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前停车更规矩了(车位停车小区胡同东街)

但近日调查发现,随着车位供给不断增加,无论是在胡同、街道还是老旧小区,停车不规范的现象少了,停车文明有序多了。

胡同:

改单行增车位 既好走又好停

家门前停车更规矩了(车位停车小区胡同东街)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可比以前强多了。
”坐在路边晒太阳的老杨,拿拐杖指了指整饬一新的胡同,“以前从这儿走,得避开乱停的车辆,现在都规规矩矩地停,多好。

在西城区南部,南华东街是一条典型的南城胡同,南北走向,全长285米。
南华东街南头,与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相连,叫做双柳树胡同,其全长是210米。
这两条胡同,曾经存在与北京很多老胡同相似的停车难问题。
老杨自己不开车,但他很不喜欢机动车占着本就不宽的胡同,乱停车。
以前,一到上下班高峰,胡同里机动车、电动车、三轮车,来来往往。
空间有限的胡同,还被乱停车占了不少地方,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
“没办法,附近都是老小区,还有平房区,也没多少正规车位。

南华东街和双柳树胡同把双行道改成单行道,施划车位,改善停车环境,促成文明停车

11月初,对南华东街和双柳树胡同的改造完成,老杨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首先是车道改变,把原先的双行道改成了单行道。
在现场看到,从南华东街北口进入,就有明显的单行道指示牌。
机动车从此进入,只能北向南再右转向西。
双柳树胡同西口,也有明显的禁行指示牌,提醒这里只能驶出不能驶入。

改成单行道之后,胡同的空间就变大了。
接下来,是施划车位。
在现场的停车公示牌上看到,两条胡同,一共施划了46个路侧停车位。
别小看这46个车位,车辆流动起来之后,这些停车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胡同停车难的问题。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下班回家找车位,现在有正规车位当然好多了。
不过,总体上,车位还是比较少,还希望能更多吧。
”住在双柳树胡同的小刘说。

下午到附近来办事的张先生,把车停到了空位里,他说:“以前这里真不好找车位,什么时间来,都不好找。
今天来了发现,嘿,有正规车位了。

从南华东街北口一直步行到双柳树胡同西口,一路上,发现几乎所有机动车都规规矩矩停在道路右手一侧。
这让两条胡同看起来井然有序。
非机动车和行人,有更多通过空间。
有一辆机动车,没有停在车位上,而是停在了人行道上。
走近一看,发现这辆车驾驶位的车窗上,被贴上了违章停车的罚单。

“不好好停车,就该罚。
”老杨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原来乱停的车辆,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大家都开始好好停车了,有少数几个不规矩的,就应该罚。

街道:

80个车位“上新” 告别“到处找”

标线雪白、指示清晰、路口拐角处预留缓冲地带……约半个月前,常营南路北侧新施划出一批停车位,供周边小区居民停车使用。
如今,这些刚“上新”的车位情况如何呢?进行了现场走访。

夜幕下,常营南路北侧新施划停车位“满员”

“好多了!
正规、踏实。
”下午5点钟,刚刚停好车的莫女士说,自己约五年前就搬来紧邻道路的住欣家园小区。
由于小区是经济适用房,当初建设时没有预留地下停车车位,因此大家停车只得往小区地面上挤。
这造成地面车位十分紧张,停车问题经常让她头疼。
“小区人多啊,去问过物业几次,地面车位都满了。
平时就是开着车到处挤,到处找,哪儿有空就停哪儿,还得担心被‘贴条’……”

车辆有序停放在常营南路北侧“上新”的停车位中

现场走访发现,常营南路大体是东西走向,道路南北分布着连心园、住欣家园等较大居民区。
经过粗略计算,现场新施划出的车位数量有约80个,暂未看到有路侧停车收费的告示牌。
在走访的当天下午,所有车位“满员”,没有一个空余车位。
而现场车辆,均有序停放在新施划的车位内。
到了晚上,此路段新施划的停车位同样“受捧”,没有空余。
“目前没有收费,挺好的。
周边小区多啊,也有写字楼,大家都愿意停。
”有居民表示。

“以前这条路可以停,属于那种大家都默认可停车的状态。
去年有一段开始就不让停了,停了就可能‘贴条’,大家于是都去给社区反映。
”莫女士说。
如今施划出了新车位,虽然有时自己也得开车绕好几圈儿,才能“撞”到一个空余车位,但好在不用再担心被“贴条”或者被莫名剐蹭,心里踏实多了。
“马路对面的南侧,目前没有施划停车位,但是你看也停满了车。
大家停车需求真挺大的,希望道路南侧也能施划到位。

“就是这个月划的车位,具体日期记不清了。
”家住住欣家园211号楼的刘大爷说,此前小区停车就非常难,“原来一到周六、周日,更是没有地方可以停,小区外面一到晚上停车就比较乱。
现在划出这些车位,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小区停车难。
停不下的车辆,就可以开到外面去停,是做了一个好事。
”刘大爷建议,考虑到小区周边还有常营体育公园、长楹天街商场,以及正在建设的朝阳医院东院区,建议相关部门,“再找找空地儿,提早施划出更多正规的车位。

小区:

拆地锁喷车牌号 强占车位不再有

“以前这里哪儿哪儿都是地锁,走路不注意能绊一跟头。
”李大爷所住的太平桥东里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
和众多老小区面临的问题一样,这里的停车资源十分紧张,很多车主为了能有地方停车,就在空场和路边安装了地锁。
久而久之,小区的地锁越来越多,不但让停车秩序变得混乱,也给其他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廖先生就是早先安装地锁的车主之一,他表示,这个小区的地锁其实分为两种。
“我们属于买车比较早的,和小区管停车的公司报备过,他们分配了一块地方,我们正常交车位费,所以这片地方应该算我家租的车位。
”但因为此前车位并没有施划车位线,有时其他车辆还是会停到廖先生的车位里来。
不得已,廖先生才在车位安装了地锁。
“还有一种地锁,不是在车位上装的,是在路边自己私装的,那种就是违规的了。

廖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了小区停车管理公司的证实。
工作人员表示,其实对小区影响最大的,还是那种路边的私装地锁。
“你装一个,我装一个,这小区就没地方走路了,而且有的地锁还装在消防通道上,有安全隐患。
”至于廖先生那种车位地锁,虽说是保护了自家的停车权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区闲置停车资源的浪费,“有的车主很长时间不在小区,车位就一直锁着,其他车想临停一下都停不了。

为了改善小区的停车秩序,街道、社区、物业、停车管理公司、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汇集在一起,共同讨论停车管理的改革方案。
历经半年的研究商讨,今年5月,方案最终确定。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把小区里的地锁全都拆掉。

拆除地锁后,太平桥东里小区施划了固定车位和共享车位

地锁拆除之后,原先的固定车位被划上了车位线,总共划出了360个车位。
考虑到各方车主的利益,这些车位一部分分给了原先长期租用车位的车主作为固定车位,另一部分则变成了共享车位,任何车辆都可以停放。
而固定车位,如果车主的车辆暂时不在,其他车辆也可以临停。

走在小区里看到,小区各处小空场上基本都施划了车位。
还没到工作日下班时间,车位里已经停了很多车,总体来说比较有秩序。
而且在车位、便道和路边都没有看到地锁,很难想象小区之前的停车是怎样一番情景。

廖先生表示,现在自家的车位上已经喷涂了车牌号,不再需要用地锁这种方式来宣告车位使用权。
“大家的文明素质还是挺高的,不会有强占你车位不走的情况。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孙毅 李松林 莫凡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吴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