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屋内只能养一株盆栽,您会选择什么?
很有可能会选择芦荟吧!
芦荟在“美容护肤”这一块儿,可以说是火了很久了。
在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几乎家家都会养几盆芦荟,不论是护肤还是止痒,总有能用得到的地方。
现如今,芦荟更是“美容”领域的“宠儿”,芦荟胶、芦荟面膜、芦荟水乳......各类芦荟产品层出不穷。
是人们把芦荟“神化”了,还是芦荟就是这么“万能”?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芦荟的那点事儿。
芦荟与护肤
不知道您的成长过程中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遇到皮肤问题,经常从长辈口中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去薅一片芦荟涂一涂。
”
皮肤干燥起皮了,长辈说:“你去薅一片芦荟涂一涂。
”
夏天贪玩被晒伤了,长辈说:“你去薅一片芦荟涂一涂。
”
被蚊虫叮咬起了大包了,长辈说:“你去薅一片芦荟涂一涂。
”
过敏或是起风疹了,长辈说:“你去薅一片芦荟涂一涂。
”
所以,那时候心里,总有一个疑惑:“这芦荟咋还没被我薅秃呢?”
现如今,长大了,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亦茹由衷地感谢每一株被年幼无知的我“蹂躏”过的芦荟。
不得不承认,在“护肤”这一块儿,芦荟确实是“拿捏地死死的”!
+清热解毒
唐朝的刘禹锡在《传信方》中记录了自己用芦荟治疗皮肤问题的经过,他是这样写的:“予少年曾患癣,初在颈项间,后延上左耳,遂成湿疮浸淫。
用斑蝥、狗胆、桃根诸药,徒令蛰,其疮转盛。
偶于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研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拭净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
”
神奇吗?神奇!
因为皮肤问题确实解决了。
神奇吗?不神奇。
这就为大家揭开这芦荟的神秘面纱。
其实啊,既然讲护肤,就不得不提芦荟的清热解毒能力。
不论是杀菌、消炎、防止化脓还是促进伤口愈合,都离不开其“清热解毒”的本领。
芦荟的清热解毒与现在的一些抗菌药物,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消灭病原体,解除邪毒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
不同之处是,经过提纯的外用抗菌药物,都是有自己的“抗菌谱”的。
就好比我们用螺丝刀拧螺丝,“一字”的、“十字”的、“六角”的,各司其职,谁也取代不了谁。
而芦荟的“抗菌谱”相对而言是比较广泛的,多项研究表明,能够被芦荟汁液直接杀伤的细菌有霉菌等真菌以及绿脓菌、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这个范围就很大了。
另外呢,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耐药性”。
大致意思是说,我们在用某种抗菌药物进行杀菌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让细菌变得“更强大”,药物对其很难起到效果。
更有甚者,会出现多种细菌交替出现,此起彼伏的现象。
就好像“打地鼠”这个游戏,一个地鼠被打下去,就有别的地鼠从另外的地方冒出来。
这是很讨厌的,也是皮肤问题总是“反反复复”的原因之一。
芦荟在这方面比较好的是,它的抗菌谱比较广,当别人用一个小锤子“哐哐”砸地鼠累得要死要活的时候,芦荟直接把所有的“洞洞”都给堵上了,地鼠根本出不来。
这可真是,太让人放心了。
眼下,时节将入春夏,“小虫虫”们也要开始活动起来了。
我们在被蚊虫叮咬后,也可以涂一些芦荟来进行止痒消肿哦!
