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创新,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员
“打竹板走上台,政治学习乐开怀。学习党的十九大,美好生活大步跨……一句句一行行,说到百姓心坎上,各级领导下基层,访贫问苦拉家常,小康路上不掉队,家家户户皆小康。”2020年,只要天气尚好,每天下午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侯庙村村委会广场上,党员中心户张计坤与同村的十多位老党员伴随着清脆的竹板声,唱起自编自演的快板,乡土气息浓厚的“顺口溜”赢得村民的阵阵掌声,接地气的说词歌颂了十九大以来村里发生的变化。
“这些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我们村都富裕了,现在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听了老张的快板,我们了解到党是这么关注咱农村和农民,心里特别感动,奔小康更有劲儿了。”同村的村民李金汉感慨地说。

“党员中心户”张计坤不但宣传党的政策,而且在调解群众矛盾,抑或在新冠肺炎期间抗疫值勤,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知道党员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及时把党的政策送到每家每户,是我最光荣的使命!
”张计坤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近年来,我们积极发挥‘党员中心户’宣传作用,采取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央精神、党的政策方针送到群众身边,效果很不错。如今,我们正在探索更多老百姓喜欢的方式,争取更好地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岚山镇组织委员盛新军说,党员中心户为侯庙村干群的和谐相处架起了红色桥梁!
优服务,做关爱帮扶排头兵
针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在部分村着力打造“爱心帮扶型”党员中心户,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场所,建立起20个红色“微学堂”,为空巢老人营造18个“温馨之家”。
今年70岁的胡集村赵荣良自从被推选为党员中心户,每天带领户里的十名党员拿着小马扎背着小挎包入户走访收集各种建议及群众所遇到的难题,相互交流讨论,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2011年3月,经过走访,了解到村里有9位孤寡老人,特别是当时78岁的卓士英,3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卓士英多病缠身,生活无法处理。赵荣良与十名党员立即向村委会报告情况,并争取到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原废弃的学校旧舍在村里办起了老年关爱之家。从开始的7户9人到现在共45人入住,将胡集村内有困难的空巢老人接来老年关爱之家,帮助这些老人们解决日常的吃住问题,让在外务工的儿女们能够放心。闲暇之余,赵荣良拿起小音箱和大家听红歌、唱红歌,老人们在一起每天开心生活。胡集村党总支书记胡迢刚说:“党员中心户为胡集村空巢老人建出了红色家园。”
促发展,做美丽乡村领路人
今年72岁胡庄村党员中心户胡居聘,2019年11月,听到村里打算修一条观景路,胡居聘立即组织户上的3名党员召开会议,商量研究如何帮助村里开展工作。“现在天气凉了,农活也都忙完了,大家一起出出力把这条路尽早修好,干点活也暖和还能造福村庄,关键时候咱们党员不带头谁带头呀。”胡居聘不但鼓动党员带头干,而且还动员靠路边的农户也主动伸手帮忙。胡庄村本次修路节省了务工费3000余元,也提前了工期,让这条观景路尽早地投入了使用。
2020年6月6日上午,丁山村村民王茂文正在垃圾分类箱前倾倒垃圾,他表示,两个月过去,经过镇、社区干部的广泛宣传,特别是70岁的党员中心户李学仁带领4名党员经常到他们家手把手教垃圾分类,现在他们渐渐习惯了垃圾分类。“虽然有时候会分错,但是有专业的保洁员提醒,像李学仁都70岁了,每天还来教我们,如果学不会就太丢人了。垃圾分类是个好习惯,我会坚持下去的。”王茂文说。党员中心户为胡庄村幸福生活添上了红色砖瓦。
岚山镇党员中心户“三小特色”:党员中心户一人一个“小马扎”(随时随地坐下来交流宣讲)、一人一个“小书包”(随身携带党刊报纸材料)、一人一个小音箱(走动播放党的十九大、红歌等)。“通过创建‘党员中心户’,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凸显‘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中心户效应,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盛新军说。