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胜正在维修空调外机
风华府邸一户、芳满庭一户、骆家庄一户、雍容华庭一户……一早,吴宝胜打开工作软件,十余个订单便跳了出来。根据距离远近、客户时间等,吴师傅很快将这些订单排好了顺序。
一个容量丰富的绿色工程包、一罐氟利昂、一辆小电驴,这是吴宝胜的全部装备。

56岁的吴宝胜是名空调维修工,他在三替集团工程维修部工作。
按照往年经验,整个夏天,包括吴宝胜在内的每位三替维修师傅都要修上千台空调。“往常都是5月1日就开始忙,今年天热得晚,5月中旬单子才开始多起来。接下来天一热,用空调的人多起来,估计会更忙。”吴宝胜看过最新天气预报,7月第一周,浙江高温有点猛。
即使还没出梅,吴宝胜的忙碌已提前开始。昨天,跟随他走街串巷,体验了空调维修工作。
漏水空调 五分钟立马搞定
“师傅,我家空调昨天开机时发现漏水,是什么原因?”我们到的第一家在杭州拱墅区芳满庭小区。
听过客户朱女士的故障描述后,吴宝胜卸下空调柜机下部的挡板,双膝跪地,娴熟地拿起空调水管一番端详。随后,他往里吹了几口气,又向进水口倒了半瓶水。
看着刚倒入的水从出水口缓缓流出,吴宝胜一句“好了”让朱女士倍感惊奇。前后不过5分钟。
朱女士家的空调已用了十多年,吴宝胜说,故障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灰尘在空调排水管中长期累积,堵住管道,从而造成漏水。“通过吹气的方式排出管道中的灰尘,再往管道中倒水验证管道疏通情况。”为了让朱女士一家明白其中原理,吴师傅还拿起矿泉水瓶细细比划。
很快,吴师傅的“魔术”又在杭州西湖区骆家庄西苑上演。朱大伯家一楼的空调便发现不制冷,在屋内看了一眼运行着的挂机后,吴宝胜很快转战室外。
“空调外机声音有异常。”老师傅站在空调外机旁,侧耳一听,其中端倪便已摸得七七八八。等从包中掏出启动器连接上空调压缩机,重新接上电源,一听到空调外机发出有力的转动声,吴宝胜很快下了“诊断”:空调压缩机的启动电容坏了!
“修空调就跟中医看病一样,望、闻、问、切一样不能少。”更换配件,听着隆隆的外机声响起,站在细雨中的吴师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没带装备 老师傅得下次再来
快则几分钟,慢则一户就要修上一天……从业20多年来,在吴宝胜手下康复的空调不计其数,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有时候碰上中央空调漏氟利昂,就得一台台依次测试,比如一拖八的中央空调,有时测到最后一台才发现有故障也是常事。这样一来,花的时间就不少。”说起检修中央空调,记忆里耀眼的阳光、炙热的温度,让这位老师傅不禁皱起眉头。
老师傅一双巧手看了诸多疑难杂症,但也有为难时刻。
在拱墅区雍容华庭一户人家里,一台出故障的空调外机就让吴宝胜犯了难。房主一家很少住在这套房子里,最近回来一住,发现主卧的空调不制冷了。
一番查看后,吴宝胜发现,出故障的空调外机位于主卧与次卧之间的一个小“隔间”里,没有安全绳和足够的搭档,无法抵达外机位置。最终,出于安全考虑,吴宝胜决定下次带足装备再来。
对吴宝胜来说,这样的插曲早已是家常便饭。
这几年,从定频机到变频机,从遥控开关到远程遥控或语音遥控,空调机型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丰富,这对空调维修师傅的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安全第一” 妻女每天的叮嘱
忙活了一上午,吴宝胜从客户小区出来,雨势更大了些。
套上雨披,拐过几个街口,他又像往常一样,在一家熟悉的面店前停住了车。
有时是一碗面,有时是一顿快餐,吴宝胜的午餐花费总在20元以内,“下午还有不少单子,中饭一般都在外头简单对付一顿。”
“安全第一!
”每天出门前,妻子和女儿这句时常挂在嘴上的叮嘱,成了这个奔波在外的男人心头最温暖的记挂。
吴宝胜又时常反过来叮嘱妻女“没事少打电话”。他说,由于自己从事的是户外作业,不能时常看手机。如果家里人打了几个电话,自己又接不到,反倒更令她们担心。而且工作中频繁接电话,给客户的印象也会不好。因而,妻子常常只在晚上等他不回的时候,才会打来电话。
今年,女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成了一名高校助教,这令吴宝胜颇感慰藉,“这些年,我工作实在太忙,在培养女儿上没出过什么力,惭愧得很!
都亏有老丈人和丈母娘悉心教导。”
吴宝胜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当年,从冰箱厂出来后,他想着继续维修工这门手艺,便重又踏入制冷设备维修这个行业。几十年下来,青葱小伙也白了头,前前后后还收过五六个徒弟。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我们这个技术队伍,这一行刚开始可能很辛苦,但等你成长起来,特别是帮别人修好一件东西时,那种成就感是很多其他事比不了的。”吴宝胜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