那么多人,难道是谁做出了禁令,不许损坏这不该长的树苗吗?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去动过这个手呢?倘若当初这棵树苗一出土就被人拔掉了,那么这棵遮天蔽日、远近闻名的巨柏就不可能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这大概就是奇迹的偶然性吧!

青年的时期,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煤矿工人在采煤时发现一粒类似莲籽的东西,后经科学家鉴定,是一粒古莲籽,经过一番处理之后,种入土中。
谁想竟然发芽生叶,还开出了鲜艳的莲花。
还看到一则发布,说是考古学家在一座古墓中发现有陪葬的谷物,结果种下去也长出了新芽。

这怎能不让人惊叹生命力的顽强呢?

好端端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使它裂开一道缝。
风尘雨露就偏偏看中了这个缝隙,长年累月的在这里积攒,缝隙里已经形成了土壤,又不知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飞到了这里,可就在这个时候,排泄的欲望使它把吃了柏籽的粪便排到了这个缝隙里。
这粪便里不光有没有消化掉的柏树种子,也有可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
一场生存革命就在这道不为人们关注的石缝中酝酿着。
一棵小小的柏树就在这狭窄的缝隙中发芽了、生根了。
可怜的小苗缺乏肥沃的泥土,没有足够的水分,就连阳光也很难照进这阴暗的角落。
饥渴、严寒,它在孤立地挣扎着、忍耐着,它不想死去,它也不能死掉,它要努力地活着……

早期的张桥石上柏 网友供

风雪给它带来了泥土,雨露给它带来了水分,落叶给它提供了养料。
求生的欲望使它的根不断的向缝隙的深处扎去,使它的树杆向上直伸,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小柏树的根越扎越深,树杆越来越高。
当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它已是直立在巨石之间的一棵挺拔、清秀的柏树了。
它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怯、那样不敢抛头露面,它和其它大树一样傲然独立、迎风摇曳了。

现在,这棵在石缝中以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生存环境中千折百磨,倔强生存下来的翠柏,已被人们用栏杆围了起来,它可以放心的活着,可以将自己的精神品质尽情地展示给世人,因为人们敬仰、崇尚一切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
它给人们的启示和激励是不同于任何哲理名言的,它是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刘振祥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