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筑设计师的痛点
作为建筑设计师,是否你也经常苦思冥想地找创意,结果总被甲方(客户)毙掉,不知道甲方(客户)想要什么,更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
归其原因,建筑师没有意识到建筑设计其实也是产品设计,要了解建筑的使用者、运营者的需求,也就是要做用户研究。
通过用户研究发现用户需求,以用户需求激发甲方(客户)需求,而以甲方(客户)需求促进更多的用户研究,三者正好形成一个正向增长飞轮。
02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
百度原产品副总裁、百度贴吧、百度知道之父、现滴滴出行顾问俞军说:
产品经理要想学习成熟学科,最主要是经济学和心理学,逻辑和同理心都很重要。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俞军产品方法论》的推荐序上也说:
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
同理心,首先是对自我的感受敏感,之后是通过自我体验来理解他人。
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心理学能够提升产品设计能力。
举个例子,建筑设计师在做设计时经常会掉两个坑:
第一个是“我认为”:
建筑设计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对于美、设计的想法。
从这样的视角出发,建筑设计师会觉得很多用户不懂设计,要教育用户,结果总被用户教育。
第二个是“我觉得用户……”:
有些建筑设计师开始花时间研究用户,结果只有一两个用户群体自己比较熟悉,也能够发现用户的需求,对于不熟悉的用户,经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用户感受,或者无法深度理解不同用户需求。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投射。
比如,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去做用户研究的时候,会觉得很多人都缺乏安全感,这个判断对缺乏安全感的人是有效的,对其他人没效。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阅读另外一篇写职业选择的文章)
所以说用户研究正确、快捷的方式是通过学习心理学,先研究自己,提升自我感受敏感度,然后通过自我体验理解他人。
自我感受敏感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是知道如何与潜意识沟通。
提升自我感受敏感度的捷径也是首先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
03
如何与潜意识沟通
先说什么是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和潜意识是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提出的。
意识是指我们能够觉察到的行为、情绪、想法、心理活动。
潜意识是指我们不能轻易被感知到的,但是时刻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情绪、想法以及心理活动的内容,比如,我们的观点、期待、渴望、身份……
如果用冰山作比喻,冰山露出水面能够被看见、被感知的部分是意识,水面下不容易被看见、被感知的部分是潜意识。
发现人的选择、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潜意识影响是佛洛依德最大的贡献,这个发现甚至被拿来和哥白尼、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贡献相提并论。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也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潜意识里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从小到大的经历构成的,比如父母那些重复多次的语重心长的话。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
“你这个样子,长大了,谁敢娶你呀?!
”
“你看你,太小气,还爱哭鼻子,没有一点男子气概。
”
……
学习与潜意识沟通就是重新看向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以及感受这些经历对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影响的过程,这也是心理学常说的自我成长。
当我们完成自我成长,理解自己意识和潜意识的因果关系,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的一个代表,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行为和需求形成的原因。
最后小结
张一鸣说,俞军是认真投入产品研究的人,接地气,ego 小,同理心强。
Ego是"自我"。
建筑设计师学会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同理心增强,ego 就小了。
同时同理心提升,成为像俞军一样的产品设计师,就能做出更多满足用户和甲方客户的好产品。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我们准备了两小时公益沙龙活动,欢迎建筑、规划、景观、室内设计师朋友与团体报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