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应如何高效备考一注

我是2017年通过一注考试的。
平时身边的建筑师同事和朋友,会经常询问我应该如何备考一注考试,而本身我也是一个喜欢研究考试的人,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以及考过之后的这一年多时间,我都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样才能够更有效率的备考一注。

一注考试本质上是一个考试,而且,它只有笔试,没有面试,也就是说它所有的考核,都是通过答卷的形式完成的(无论是涂答题卡还是作图都是答卷的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它对建筑师的考核是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的,它没有办法全面的考查出一个建筑师的工作能力。

但正是由于它的这种考查方式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个考试的特点,制定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备考方法,来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准备考试,增加我们通过考试的把握。

建筑师应如何高效备考一注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要想更高效的备考一注,必须对每科考试的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具体需要研究哪些内容呢?

一、确定每一科的实际考点。

一注每一科都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里对每一科的考核内容,都有一个较为宽泛的描述。

但是,考试大纲里说的内容,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考点,名义考点的覆盖范围太宽泛,考生不可能按这个范围来备考,因为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一份数量可以接受的实际考点范围。

具体要怎么总结呢?

1.通过历年真题总结考点范围。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摸索出考核知识点的范围。
考试大纲只是制定了一个粗略的考试范围,而历年的真题,则反应了这科考试实际的考点。
把历年真题研究透了,基本上这科考试的考点都有哪些,就大概清楚了。

2.通过研究考题变化,判断考试趋势。

考试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需求在发展,一注考试本身也在发展。
每年考题的考查内容都有变化,而这些变化,也透露了考试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总结这些趋势,从而判断明年考试的考核范围:明年的考核重心在哪里?哪些原来的考核点、题型将被淘汰?这样我们的备考才能更有针对性。

比如通过研究历年来大设计考题中气泡图的变化,我们会发现,近几年的题目倾向于把气泡图画得越来越简单。
而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把更多的设计条件通过文字的方式描述,而不是气泡图的方式,考试才越接近真实做设计的过程。
让考试更接近实际工作,正是注册建筑师的出题方向之一。
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备考的时候,更注重训练我们把文字条件图像化的能力。

比如我们通过研究近几年大设计的评分标准,我们会发现评分标准里加重了对平面空间合理性的扣分比重,这就提醒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要加强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空间的合理布局方式,不要让自己的答卷在这个方面丢太多分。

比如我们研究技术作图的历年第三道结构题,我们会发现近些年结构题全部考的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已经不考了。
再结合一注让考试更接近实际工作的命题趋势,考虑大多数建筑师在工作中都很少接触钢结构和砌体结构,我们可以判断明年也会继续考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样在备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有针对性。

二、总结实际考点涉及的知识储备,并将其串联成知识体系。

所有的考点,都需要涉及到很多知识储备,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建筑规范、标准图集等等。
我们需要根据考点总结出这些相关的知识储备。

另外我们还需要把这些知识储备进行整理、分类、串联,使其形成一套知识体系。
因为只有形成体系的知识,才是容易学习、理解、记忆和应用的知识。
而且零散的知识点即使背熟了也容易遗忘,但形成体系的知识,记忆完成之后是不容易遗忘的。

比如大设计这科,一共只有一道作图题,但是要想顺利完成这道题,需要掌握相关的各种设计理论知识、需要了解一些设计经验、需要记住一些常用功能的模块化设计、需要熟悉各种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文、需要知道考试的评分标准、需要了解建筑绘图的相关知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总结、并且串联成知识体系的内容。

比如场地作图的压轴题,会涉及总图布局的相关理论知识、常见的空间布局方式、各类型建筑群的功能流线关系、相关的规范条文、题目的评分标准等等知识,这同样是需要总结和串联成知识体系的内容。

三、总结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注的很多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在大量的解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按着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顺利完成解题,而如果你没有这些,解题过程就会困难重重。

比如大设计这科,考试只有短短的6个小时,可以说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的,没有一套好的解题方法,就很容易出现解题逻辑混乱,没有章法,想到一出是一出,也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什么时间段应该做什么,最后导致画不完;或者就算勉强画完,由于思路混乱,最后的答卷也很可能违反众多扣分点,导致没法通过。

比如技术作图和场地作图这两科,每科四道题,这里面也有很多可以总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把握题目中的暗示条件,如何利用选择题的条件和选项来反推答案,如何查漏补缺,不会做的部分如何争取拿分,时间不够的时候要如何应对。
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顺利拿到通过考试的分数。

另外有些同学觉得建筑结构这科知识题的力学题很难,可能也是因为没有掌握力学题各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需要研究的内容这么多,但是做为一个考生,平时光是工作和备考就已经很累了,确实是难以抽出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这么多内容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选择一注考试的辅导班,让辅导班的老师帮我们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只需要吸收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

那么怎样的辅导班才是比较理想的一注考试辅导班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授课老师具有较强应试能力和一注考试经验。

