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荆门通航B8451号机1997年靖州空难(飞行通航放炮塔台空难)

荆门通用航空标志

荆门通用航空公司官网上的运-5

1997年5月15日15时37分,一架隶属于荆门通用航空公司的运-5型轻型运输机(注册编号B-8451,1966年9月5日出厂,至事发时机龄31年,1992年12月19日完成第五次大修,大修后使用时间796小时又18分钟,大修后起落1158次。
该机装备的活塞-5型引擎生产序号215H5761083,总使用时间1692小时,1993年8月22日完成第三次大修,1996年9月27日装上B-8451号机,装机使用时间196小时又4分钟)从湖南靖州县临时机场起飞。
该机当天执行的是前往湖南省靖州县森林的防虫飞行任务。
飞机上有2名飞行机组成员,分别为左座机长和右座副驾驶。

记荆门通航B8451号机1997年靖州空难(飞行通航放炮塔台空难)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架荆门通用航空涂装的运-5运输机

左座的机长持有运-5型运输机副驾驶资质,具备通常飞行的单飞资格,但不具备森林防控飞行的单飞资格;右座副驾驶当时年龄已经超过60岁,曾经在空军部队中担任运-5运输机正驾驶,曾担任过教员,但是教员资质证书已经过期,1985年停飞转业到地方工作,不过仍然断断续续的接受包括荆门通航在内的各通用航空公司的邀请飞行。
事实上,该副驾驶老人家虽然具备丰富的运-5运输机的执飞经验,但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无证飞行。

就好像一个只有C照的司机和一个没有驾照的老司机开着一辆A照车上路了一样——

当天云高1000米,能见度大于5千米,云量5个,风向200°,风速每秒5米,天气适航。

本厂长绘制的荆门通用航空公司B-8451号运-5运输机二视图

当天上午B-8451号机执飞了四个架次,情况一切正常,15时37分起飞后,绕着机场绕飞一圈后机长向地面临时塔台报告“发动机工作正常,请求出航”,临时塔台回复“同意出航”。

B-8451号机结束盘旋正式离场向作业区飞去,不过该机还有一项特殊任务要完成,就是正在机场待命的第二架运-5飞机查看航路天气。
15时43分,机长联络临时塔台,报告“航路天气好,可以正常放飞”,临时塔台回复“收到”后批准第二架运-5可以起飞。

又过了3分钟,即15时46分,B-8451号机机长突然报告:“8451请求返航!

对于B-8451号机机组突然提出的返航请求临时塔台的管制员们感到莫名其妙,但还是第一时间批准了机组的返航请求,不过批准请求后还是疑惑的询问了机组为何返航。
“8451,可以返航,请告知返航理由。
”机长回复“落地后再说”,很明显,飞机像是出了问题必须返航,而机组正忙着处理问题,没有功夫向临时塔台告知返航理由。

飞行中的荆门通用航空运-5运输机

15时58分,B-8451号机机长报告临时塔台“8451在左四边位置”,收到报告后的临时塔台管制员立即抄起望远镜向左四边方向查看却什么也没看到,随即呼叫B-8451号机:“8451,左四边没看到你们,你们现在在什么位置?飞行情况如何?”机长随后报告:“8451,飞机高度200米,发动机抖动,无法保持高度,汽油压力0.35,滑油压力5,滑油温度85℃。

临时塔台表示“收到”后不久就有管制员发现B-8451号机从左四边的小山后飞出,高度很低,很快就飞出了目视范围,并且再也没有和临时塔台联系过,临时塔台也无法再呼叫到B-8451号机。

十多分钟后,机场临时塔台接到了消息,B-8451号机坠落在距离机场约2公里的艮山口镇灯塔村村口的水稻田中(坠机点坐标北纬26°39′68″,东经109°41′51″),机上2名机组成员从驾驶舱天窗跳窗逃生(两人在逃生过程中都受了轻伤),飞机被完全烧毁报废,构成一起一般飞行事故。

荆门通用航空运-5机群

事发后,中国民航总局授权民航中南管理局组成6人的事故调查组,于5月16日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次日赶赴事故现场开展调查。

