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面积29.8平方千米,辖38个网格村、6个城市社区包含45个小区,辖区内有企业819家、庙头农贸市场1处、公共广场1处。作为即墨区“南大门”,创城工作面临艰巨挑战。结合区位特点,环秀街道统筹部署,在提升“硬环境”的同时打造创城“软实力”,推动辖区环境向好转变,各项惠民举措逐一落实。
样板引路 对标提升
严格按照创城测评体系,高标准打造墨河社区居委会,以现场观摩会的形式,组织居住小区整治工作专班、居委会主任、物业公司负责人等实地观摩学习,对标先进找差距,讲心得、讲不足,讲方法、讲措施,充分激发创建热情。会后,各社区对照“样板”立即行动,在氛围营造、制度规范等方面下功夫、做功课,同时注重学习借鉴“样板”社区在党建统领,楼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联动方面的先进经验,逐步推进创城工作标准化、精细化。

短短两天时间,创城工作微信群中整改消息不断,各小区纷纷对标提升,明确整改标准,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定期调度、回头看等形式,不断找差距、提意见、抓整改、促提升,以高压态势推动创建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不仅如此,“样板”的打造和实地观摩的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样板社区”的惠民成果也带动更多居民自觉参与和监督,发动全员参与城市管理改造,凝聚起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
绣花功夫 精修品质
湘江三路观澜国际小区北门路段路面道板破损、绿化缺失、土地裸露,门前的空地成为私家车竞相占用的停车位,不仅严重堵塞消防通道,破损的路面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尘土飞扬,严重影响市容环境。街道整合各方合力,紧急疏导车辆,张贴整修公告,对路面进行全面修补提升,以最快速度完成道板铺设、绿植补种,一改小区北门拥堵脏乱的局面。
以此处道路修补为契机,街道对小区展开全方位自查,举一反三推开整治,在小区南门增设无障碍停车位,小区空地补划非机动车停车线,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同时注重在细节上提升小区品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逐步推开对供销二小区、建兴小区的提升改造,修复一品华庭小区四周道板破损问题,补种绿植。建立文明共建长效机制,联合志愿服务力量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清理小区“牛皮癣”、非法广告等,完善文明创建氛围,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疏堵结合 兜底民生
按照“依法依规、疏堵结合”的原则,街道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专班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周末节假日不间断巡查,切实巩固整治成效。今年以来,累计拆除新增违法建设34处约3.6万平方米,历史存量违建3.14万平方米,形成拆违控违的强大震慑力。
湘江一路便民市场占路经营、私乱搭建、乱拉电源等问题严重,卫生脏乱差,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根据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要求,环秀街道利用两天时间出重拳、下细工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工作,加大创城宣传力度,引导商户积极配合创城工作,清除游商浮贩30余起,店外占路经营120余起,清除小广告70余处,依法暂扣物品16件。
为了拆违整治的同时保障民生,街道经过多方协调、征求民意,规划在磨市村小广场内建设新市场,引导湘江一路市场进行搬迁。目前已对市场82家商户发放《致湘江一路便民摊点经营业户的一封信》,告知业主提前做好搬迁准备,市场搬迁后,将对此处摊点进行集中清理,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进行道路硬化、绿化,加强监管,在规范市容秩序的前提下,让居民共享创城“红利”。
内外兼修 涵养文明
辖区“硬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软环境”建设同步发力。创城期间,文明热潮在环秀街道处处涌动:“文明创建 志愿先行”主题实践活动联合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活动丰富、欢声笑语;志愿者身穿红色马甲,成为传播文明理念的靓丽“志愿红”;开展“美丽庭院”“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提升文化素养,传承文明薪火。
多样的内容、丰富的载体,让创城氛围日益浓厚。走进环秀辖区,随处可见一处处精美的公益广告,遍布在主次干道、服务大厅、车站、公园、居民小区的显眼位置,扮靓了城市风景,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向居民广泛发放《共创文明典范城市,环秀需要您——致环秀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市民文明礼仪手册》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文明理念,自编自演的创城“神曲”小视频用幽默易懂的方式号召大家向不文明行为说“不”,通过“高密度、多层面、大覆盖、全方位”的宣传,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