备考一注本质上是一个应试的过程,那么授课老师应试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他是否有能力对这科考试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以及是否对考试有足够透彻的理解。
而这些,则直接决定了课程内容的质量。

应试能力强的老师,遇到一种类型的题目,能很快的想到好的解题思路,能设计出实用的解题方法,能敏锐的发现巧妙的解题技巧,这对于一注考试,尤其是对于作图题,是非常重要的。

而拥有一注考试经验,则让授课老师能够站在考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亲自上过考场的老师,才能知道到了考场上,考生会遇到哪些问题,什么样的作图工具好用,考试时心理会不会紧张,思路会不会混乱,哪些知识在紧张时容易忘记,焦虑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等等。

二、课程应包含优质的内容,授课方式直观易学。

好的课程内容绝不是照本宣科,按着书本从头讲到尾。
如果上这样的课那还不如自己看教科书。
我认为优质的课程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课程应能准确总结出考点范围

2.课程应能正确判断考试的趋势

3.课程应将实际考点需要涉及的知识储备总结全面并串联成知识体系

4.课程应包括足够实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另外,课程的授课方式应该直观、易学,这可以让学员更顺利的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三、授课老师亲自答疑,答疑时间应覆盖整个备考周期。

答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个好的课程,授课老师应该能亲自解答学员们的疑问,因为只有授课老师自己,才对这门考试有足够的研究和理解。

而答疑的周期,应该能覆盖整个备考周期,也就是从课程开始讲课,到这科考试的前一天,都能进行答疑咨询。

很多时候,听课的当时,学员不一定会有疑问,因为听课时短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太多,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之后,学员才会把课程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会有自己的理解,这时候才会产生有价值的疑问。

在我去年主讲的的大设计课程上,第四节课刚讲完时有个学员问了我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我知道,他还没有完全消化我的课程。
我回答他之后过了三天,他又问了我两个比较深入的关于平面深化布局的问题,看到这两个问题我就知道,他应该已经做过我布置的作业,并且基本消化了课程的内容了。

另外学员在课后自己做练习的时候,以及考前复习的时候,也会有疑问,这个时候授课老师能否及时对疑问进行解答,是非常关键的。

有些时候学员可能就是有那么一根筋转不过弯来,导致解题的时候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授课老师点破了就会发生质变,从不过到过的质变。

比如我去年的大设计课程有一个学员,他说自己平面概念布局阶段总是纠结很长时间,怎么都没法把功能和流线理顺,导致后面画图的时间总是不够。
我让他把练过的几次真题的图纸发给我看了一下,我很快就发现,他太过于追求做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建筑外轮廓,导致平面布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我跟他说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要追求方正的外轮廓的,要根据题目条件灵活处理,该缺角时就大胆缺角,千万不要死抓着方形轮廓不放。
他听完之后恍然大悟,再次练习的时候很顺利的在六个小时内把图画完了,后来他也如愿通过了大设计的考试。

而且,每个学员的基础和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员是方案高手,那么他大设计这科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有的学员可能是跨专业过来考的一注,基础基本为零。
不同的学员,在上完课程之后,会产生不同的疑问,而这,都需要授课老师逐个为其解惑。

我参加过一些其它的课程,课上完之后,学员就再也联系不上老师了,或者联系老师也总不回复了,我认为这样的课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四、课程应可灵活安排听课时间,并可永久反复回听。

一注的大多数考生平时都是有工作在身的,所以,能否灵活的安排闲暇时间用来听课是很重要的。
所以好的课程应该是,我什么时候有空就可以什么时候听,我什么时候有疑问就可以什么时候问老师。

另外,课程不可能听一次就完全记住,某个地方没记住再听一次,或者复习的时候重新听一遍,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课程可以永久反复回听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大设计课程应设置评图的环节

大设计这科考试有一定的特殊性,备考的时候学员做练习的考卷是否能得到点评,对学员发现自身问题、学习他人解题的优点、最终提高自己解题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

自己闷头画图,闭门造车的话,很容易出现自己的解题存在很多问题而不自知的情况,而评图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和学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图是最能发现问题的备考方式。
所以评图这部分内容的设置非常有必要。

以上就是一个理想的辅导班应该具备的特点。
那么这种理想的辅导班在哪里呢?如果您觉得我上面说的内容是有道理的,那可以关注一下由我创建的清培一注考试训练营。

这个训练营,主要由一群清华大学毕业的一级注册建筑师组成,是一个专注于一注考试的研究和辅导的团队。

今年我们将推出三门课程,分别是大设计、技术作图、场地作图。
其中大设计课程的主讲老师是我,同时我也是场地作图课程的两个主讲老师之一。

所有课程的授课老师本科都是清华的,均在高考中证明过自己的应试能力。
点击下方链接可免费收听我的大设计试听课。

点击进入大设计试听课(建议发到电脑观看)

https://v.qq.com/x/page/r0735cbobee.html

了解课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清培一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