根据现场勘查、目击者问询以及幸存机组成员的调查笔录,B-8451号机在15时46分引擎发生抖动,飞机难以操纵于16时整碰挂并拉断了2根交流220伏的照明电线,随后彻底失去控制坠毁在水稻田中,在机组成员跳窗逃生后1分钟飞机起火燃烧,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闻讯赶来的村民也积极灭火,但最终飞机还是完全烧毁。

调查组在调阅了B-8451号机的维修记录,认定该机的定检和日常维护工作均按期完成,工作单卡签署完整,无保留维修项目,飞机最后一次定检后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技术状况良好。
不过,在适航指令一栏中发现了一项没有执行的保留项目,即未按照CAD96-Y005-01的规定更换发动机的排气门座,未能执行的原因是没有到强制更换的期限。

活塞-5引擎

根据机组的描述,调查组认为飞机的问题大概率出在引擎上,因此在靖州县政府和荆门通用航空公司的协助下,B-8451号机的引擎残骸被从机体上拆下由直升机吊运到荆门通航主基地的一座厂房中进行分解检查。

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发现:该引擎的2号汽缸前、后两排电嘴头(中心极和旁极)已被打坏并掉入了汽缸,接着拔出2号汽缸后发现活塞头上被打出了许多凹坑,边缘被严重打伤,2号汽缸排气门座断裂脱落二分之一。
除此之外,引擎内部连杆、摇臂正常。
汽化器前后油滤、引擎汽油滤和收油池油滤、高空调节器汽滤经过检查都正常,螺旋桨也正常。

由此调查组基本上得出了荆门通用航空B-8451号运-5飞机靖州空难的原因:是由于引擎的2号汽缸排气门座突然断裂脱落二分之一掉入汽缸中,打坏该汽缸的前后排电嘴和气缸头,造成2号汽缸突然不工作,引发引擎马力下降(从翻修记录看,该引擎2号汽缸排气门座轴向间隙为0.4毫米,系当时返修工艺允许的最大值)。
另外,排气门座损坏后,排气门漏气严重,致使该汽缸没有燃烧的新鲜混合气通过排气门进入排气总管燃烧,造成引擎突然放炮冒黑烟。
同时当时飞机上满载着准备播撒的森林防虫药剂,所以在引擎马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飞机无法保持飞行高度,机组又未能及时寻找迫降场地而是一心试图向机场返航(以运-5型飞机优秀到变态的低空操控性能,即便引擎失效,只要及时找一块平坦的场地迫降,是有可能保住飞机的),贻误了迫降保机的时机,最后在飞过左四边的时候实在支持不住被迫准备在水库堤坝上迫降时不巧又碰上照明电线(幸好当时该区域断电,电线并未通电),只是飞机改变飞行姿态,机头插进泥土中,引擎三个支柱折断。
而机组2人忙于逃生忘记关掉油路和点火开关,最终导致飞机起火烧毁。

另外,调查组认为,B-8451号机机组缺乏经验,当该机引擎出现抖动的适航未能在第一时间就将装载的药剂放空。
同时机组的配备也严重违反规定:左座机长实际上林化飞行不具备放单飞资格不能担任机长,而右座副驾驶属明令禁止的无证飞行。

最后,调查组给出了4条安全建议:

1、根据民航总局关于《通用航空企业审批管理规定》第36条,建议民航中南管理局责令荆门通用航空公司停业整顿,整顿检查通过后才可继续运营。

2、不允许无飞机驾驶执照和技术标准不符合的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3、CAS96-Y005-01原规定返修时轴向间隙大于0.25毫米的引擎汽缸要求不晚于1997年6月12日更换,建议荆门通航尽早完成该适航指令。

4、对新作业基地飞行必须有领导带队,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

B-8451号机性能数据

机型:运-5运输机

乘员:机组2人+载员14人

长度:12.69米

翼展:18.18米

高度:5.35米

空重:33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250千克

最大商载:1400千克

发动机:一台活塞-5型星形活塞发动机,单台1000马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845千米

实用升限:4500米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