+清热镇痛
《本草再新》中关于芦荟,有这样一句话:“消牙肿,解火毒。
”
当我们手指肿痛或牙痛难以忍受时,家中长辈会教我们在疼痛的部位敷上新鲜的芦荟叶,来帮助我们消除疼痛。
现代研究表明,其机制可能是芦荟在消炎、止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营养和镇静神经末梢,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从而使“红、肿、热、痛”的症状得到缓解。
+促进肌肤代谢
我们人体皮肤主要由皮脂和体液滋养,如果皮肤代谢功能出现异常,或由于外界因素加重皮肤负担,就易造成皮肤水分和营养不足,对皮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慢性便秘和严寒的冬季或冬春之交这样风大、干燥时节,都会使皮肤水分和营养失衡,引起皮肤粗糙、起皱、起斑,甚至表皮坏死脱落。
芦荟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让皮肤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水分,提高细胞的赋活作用,对皮肤健康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有朋友问过这样的问题:“气候干燥皮肤状态会不好,我可以理解。
为什么春风还能把脸吹干燥了呢?”
这个问题不难解答。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洗完衣服,在晾衣服的时候,是不是有风的地方衣服会干的快一些?皮肤经过“风”的“洗礼”而变干燥,也是这个道理。
那么,芦荟是如何帮助我们保湿的呢?
目前,人们已从芦荟中分析测定出一百多种有生理活性的成分,其中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糖类和植物活性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素对皮肤有滋养作用,与其他化学物质“拼凑”成的护肤品相比较,芦荟的天然营养对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
同时,多种有机酸、氨基酸、多聚糖、蛋白质、黏液素等保湿因子,能使皮肤表皮细胞保持充足的水分,芦荟鲜叶凝胶质中的活化水可直接为皮肤吸收利用,故芦荟又是皮肤的天然保湿剂,用其鲜叶凝胶质涂抹皮肤,干后即有润滑感。
此外,对于便秘引发的皮肤问题,可以通过食用芦荟来进行缓解。
芦荟与便秘
《现代实用中药》中是这样描述芦荟的:“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
内服芦荟通常取的都是其泻下通便、善清肝火的能力,比如更衣丸,就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及热结便秘的。
便秘的痛苦,想必不用多形容,经历过的都懂。
那是一种“上不去、下不来”的无奈和烦躁。
现代医学在临床上治疗便秘,通常会选择一些润滑性泻药、容积性泻药、高渗性泻药、软化性泻药等。
说白了就是“不择手段”让便便排出来。
但我们都清楚,这种方法“一时爽”,一旦产生依赖性,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用于应急可以,不建议长期使用。
相比这些提纯后的药物,芦荟就温和很多。
多项研究表明,芦荟可加强大肠的蠕动,增加小肠的分泌功能,并能增加脂肪酶的活性,同时也能增加二肽酶的活性,从多种角度帮助我们缓解便秘。
如果您希望通过芦荟来缓解便秘,无论是生吃芦荟鲜叶(15克左右)、芦荟生汁、芦荟煎汁,还是用芦荟干叶(0.6克左右)、芦荟干粉(0.6克左右)泡茶饮用,或是饮服芦荟酒(15毫升左右)、芦荟果汁,都是可以的。
但是,相对而言,新鲜芦荟叶的作用会更强一些。
服用时间可以选在饭前30分钟,每日3次。
上述用量为参考用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酌情加减。
需要注意的是,芦荟性质寒凉,泻下能力强,脾胃虚寒及不思食者不建议食用,孕妇不建议食用。
如果您想要外用芦荟,最好在使用之前,做个“过敏试验”。
比如,先将芦荟涂于上臂内侧或者大腿内侧柔软处,过几个小时观察一下皮肤是否出现了异常症状,如果无异常,就可以使用了。
如果皮肤发红或者出现斑疹,需要马上用清水冲洗,停止使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药用的芦荟并不是鲜芦荟,而是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斑纹芦荟和好望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而成的干燥品哦!
如果您也喜欢花花草草,不妨在家中养一盆芦荟吧。
岁月静好时,远远望着它茁壮生长。
突发状况时,悄悄薅一片叶子,揉碎、轻敷。
那种感觉,就好像把温柔揉碎,放入生活的缝隙中,渐渐抹平岁月留在我们身上的伤疤。
小小一株芦荟,足以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溢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